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吳念真老師,是舞台劇《人間條件》系列作品。系列的第一作開演時我甚至都還未出世,可見我與吳念真的出生背景差距甚遠。雖說如此,我仍被其作品感動得潸然淚下。
拿到這本漫畫的時候,都已經有點泛黃。是2015年出版的,距今也已有一段時日。而這好像也為這本書增添了一點舊日的色彩……
「山腰旁的小聚落,正是我生長的地方『大粗坑』……住在這裡的男人,只有一種職業,叫礦工……」
由陳述故事的背景—大粗坑開始,沒有冗言贅字。簡潔有力的字句,瞬間將我們帶回1950年代的九份。隔著泛黃的紙,好像都能想像吳念真老師朗誦這些台詞的聲音。
貫穿全劇的,是這些礦工們的革命情誼。
不論是故事一開始,有一位礦工在坑內點炸藥自殺時,所有礦工們一同幫忙湊錢辦葬禮、抬棺,或是主角SEGA過世時,即使拖著年邁的身軀也要送兄弟上路。種種都表現出了礦工們這份單純又特殊的情誼。
我想,過往和現今台灣的差異,可能也是在於這一份單純吧?不論是網路上看到的、身邊的案例,或是我自己祖父母輩的長輩們,許多都是「一生就專注一件事,一生就愛一個人」。或許這樣的語句有些誇大,但與現在的時代相比,過去確實是單純許多。我想,要好好地專注於一件事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身處在現在的時代,若是不懂得做取捨,很可能會迷失自我、每一項都做不好。
金礦業蕭條,多桑失業了。每天和一堆叔叔伯伯無語地歪躺在榕樹下的竹椅聽日本歌,或是打麻將。反而母親開始工作貼補家用,做得比多桑還勤。
故事講述的,是金礦業從興盛到逐漸沒落的這段日子。因為逐漸沒落,許多「多桑」們開始失去了經濟來源。男人們因為沒有工作,突然就變成女人多做一些來貼補家用。
有些人的家庭因此慢慢改變了,多桑變得沒有威嚴,孩子們或妻子的話語權也變重了。或許就是因為身處在這樣的環境,多桑也漸漸失去鬥志,開始變得消極低迷。
我想,一輩子那麼長,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若是我遇到挫折或者四處碰壁,我應該會希望回家的時候,得到一些鼓勵,或是一點關心。多桑在失業之後,曾多次嘗試和他人一樣到外地尋找工作機會,但總是失敗。漫畫中沒有詳細說明找工作後家人的反應如何,先不論事實如何,我們把他當成一個故事來看,若是遇到這樣的情形,我們會怎麼做?
如果是我的話,我想我會先傾聽他的想法或心情。接著才會詢問他有沒有什麼我幫的上忙的地方,或者我怎麼做他會比較舒服。不管有沒有,我都將會是他的避風港。先採取柔性的做法、釋出善意,或許對方會比較容易敞開心胸。並且這樣的環境,或許能讓他更無後繼之憂地去努力,做他要做的事。
或許有的人會說,那是自己的事,不應該怪別人,或者把責任丟到別人身上。但那個時期的他們已經很脆弱了呀,如果換作是你,你會想要被這樣對待嗎?我想,在有限度的情況下幫助他們會是更好的解答。
-
了解這個時代的樣貌 >> 1950年代的臺灣社會
多桑 影片介紹 >> 台北金馬影展 2017 經典再現 多桑
多桑 在博客來上的 >> 多桑 父さん
如果你願意支持購買二手書 >> 我的讀冊二手書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