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台灣的民謠情人夢——沒有許石,就沒有巨人的肩膀】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天要來介紹的,是比日治時期還要再往後推一些的#台灣音樂家——#許石

#黃裕元#朱英韶#百年追想曲_歌謠大王許石與他的時代
|古都的餵養:寶美樓、普濟殿、福住町

1919年,許石在「福住町」誕生,父親是漢醫師,母親是受驚婆,這樣的他小時候最喜歡在遶境的時候跟著迎熱鬧,在戲台下看廟會的歌仔戲。
圍繞在信仰中心普濟殿的祭祀活動,也讓傳統戲曲、宗教音樂、民俗樂器成為許石浸淫的日常。
大哥在著名的酒樓「寶美樓」擔任總鋪師,三哥開貨運營生,二、四哥早故;做完「十六歲」,就遠赴東京千代田區的「日本歌謠學院」學習。
|歌壇的闖蕩:駐唱、採錄、創業

1942年畢業後,先後考入「赤風車劇院」、「東寶公司歌劇團」成為駐唱歌手,並以「#大石敏雄」為藝名開始走跳江湖。
1946年因母病危返台,與#蔡瑞月發表並提倡台灣音樂文化提高運動。
先後演出了<新台灣建設歌>、<南都之夜>、<臺南三景>,希望能傳遞台灣的歌謠文化。

1949年於臺中臺南兩地往返任教的他,帶著學生王瑞河(即後來民謠界馳名的#文夏),在恆春鎮外採集民謠。無獨有偶,數十年後,由師大#許常惠教授於此地,採錄月琴歌手#陳達的歌聲,掀起了當時民歌採集運動的高潮。
在異地求學襲上心頭的寂寞,是一直不懈於追尋台灣曲調的許石,心頭上那一滴精血。前輩們如鄧雨賢、姚讚福將民謠融進流行歌創作,其後#呂泉生也讓地方民謠走進舞台劇公演,許石在歌謠的求索裡,試圖在自我的文化認同與形塑民族特徵,走出一條嶄新的路。
這些走訪各地的音樂調查,並未錄音,也沒有忠於原音的記譜,只有日積月累的紀錄,並於日後化為一首首「新民謠」,標刻著當代的專屬印記。
1950年許石迎娶作曲家#楊三郎的外甥女#鄭淑華,搬到台北大稻埕,距離「黑美人大酒家」不遠的巷內。成為作詞家#陳君玉的學校同事,跟主持勝利唱片的#陳秋霖一起物色音樂好手;與幾位股東合資「中國錄音製片公司」,先改名為「女王唱片廠」,後獨資經營「#大王唱片廠」。
<安平追想曲>是創業時期的代表作——戰後唱片壓製技術面臨斷層,許石身後留下的信封袋透露當時給予技術支持的有戰前古倫美亞唱片的#栢野正次郎,以及在歌謠學院的學長#吳晉淮;信封袋內有著豐富的插圖與文字解說,泛述唱片的製作過程與規格。就這樣設立於三重的工廠,成了黑膠唱片的重鎮,陸續有唱片公司的移入,讓這裡成了庶民娛樂中心。

<鑼聲若響>是在正聲電臺擔任主持節目時,重新譜曲灌錄唱片而成。
<悲戀的酒杯>是以四百元紅包表達對前輩的敬意,而獲得姚讚福的授權。
1959年,在台北永樂大戲院舉辦的「許石作曲十週年音樂會」,發表了一系列個人創作與編曲。

同一時期,正當33轉唱片取代了78轉,歌壇也吹起了改編援用日本歌曲的「台語流行歌新紀元」。
|曲調的傳承:教授、發表、發聲

同年創立了「許石音樂研究所」,民謠歌王歌后劉福助、林秀珠分別拜於門下;參與了大量電視電影的幕後音樂製作。

1969年開始舉辦十年一回的「#台灣民謠音樂會」,演唱自作曲的台語歌、當紅華語歌曲、各地採錄的填詞民謠。這系列的鄉土民謠整編為大王商標標號的「KLK 57、58、59、60、66、67」,可分為四類:「平埔族的閩南民謠」、「客家族的採茶民謠」、「白字戲仔的車鼓民謠」、「高山族的山地民謠」。
並另作成比照德弗札克《新世紀交響曲》的交響曲,各樂章比附上述四類,分別作慢快節奏,暗示台灣持續前進的雄壯活潑。
1960年代仍在動員戡亂時期,台灣作為主體的發聲,基本上是敏感且受限的,可是許石沒有放棄他的理想,不斷地藉由各式各樣的舞台,發表「台灣的聲音」。
1963年因為連日大雨而讓淡水河畔的「大王」慘遭滅頂,妻子因為人作保干犯票據法而遭通緝;在沉重的經濟壓力下,家庭成為「太王唱片」的代工廠。
但這些困挫沒有打擊倒他,在極力奔走下,一點一滴得到企業家的贊助與地方政府單位的支持,諸如吳三連、許丙丁、洪桂己⋯⋯等,還有許多同志們加入民謠行列。
1966年進行一連串以「著作權」為主的法律行動。
樂壇盛行的大量翻唱日文歌,唱片灌製幾乎零成本,對於講究自己作詞作曲甚至錄製音樂演奏的許石來說,大環境不注重著作權也就罷了,但對於自費創作的他形同重挫。因此當亞洲唱片擅自將他的曲目重新編曲,並冠上其他人的名字後,許石憤而發起告訴。然而法院以登記時間作為判決依據,判決敗訴。
幸好幾場訴訟後,這樣的歪風也逐漸在聽到「許石」的名字後,有所忌憚而止歇。
擁有8女一男的許石,在女兒們一個也不少的情況下,度過這貧困艱難的時期。
1970年代,錄製兒童歌謠、成立姊妹的「許氏中國民謠合唱團」巡迴演出,甚至一度紅至日本,長年駐唱。
1980年,因心臟病病逝於林口長庚醫院。
「台灣的聲音」是什麼呢?

雖然國中小就讀音樂班,很可惜地面向的都是古典樂與國樂,對於這一塊竟是如此陌生。
看了這本書,在網路上搜尋著相關音源,覺得又找回了失落的一塊。
每一個人喜好有所不同,沒有高低之分。但是,藉著對於台灣人事物更多的了解,不禁感到自己身在寶島卻不見樹不見林。

這些「俗文化」曾因政權被定義,被排擠,可是有人記得,有人記錄,有人重新演繹。技術會日益精鍊,但還有比那更強大的,永不過時的曲調。
許石作為串連日治時代與戒嚴時期至今,台灣自己的歌謠能被唱出來,他可謂居功厥偉。
希望我們大聲地唱出,屬於我們的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58內容數
個人書評為主,因私人因素離開教育界後,期許提供新課綱下國文教育的多元選書,成為體制外的教育助力。 著重議題討論與台灣文學,若有講座研習或課程設計,歡迎留言或來信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ㄓˊ感書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個產業的興起與衰落,都不是朝夕可成,其中都需要許多人前仆後繼。 有技術不成熟的萌芽期,然後在有些人領著後頭的發展期,再進入有天賦有熱情的人競相產出的盛展期,最後漸漸走入靜寂。 每一個人都在優美動聽中貢獻一些音符,所有旋律的合成,構成了磅礴壯麗的諧暢。
正港高雄子弟的我,小時候因為愛看《 戲說台灣-iset三立 》,所以對台語歌手們都備感親切。孫淑媚、秀蘭瑪雅都是我成長時期的伴唱女神,也因為她們,反而對台語歌比較琅琅上口。 在介紹 #林剪雲 時,無論是《忤》或《逆》,都有縈繞在主角身上的時代曲調
這些藝術家們很多因為貧困、病弱、政權,就這麼撒手而歸;但在他們有限的生命裡,他們不受限於環境的壓迫,只是拼命地想傳達他們眼中的世界,心裡的答案。 那當代的我們呢? 在滿足了生理需求後,我們還能追求什麼呢? 口腹之慾與物質享受之外,我們可曾發揮所長盡其在我了嗎?
希望台灣的文化也能如春風,吹遍世界。 我們土地上這麼多了不起的人,在離我們如此近的地方,企圖帶台灣走向世界,希望能讓台灣特色傳揚在世界每一個角落。
河森堡《超級導覽員趣說博物館》 |特有重點文物 博物館的選地選址選物,一定具有其歷史代表性。才能與舉國之文化相互輝映,成為活歷史的代表。 |博物館沿革 無論是擁有原始主權卻無力照護的希臘,或者是循正當買賣並擁有世界級造訪觀眾的英國,究竟這場混戰該怎麼結束呢? |獨到經營模式
自從有了google,鍵盤學位證書人人有,所以專家都不值錢了,各式各樣的翻案與經典顛覆層出不窮。 但其實這種以流行語包裝的「重新詮釋」,討好取巧之餘,有些不做足功課的自圓其說反而只是混淆,並且取代了原本對於學問的不刊之論。究竟這是橫空出世的個人之言?或者是苦心造詣的曠論呢?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個產業的興起與衰落,都不是朝夕可成,其中都需要許多人前仆後繼。 有技術不成熟的萌芽期,然後在有些人領著後頭的發展期,再進入有天賦有熱情的人競相產出的盛展期,最後漸漸走入靜寂。 每一個人都在優美動聽中貢獻一些音符,所有旋律的合成,構成了磅礴壯麗的諧暢。
正港高雄子弟的我,小時候因為愛看《 戲說台灣-iset三立 》,所以對台語歌手們都備感親切。孫淑媚、秀蘭瑪雅都是我成長時期的伴唱女神,也因為她們,反而對台語歌比較琅琅上口。 在介紹 #林剪雲 時,無論是《忤》或《逆》,都有縈繞在主角身上的時代曲調
這些藝術家們很多因為貧困、病弱、政權,就這麼撒手而歸;但在他們有限的生命裡,他們不受限於環境的壓迫,只是拼命地想傳達他們眼中的世界,心裡的答案。 那當代的我們呢? 在滿足了生理需求後,我們還能追求什麼呢? 口腹之慾與物質享受之外,我們可曾發揮所長盡其在我了嗎?
希望台灣的文化也能如春風,吹遍世界。 我們土地上這麼多了不起的人,在離我們如此近的地方,企圖帶台灣走向世界,希望能讓台灣特色傳揚在世界每一個角落。
河森堡《超級導覽員趣說博物館》 |特有重點文物 博物館的選地選址選物,一定具有其歷史代表性。才能與舉國之文化相互輝映,成為活歷史的代表。 |博物館沿革 無論是擁有原始主權卻無力照護的希臘,或者是循正當買賣並擁有世界級造訪觀眾的英國,究竟這場混戰該怎麼結束呢? |獨到經營模式
自從有了google,鍵盤學位證書人人有,所以專家都不值錢了,各式各樣的翻案與經典顛覆層出不窮。 但其實這種以流行語包裝的「重新詮釋」,討好取巧之餘,有些不做足功課的自圓其說反而只是混淆,並且取代了原本對於學問的不刊之論。究竟這是橫空出世的個人之言?或者是苦心造詣的曠論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RSUG1zib0  這首《倆忘煙水裡》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尾曲。   由霑叔作詞,顧嘉煇先生譜曲,是當年膾炙人口的劇集,當然,這首曲子也成為當年的大熱。   啊?   問我怎麼放這首?而不是香港精神《獅子山下》?   
Thumbnail
49歲新加坡歌手許美靜曾唱紅〈城裡的月光〉等金曲,淡出演藝圈20年的她,還傳出流落街頭等負面新聞,去(2023)年終於回歸歌壇,不過近來她在大陸南京舉辦演唱會,吸引許多粉絲搶看,不料卻遭砲轟是「史上最爛演唱會」,粉絲更高喊退票,搞得場面相當難看。
Thumbnail
A Legend from Yao (傜的傳奇) / 劉鐵山、茅沅   Arr. 葉樹涵 〈傜的傳奇〉為臺灣小號演奏家葉樹涵的編曲作品,原曲為中國作曲家劉鐵山、茅沅於1952年創作的管弦樂作品〈傜族舞曲〉,樂曲描寫傜族人們能歌善舞的特色。
Thumbnail
提到台灣文學研究史,自然得提到葉石濤及其《台灣文學史綱》。
Thumbnail
本文為您介紹了許富凱的音樂專輯《五木大學》,充滿地方性特色,融合了日本味的架構和清流水般的製作,充滿情感和故事性。其中的歌曲充滿豐富的情感和敘事,各具特色,是一張充滿意義和品味的專輯。
聽著許美靜的《城裡的月光》,自然而然浮上心頭的卻是歐陽修<采桑子>的「猶似當年醉裡聲」。 每個人在成長的歲月裡,總會有幾首當時熟悉、動聽,促動你心弦的歌伴著你。前幾天,小女提到她要去參加梁詠琪的演唱會,那是她高中時伴隨著她的歌手,梁的「膽小鬼」和「短髮」是我在師院早期帶學生去集中實習時,有兩年
Thumbnail
2024年的三月很遺憾傳出一位台灣多產創作歌手,鄭華娟離世的消息。其實三月稍早三月15日,也有位華語歌壇重要的推手離開,他便是作詞人何厚華。 1965年出生台灣桃園,畢業於中原大學數學系純數組。一位數學專業的畢業生,卻走入文字歌詞創作之途,也擔任唱片企劃,成為諸多歌手的幕後推手。 1989年,何
Thumbnail
台南,一個人文薈萃的好地方,同時也是古老的府城,歷史的痕跡在這裡比比皆是,但是越古老的東西,就越有它的智慧,同時更加古老也往往代表更危險。 漢人在台灣的足跡能上溯到哪?我想,鄭成功應該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在台政權吧。 沒錯,今天的任務來自於明鄭時期的故事,現在回頭想想,說是現代版的戲說台灣一點也不為
Thumbnail
【以貎取歌】 《油麻地莎士比亞》-- 呂爵安 失落已久的香港情、事、物 因為吳鎮宇的一句說話在不知多少年後由黃偉文之手寫成《油麻地莎士比亞》的愛情故事。當時的吳鎮宇能說出此話可見他真的思想真的非常獨立深刻,他那句說話大意如此﹕他的父母讀書不多,「志強」這個兩個字必定是他們為他所選最好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RSUG1zib0  這首《倆忘煙水裡》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尾曲。   由霑叔作詞,顧嘉煇先生譜曲,是當年膾炙人口的劇集,當然,這首曲子也成為當年的大熱。   啊?   問我怎麼放這首?而不是香港精神《獅子山下》?   
Thumbnail
49歲新加坡歌手許美靜曾唱紅〈城裡的月光〉等金曲,淡出演藝圈20年的她,還傳出流落街頭等負面新聞,去(2023)年終於回歸歌壇,不過近來她在大陸南京舉辦演唱會,吸引許多粉絲搶看,不料卻遭砲轟是「史上最爛演唱會」,粉絲更高喊退票,搞得場面相當難看。
Thumbnail
A Legend from Yao (傜的傳奇) / 劉鐵山、茅沅   Arr. 葉樹涵 〈傜的傳奇〉為臺灣小號演奏家葉樹涵的編曲作品,原曲為中國作曲家劉鐵山、茅沅於1952年創作的管弦樂作品〈傜族舞曲〉,樂曲描寫傜族人們能歌善舞的特色。
Thumbnail
提到台灣文學研究史,自然得提到葉石濤及其《台灣文學史綱》。
Thumbnail
本文為您介紹了許富凱的音樂專輯《五木大學》,充滿地方性特色,融合了日本味的架構和清流水般的製作,充滿情感和故事性。其中的歌曲充滿豐富的情感和敘事,各具特色,是一張充滿意義和品味的專輯。
聽著許美靜的《城裡的月光》,自然而然浮上心頭的卻是歐陽修<采桑子>的「猶似當年醉裡聲」。 每個人在成長的歲月裡,總會有幾首當時熟悉、動聽,促動你心弦的歌伴著你。前幾天,小女提到她要去參加梁詠琪的演唱會,那是她高中時伴隨著她的歌手,梁的「膽小鬼」和「短髮」是我在師院早期帶學生去集中實習時,有兩年
Thumbnail
2024年的三月很遺憾傳出一位台灣多產創作歌手,鄭華娟離世的消息。其實三月稍早三月15日,也有位華語歌壇重要的推手離開,他便是作詞人何厚華。 1965年出生台灣桃園,畢業於中原大學數學系純數組。一位數學專業的畢業生,卻走入文字歌詞創作之途,也擔任唱片企劃,成為諸多歌手的幕後推手。 1989年,何
Thumbnail
台南,一個人文薈萃的好地方,同時也是古老的府城,歷史的痕跡在這裡比比皆是,但是越古老的東西,就越有它的智慧,同時更加古老也往往代表更危險。 漢人在台灣的足跡能上溯到哪?我想,鄭成功應該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在台政權吧。 沒錯,今天的任務來自於明鄭時期的故事,現在回頭想想,說是現代版的戲說台灣一點也不為
Thumbnail
【以貎取歌】 《油麻地莎士比亞》-- 呂爵安 失落已久的香港情、事、物 因為吳鎮宇的一句說話在不知多少年後由黃偉文之手寫成《油麻地莎士比亞》的愛情故事。當時的吳鎮宇能說出此話可見他真的思想真的非常獨立深刻,他那句說話大意如此﹕他的父母讀書不多,「志強」這個兩個字必定是他們為他所選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