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廣東省禁用粵語有感(3)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香港,對傳統中文稍有認識的人都知道,許多的大陸字相對於傳統中文字來說,都是錯別字,例如:規範,大陸字是「规范」;書籤,大陸字是「书签」;竄改,大陸字是「篡改」…這些例子實在太多,不勝枚舉。至於大陸字的設定,也有許多光怪陸離的現象,例如:「爱」而無心、「亲」而不見、「产」而不生、「广」而去黃、「面」而無麥、「运」而無車、有「云」無雨、「乡」裡無郎、「圣人」變成無心的怪人…等等,真是千奇百怪!
(寫於2011年12月18日於澳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17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廣東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定》,這個規定的名稱,單從語法上看,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廣東省禁用粵語,只是遲早的問題,因為政治的考量是覆蓋所有的價值取向的。
    上過我中文課的同學,都知道我在課堂上不會隨隨便便板書簡化字的。其實,為師一直都不叫作簡化字,也不稱為簡體字,而直截了當叫作「大陸字」 。
    也許有人問:既然「飧」字的筆畫比「餐」字少,那為什麼大陸把「飧」字改成「餐」呢?
    關於「漢語問題與問題漢語」,如果我們這一代能講而不講,那就「失人」了!
    《廣東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定》,這個規定的名稱,單從語法上看,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廣東省禁用粵語,只是遲早的問題,因為政治的考量是覆蓋所有的價值取向的。
    上過我中文課的同學,都知道我在課堂上不會隨隨便便板書簡化字的。其實,為師一直都不叫作簡化字,也不稱為簡體字,而直截了當叫作「大陸字」 。
    也許有人問:既然「飧」字的筆畫比「餐」字少,那為什麼大陸把「飧」字改成「餐」呢?
    關於「漢語問題與問題漢語」,如果我們這一代能講而不講,那就「失人」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國對子多樣化;除了正格聯即以平仄相對應外字數相同、意境、對仗工整等要求。而其他為變格聯對平仄不嚴謹,即寬對但其他比照正格對之標準;另有獨樹一格之“無情聯”,自有它們的潛規則規定本篇不予以論述探究。 本文探討變格對如拆字、諧音聯等因為拆字、合字、唸音等因素,需要寬平仄對應才不至於造成“以詞害意
    Thumbnail
    在香港和台灣之間有許多文化和語言差異,造成了一些有趣的情況。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兩地用字差異時的困惑,以及對於語言和文化差異的看法和態度。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清末民初,被外國人欺負,當時曾經有種想法,認為國家強弱和使用的語言有關。 而中國積弱不振,就是使用的語言造成。   因此,有人主張中文要改成拼音,如果無法立即改拼音,就先簡化,再改拼音。 中共簡化中文,目的就是要改拼音,早期有些簡體字,都附上拼音。   中文同音字太多,無法改拼音。  
    Thumbnail
    一般人可能不太會去關切漢字的使用問題, 因為目前大家在使用手機使用電腦時,都有繁體/簡體界面可以自由轉換,非常方便,不必使用者費心學習。然而漢語中文字的認識與使用, 卻仍是兩岸三地 、新馬地區共同關切的問題。
    Thumbnail
    最近電腦壞掉了,所以只能用工作的電腦來書寫文章。這意味著我只能用中文簡體字。 這對一個在馬來西亞土生土長,從小就受中文簡體字教育長大的我來說,卻意外覺得有點不那麼習慣。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最近跟老弟聊到,很多台灣人都覺得台語不是閩南語,而對岸則是覺得根本沒有台語,全是閩南語,我實在很傻眼怎麼會有人邏輯這麼單薄,我們來看看誰是對的1.台語是不是閩南語?那我先問你,中壢區是不是桃園市?知道我意思了吧?台語和閩南語是不同層級的劃分,完全不衝突。那有人說台語那麼多日語詞,和閩南語不一樣!!!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國對子多樣化;除了正格聯即以平仄相對應外字數相同、意境、對仗工整等要求。而其他為變格聯對平仄不嚴謹,即寬對但其他比照正格對之標準;另有獨樹一格之“無情聯”,自有它們的潛規則規定本篇不予以論述探究。 本文探討變格對如拆字、諧音聯等因為拆字、合字、唸音等因素,需要寬平仄對應才不至於造成“以詞害意
    Thumbnail
    在香港和台灣之間有許多文化和語言差異,造成了一些有趣的情況。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兩地用字差異時的困惑,以及對於語言和文化差異的看法和態度。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清末民初,被外國人欺負,當時曾經有種想法,認為國家強弱和使用的語言有關。 而中國積弱不振,就是使用的語言造成。   因此,有人主張中文要改成拼音,如果無法立即改拼音,就先簡化,再改拼音。 中共簡化中文,目的就是要改拼音,早期有些簡體字,都附上拼音。   中文同音字太多,無法改拼音。  
    Thumbnail
    一般人可能不太會去關切漢字的使用問題, 因為目前大家在使用手機使用電腦時,都有繁體/簡體界面可以自由轉換,非常方便,不必使用者費心學習。然而漢語中文字的認識與使用, 卻仍是兩岸三地 、新馬地區共同關切的問題。
    Thumbnail
    最近電腦壞掉了,所以只能用工作的電腦來書寫文章。這意味著我只能用中文簡體字。 這對一個在馬來西亞土生土長,從小就受中文簡體字教育長大的我來說,卻意外覺得有點不那麼習慣。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最近跟老弟聊到,很多台灣人都覺得台語不是閩南語,而對岸則是覺得根本沒有台語,全是閩南語,我實在很傻眼怎麼會有人邏輯這麼單薄,我們來看看誰是對的1.台語是不是閩南語?那我先問你,中壢區是不是桃園市?知道我意思了吧?台語和閩南語是不同層級的劃分,完全不衝突。那有人說台語那麼多日語詞,和閩南語不一樣!!!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