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思是,有沒有可能是有一棟房子,可以隨著居住者的年齡變化、家庭型態改變、需求改變而跟著一起隨之變化的房子 ?
寫完了前兩篇週記後,對於自己的想法總算是清楚了那麼一點點,整理了一下思緒,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我想做的事情:「模組化、使用者隨需求改變自己的住屋」
這個概念其實早在1960年代就已被荷蘭John Harbraken教授提出:
Open Building,aka開放式建築
他認為空間必須要有彈性去滿足居住者對於生活的不同需求,而且在居住的這段時間內居住者可以持續的參與,讓填充體可以去調整並產生不同的變化,就像房子陪著居住的人一起生老病死一樣。 他把住宅拆分成「結構」和「填充」:「結構」(或翻譯成支架體)較不能變動,就是房子的骨頭啦!;而「填充」是比較容易變動的,就像氣球一樣填滿骨頭之間的空間。「這樣的構造關係,正是達成「多元而一致」現象的機制: 填充的部分顯現多元,而結構的部分保障一致。」 〈林政達, 2017〉
「結構」和「填充」----資料來源(Colossal)
從1960年代開始主要分成四大發展階段:
1960-1970:主要是發展理論和方法,提倡以設計回應彈性變化,其中又以分離「結構」和「填充」(the separation of support and infill)這概念最為人知。 1970-1990:這裡的發展階段是比較站在建築或營建的立場思考,以建築結構體的設計作為提供個別空間佈局自由變化的手段,......,但是結構體框架與樓版系統為了管線分佈而做了特殊設計,卻反而限制了填充層級的空間佈局之變化潛力。 〈林政達,2017〉
這件事情其實也是Open Building 有趣的地方,要如何兼顧彈性的同時解決建築內部管線的配置問題。 1980-1990:這裡的發展就比較偏向室內了,不管外部的結構體如何生長,專心的研究內裝的系統能否提供空間的自由度,也因為他根本不管結構了,所以新舊的建物都能夠符合這套系統,最有名的就是Matura System 了,模組化的方式組建管線系統和五金接頭。
Matura System----資料來源(Slide Player)
1990-now:目前的發展以建築構件的介面構造為主,因應永續環境的需求,為了減少在建造和拆除過程減少浪費,並增加再利用的空間,對於「物質減量」與「零廢棄物」的理想將有實質的助益。 〈林政達,2017〉
隨居住者空間需求增加或減少的房子
1957年由建築師James Stirling提出
James Stirling:Expandable House
James Stirling:Expandable House----資料來源(Archive of Affinities)
那麼問題就是蓋一個可以階段性增建的房子,每個步驟都會增加一個建築量體並達到100%的效率,不會出現人滿為患或空無一人的房間。(註1)
因著不同的使用人數增減空間的生長次序,其實也是由建築師提供結構(James Stirling選擇承重牆,中間置入一個服務和垂直動線核心),讓住戶的需求填滿其中的空間。
而且他還有提到:當一個家庭的人數變少後(小孩長大離家之類的),沒用到的空間就可以轉租給正在人數成長的家庭,用互補的方式讓這個住宅永遠處於動態平衡的狀態。
Expandable House的概念模型&手繪----
資料來源( James Stirlings,1984 )
(註1.)“The problem,then,is to build a house which can be added to in stages,which will appear an architectural entity at each step,and which is capable all its life of 100% efficiency, which no overcrowded or empty rooms.”——James Stirling(1984),《Buildings and Projects》
總結
總而言之 言而總之,我會朝著 Open Building 的方向做出對於未來住宅的想像,可能是集合住宅或社會住宅等結構大量重複的program ,去檢討在一致的結構或支架體的框架下,我能夠訂定出什麼樣的規則讓填充 (infill) 可以有最大的彈性 ,進而回答上一篇所問的問題:
有沒有一棟隨著居住者需求改變而跟著一起變化的房子?
下一篇會針對荷蘭產地自產的 Open Building 案例去做分析,以及台灣幾個接近的案例或是參考資料去分析到底他們做了哪些好料、什麼沒有做到、或是和我想像的有什麼差別這樣,可能就可以生出空間需求了......吧?
Jan Vader,The Open Systems Neighborhood ----資料來源(Open building)
進度好慢,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都是在看資料找資料,文章也是寫了又刪刪了又寫,第一次做設計是自己給自己出題,光題目要出什麼就是一個大題目。
雖然說寫vocus是一個紀錄,記錄自己腦袋裡到底有哪些火花閃過,但也是因為這些火花都是在頭殼裡,我很常自己想一想就從1跳到6或8了,就像這篇文章,我超認真寫超認真理清自己到底想幹嘛,但我還是不確定到底有沒有把動機和目的或議題交代清楚。〈嗚嗚嗚別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