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議題|全球加速淘汰燃煤發電,亞洲 5 國卻計畫新建 600 座燃煤電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英國金融智庫 Carbon Tracker 日前公佈了一項報告,他們發現全球 80% 新建的燃煤電廠都集中於亞洲的 5 個國家,並表示這將對各國的氣候目標造成嚴重阻礙。

亞太佔全球燃煤使用總量的 3/4,其他已開發國家則加速淘汰燃煤

根據 Carbon Tracker 報告,就算再生能源的成本已經比多數新建的燃煤電廠還要便宜,中國、印度、印尼、日本與越南仍然計畫將建造超過 600 座燃煤電廠,預計總發電量為 300 吉瓦(GW),相當於日本全國的總發電量。
根據《中央社》報導,五國之中新建計畫數量排名第一的是中國,「雖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諾,將在 2060 年結束前實現碳中和,但該國興建中的燃煤電廠計有 368 座,發電總量將達 187 吉瓦」;第二則是有 107 座興建計畫的印尼,印度、越南、日本則分別有 92 座、41 座、14 座燃煤電廠的興建計畫。
儘管聯合國的氣候專家事實上已呼籲多次,要求各國停止興建燃煤電廠轉往使用再生能源,然而亞洲地區的燃煤消耗仍不見下降趨勢。根據英國石油公司 BP 統計 2019 年全球的能源消耗,發現亞太地區一年使用的燃煤數量佔了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三。英國《衛報》便報導,在亞洲持續投入資金給燃煤電廠時,其他地區的已開發國家則是在加速淘汰燃煤電廠。
Carbon Tracker 報告的作者,同時為 Carbon Tracker 的電力與公用事業部門主任 Catharina Hillenbrand von der Neyen 表示,這些新的燃煤電廠計畫逆著國際趨勢而行,也呼籲投資者應該遠離這些新的燃煤電廠計畫,因為它們很可能在一開始就面臨虧損。

燃煤發電不是明智選擇,太陽能、風電比中國 8 成燃煤發電還便宜

作者表示,許多再生能源的成本很快地就會比燃煤還要便宜,因此興建新的燃煤電廠已經不再具有經濟利益。
根據報告指稱,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國,目前既有的燃煤發電量已有高達 1,100 吉瓦(GW)。其中,報告也表示,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已經比該國現有 85% 的燃煤發電還要便宜,到 2024 年,再生能源更是能贏過所有的燃煤發電。
至於其他四國,印度與印尼同樣在 2024 年,再生能源就會超越燃煤發電;日本與越南則是在 2022 年。
然而儘管各國政府都了解持續使用燃煤所帶來的氣候風險,有些政府卻因為遊說、支持特定產業、或是電力供應顧慮,選擇繼續投資燃煤計畫。
報告作者最後向政府呼籲,應該利用後疫情時代這個契機,為永續能源系統打好基礎。「不論在經濟考量或環境考量上,燃煤發電都不會是明智選擇」,他說。
參考資料
The Guardian》Five Asian countries account for 80% of new coal power investment
PHYS.org》Asian coal plant drive threatens climate goals: report
環境資訊中心》金融智庫:亞洲五國包辦全球80%新建燃煤電廠 影響氣候目標
中央社》全球8成新建燃煤電廠都在亞洲5國 違背抗暖化目標
(首圖來源:維基百科 / Jakob Montrasio, CC BY 2.0)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會員
1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住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經過三年的研究,樂高 LEGO 近期公開了他們的最新設計:用回收寶特瓶做的樂高積木!這些積木不但符合樂高自己的公司生產品質標準、也符合安全玩具檢驗標準,並且更加永續環保,讓孩子們可以選擇更環境友善的方式,安全享受同樣的樂趣。 一公升寶特瓶可以做成 10 個積木!樂高 LEGO 研發環保積木 為了研
台灣自今年 5 月中疫情再度爆發,進入三級警戒,如今已屆滿一個月。因為疫情升級,口罩、塑膠手套、醫療用品等一次性塑膠用具的用量又快速提升,再加上各地餐廳外帶、叫外賣、使用網購的次數增加,也使得外帶用、電商所使用的一次性塑膠包裝用量大增。這些防疫新生活,如何改變人類的塑膠使用習慣,進而導致環境影響呢
當人們打開地圖,人們會看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與七大洲。現在,這些地圖要走入歷史了,因為就在今年 6 月 8 日,全球地圖權威「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宣布新增第五大洋:南冰洋(Southern Ocean)。 南冰洋?在哪裡? 根據國家地理學會
提到固碳、儲碳,人們往往會想到森林、樹木,紛紛對於林地砍伐、雨林保育等環境議題祭出法規進行規範。而近年來,開始有專家將注意力轉移到海洋,發現海洋的固碳能力甚至勝過陸上的森林,還有潛力能形成一個巨大的藍碳經濟系統。 然而,由於海洋的固碳能力長期被低估,海洋環境的保護不足導致可以協助固碳的生態系大量被
綠色飲食已是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的飲食選擇方式,讓消費者可以選擇更加永續的方式,打造綠色生活。而除了常見的植物肉、植物奶,還有更多的專家跟科技公司在尋找更多可以取代動物肉的食品,追求口感相似、營養價值更高的食材。不只要吃的永續,也要吃得健康。 繼上篇《【綠色飲食】取代動物肉,更環保的植物肉、植物魚肉
全球暖化持續加劇,各地科學家都在警告,不僅是地球越來越吸熱,就連北極的冰層都加速融化,全球氣候可能面臨無法逆轉的「臨界點」。科學家表示,許多氣候災難已無法避免,但仍須控制住災難擴大的範圍,敦促各國政府採取更嚴格的氣候應變措施,提供更具體的氣候行動計畫。 NASA:地球吸收的熱能愈來愈多 美國國家航
經過三年的研究,樂高 LEGO 近期公開了他們的最新設計:用回收寶特瓶做的樂高積木!這些積木不但符合樂高自己的公司生產品質標準、也符合安全玩具檢驗標準,並且更加永續環保,讓孩子們可以選擇更環境友善的方式,安全享受同樣的樂趣。 一公升寶特瓶可以做成 10 個積木!樂高 LEGO 研發環保積木 為了研
台灣自今年 5 月中疫情再度爆發,進入三級警戒,如今已屆滿一個月。因為疫情升級,口罩、塑膠手套、醫療用品等一次性塑膠用具的用量又快速提升,再加上各地餐廳外帶、叫外賣、使用網購的次數增加,也使得外帶用、電商所使用的一次性塑膠包裝用量大增。這些防疫新生活,如何改變人類的塑膠使用習慣,進而導致環境影響呢
當人們打開地圖,人們會看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與七大洲。現在,這些地圖要走入歷史了,因為就在今年 6 月 8 日,全球地圖權威「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宣布新增第五大洋:南冰洋(Southern Ocean)。 南冰洋?在哪裡? 根據國家地理學會
提到固碳、儲碳,人們往往會想到森林、樹木,紛紛對於林地砍伐、雨林保育等環境議題祭出法規進行規範。而近年來,開始有專家將注意力轉移到海洋,發現海洋的固碳能力甚至勝過陸上的森林,還有潛力能形成一個巨大的藍碳經濟系統。 然而,由於海洋的固碳能力長期被低估,海洋環境的保護不足導致可以協助固碳的生態系大量被
綠色飲食已是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的飲食選擇方式,讓消費者可以選擇更加永續的方式,打造綠色生活。而除了常見的植物肉、植物奶,還有更多的專家跟科技公司在尋找更多可以取代動物肉的食品,追求口感相似、營養價值更高的食材。不只要吃的永續,也要吃得健康。 繼上篇《【綠色飲食】取代動物肉,更環保的植物肉、植物魚肉
全球暖化持續加劇,各地科學家都在警告,不僅是地球越來越吸熱,就連北極的冰層都加速融化,全球氣候可能面臨無法逆轉的「臨界點」。科學家表示,許多氣候災難已無法避免,但仍須控制住災難擴大的範圍,敦促各國政府採取更嚴格的氣候應變措施,提供更具體的氣候行動計畫。 NASA:地球吸收的熱能愈來愈多 美國國家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隨著全球對於環境保護的關注日益增加,台灣在推動綠電政策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綠電,即來源於可再生能源的電力,不僅對於減少碳排放有重要意義,也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選擇。然而,綠電價格的趨勢以及其影響因素,仍然是許多企業和消費者關心的議題。
Thumbnail
【內附有聲文音擋】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過好奇心,為什麼中國好像隔三差五的就會出現甚麼鋼鐵產能過剩、太陽能板產能過剩乃至於到今天的電動車出口傾銷受到歐美各國的關稅壁壘抵制? 好像只要哪個產業被中國給盯上了,那麼那個產業就注定走入紅海市場,價格殺的深不見底?
Thumbnail
上週稍微講到鐵的冶煉,對於煉鋼來說,還有煤碳這個部分,煤碳可以拆多少部分出去?一樣很多。先從最基本的開始,煤炭產量哪個國家最多?依照維基資料,中國產量遠遠超過其他。實際上,煤碳的種類蠻多的,中學程度會知道的項目:煤包含煙煤、褐煤、無煙煤、泥煤。
Thumbnail
產業新聞: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太陽能電池等產品加徵高額關稅。另外,全球減碳的目標下,臺灣鋼鐵企業中鋼剛持續研發節能減碳技術,並積極協助下游客戶進行碳管理的輔導。然而,中鋼也面臨著減碳帶來的成本挑戰。最後,分心有分好壞,觀念好物分享如何利用適度的分心來專注工作。
Thumbnail
產業新聞摘要:美國預計對中國鋼鐵加徵關稅,同時取消中國雙面太陽能板的關稅豁免。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中國的比亞迪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車廠,對特斯拉等全球汽車產業造成威脅。另一方面,加州發展再生能源迅速,但可能帶來消費者負擔。資策會MIC表示,AI算力需求急增,將導致雲端資料中心部署架構變化。
Thumbnail
文/頤德國際 ESG Com資深顧問鍾筱敏 圖/COP28 UAE 官方   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是簽署《巴黎協定》以來第一次的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 GST),同時也是首次將推動擺脫化石燃料納入協議文本的會議。無論COP28的決議
Thumbnail
CBAM首次申報結果顯示中國擁有最多高碳密集度產品,而台灣則名列前五。此外,未申報納管商品的企業可能在7月面臨罰款[1][3]. 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要求進口商針對高能源密集度產品申報其碳含量,並購買「CBAM憑證」,這將對出口國產生影響,包括台灣[2][5].企業面對碳管制壓力的同
Thumbnail
太陽能發電市場在全球持續擴大,2022年的年度安裝容量以直流(DC)基礎計算達到240GW。全球各國都積極導入太陽能發電,然而,在日本的安裝容量卻有下降現象。未來太陽能發電的安裝持續快速增長的趨勢預計將持續。本文探討了全球太陽能發電市場的發展趨勢,以及解決日本市場下滑問題的對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隨著全球對於環境保護的關注日益增加,台灣在推動綠電政策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綠電,即來源於可再生能源的電力,不僅對於減少碳排放有重要意義,也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選擇。然而,綠電價格的趨勢以及其影響因素,仍然是許多企業和消費者關心的議題。
Thumbnail
【內附有聲文音擋】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過好奇心,為什麼中國好像隔三差五的就會出現甚麼鋼鐵產能過剩、太陽能板產能過剩乃至於到今天的電動車出口傾銷受到歐美各國的關稅壁壘抵制? 好像只要哪個產業被中國給盯上了,那麼那個產業就注定走入紅海市場,價格殺的深不見底?
Thumbnail
上週稍微講到鐵的冶煉,對於煉鋼來說,還有煤碳這個部分,煤碳可以拆多少部分出去?一樣很多。先從最基本的開始,煤炭產量哪個國家最多?依照維基資料,中國產量遠遠超過其他。實際上,煤碳的種類蠻多的,中學程度會知道的項目:煤包含煙煤、褐煤、無煙煤、泥煤。
Thumbnail
產業新聞: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太陽能電池等產品加徵高額關稅。另外,全球減碳的目標下,臺灣鋼鐵企業中鋼剛持續研發節能減碳技術,並積極協助下游客戶進行碳管理的輔導。然而,中鋼也面臨著減碳帶來的成本挑戰。最後,分心有分好壞,觀念好物分享如何利用適度的分心來專注工作。
Thumbnail
產業新聞摘要:美國預計對中國鋼鐵加徵關稅,同時取消中國雙面太陽能板的關稅豁免。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中國的比亞迪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車廠,對特斯拉等全球汽車產業造成威脅。另一方面,加州發展再生能源迅速,但可能帶來消費者負擔。資策會MIC表示,AI算力需求急增,將導致雲端資料中心部署架構變化。
Thumbnail
文/頤德國際 ESG Com資深顧問鍾筱敏 圖/COP28 UAE 官方   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是簽署《巴黎協定》以來第一次的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 GST),同時也是首次將推動擺脫化石燃料納入協議文本的會議。無論COP28的決議
Thumbnail
CBAM首次申報結果顯示中國擁有最多高碳密集度產品,而台灣則名列前五。此外,未申報納管商品的企業可能在7月面臨罰款[1][3]. 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要求進口商針對高能源密集度產品申報其碳含量,並購買「CBAM憑證」,這將對出口國產生影響,包括台灣[2][5].企業面對碳管制壓力的同
Thumbnail
太陽能發電市場在全球持續擴大,2022年的年度安裝容量以直流(DC)基礎計算達到240GW。全球各國都積極導入太陽能發電,然而,在日本的安裝容量卻有下降現象。未來太陽能發電的安裝持續快速增長的趨勢預計將持續。本文探討了全球太陽能發電市場的發展趨勢,以及解決日本市場下滑問題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