這一次,換台灣說故事--《國際橋牌社》第一集試映心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絕對有劇情雷**慎入**
叫著我 叫著我 黃昏的故鄉不時地叫我
劇中演到黨外人物在「阿偉的店」(致敬「阿才的店」)一起唱著〈黃昏的故鄉〉時,時代感油然而生;白色恐怖時期,有許多黨外人士因為被政府列入「黑名單」而無法回台,思鄉心切的人們就時常傳唱這一首〈黃昏的故鄉〉聊表鄉愁。
台灣在1987年解嚴,報禁、黨禁的解除,迎來人民從未擁有過的自由;隨之而來的野百合學運、六四天安門、蔣經國過世而李登輝即位,台灣的民主走向了一個新的時代;「國際橋牌社」是台灣第一部政治職人劇詮釋台灣中期民主之路的開展,並且聚焦台灣民主轉型關鍵的1990至1994年,「台灣不是世界局勢中心,但世界局勢、角力都會在台灣。」這是第一次我們有屬於台灣記憶的影集,站在東亞島鏈的前線,我們回到過去,訴說那段風起雲湧的歷史。
作為長篇歷史影集的第一集,我認為有盡到帶觀眾走進歷史又不會感到枯燥的責任,但由於是開端所以顯得較為平鋪直敘,期待之後可以看到更多深刻的描寫!
avatar-img
3會員
1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ak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無法記取過去教訓的人,勢必得重蹈覆轍
「你站在這可以看到另一邊的那個地方,你覺得那邊一定比較好,但你不能去,你不去才能解決這裡的問題。」
曾被判刑十年的政治受難者簡永松先生說:「對於白色恐怖的災難痛苦,我們可以原諒、可以寬恕,但是不能忘記,一旦忘記,他還會再來」
如果要一言以蔽之短短一個月的實習營心得的話,大概就是「沒有絕對中立的媒體」了吧!
找到「不喜歡做什麼」,應該是比找到「自己喜歡做什麼」還來得容易多了!
無法記取過去教訓的人,勢必得重蹈覆轍
「你站在這可以看到另一邊的那個地方,你覺得那邊一定比較好,但你不能去,你不去才能解決這裡的問題。」
曾被判刑十年的政治受難者簡永松先生說:「對於白色恐怖的災難痛苦,我們可以原諒、可以寬恕,但是不能忘記,一旦忘記,他還會再來」
如果要一言以蔽之短短一個月的實習營心得的話,大概就是「沒有絕對中立的媒體」了吧!
找到「不喜歡做什麼」,應該是比找到「自己喜歡做什麼」還來得容易多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透過這篇文章分享了公視播出的電視劇版本的片尾曲《天上的男人 地上的女人》,是一首動人的歌曲,用該歌曲的歌詞詮釋了《一把青》的故事。
在之前的幾集中我曾跟大家分享過有關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故事,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部短篇小說,則發生在1945年到1981年之間。故事主要講述了一群國軍空軍及其家眷之間特別的回憶。這篇小說來自於白先勇的作品《臺北人》中的《一把青》。或許己經有很多人看過改編成電視劇的版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Thumbnail
《聽海湧》描述台灣青年在二戰期間被日本徵召前往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故事背景設定在昭和17年(1942年),過程中這群監視員牽涉一場冷血的屠殺,戰後因被指認虐待戰俘而成為戰犯,部份監視員再也無法回到台灣,活著回來的青年則再也不願提及島上發生的事。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歷史是人群在一空間場所之生活經驗的累積總成,......台灣島上政權更迭,統治者輪番登場或下台,島民以「賺食人」的心態活過一代又一代。尤其一百多年來國家機制力量支配力甚強,「公家」(政府)寫歷史教歷史,不管「人家」(人民)的歷史,或只是偉人person的歷史,不是眾人people的歷史。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台灣民主世代的變化,如果以20年區別: ★1930~1940年代出生,戰亂生存世代,無所謂民主。經歷日本戰敗,中華民國佔領,228跟國共內戰全面撤退台灣的族群。 ★1950~1960年代出生,爭取民主世代,雖然是少數人,卻成為台灣第一波民主化的主力,但也是支持黨國體系最多的世代。陳水扁、馬英九、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透過這篇文章分享了公視播出的電視劇版本的片尾曲《天上的男人 地上的女人》,是一首動人的歌曲,用該歌曲的歌詞詮釋了《一把青》的故事。
在之前的幾集中我曾跟大家分享過有關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故事,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部短篇小說,則發生在1945年到1981年之間。故事主要講述了一群國軍空軍及其家眷之間特別的回憶。這篇小說來自於白先勇的作品《臺北人》中的《一把青》。或許己經有很多人看過改編成電視劇的版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Thumbnail
《聽海湧》描述台灣青年在二戰期間被日本徵召前往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故事背景設定在昭和17年(1942年),過程中這群監視員牽涉一場冷血的屠殺,戰後因被指認虐待戰俘而成為戰犯,部份監視員再也無法回到台灣,活著回來的青年則再也不願提及島上發生的事。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歷史是人群在一空間場所之生活經驗的累積總成,......台灣島上政權更迭,統治者輪番登場或下台,島民以「賺食人」的心態活過一代又一代。尤其一百多年來國家機制力量支配力甚強,「公家」(政府)寫歷史教歷史,不管「人家」(人民)的歷史,或只是偉人person的歷史,不是眾人people的歷史。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台灣民主世代的變化,如果以20年區別: ★1930~1940年代出生,戰亂生存世代,無所謂民主。經歷日本戰敗,中華民國佔領,228跟國共內戰全面撤退台灣的族群。 ★1950~1960年代出生,爭取民主世代,雖然是少數人,卻成為台灣第一波民主化的主力,但也是支持黨國體系最多的世代。陳水扁、馬英九、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