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2|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東晉(上)

取自維基百科
取自維基百科
前情提要:西晉的八王之亂,最後由東海王司馬越收拾殘局,並且迎晉惠帝返回洛陽,改元光熙。後來,惠帝中毒去世晉懷帝立,朝政仍由東海王主導,分封他的親信在各州。東海王接著主導晉朝的朝政,直至永嘉五年(西元311年)去世為止。這場八王之亂從宮廷內權力鬥爭開始,進而引發戰爭,禍及全社會,造成大規模的破壞,也加劇西晉的政治危機,成為西晉迅速滅亡的重要因素。八王之亂期間,北方主要少數民族(五胡)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等五族的各個部族趁西晉內亂,紛紛起兵脫離晉朝控制,並陸續入駐中原,西元316年西晉滅亡。晉室遺族避走中原,至江南地區建立王朝,設都建康(南京),史稱東晉。
司馬氏的江南
八王之亂後掌握西晉大權的東海王司馬越,封皇族之一的瑯琊(位在今山東省東南)王司馬睿為「安東將軍」及「都督揚州諸軍事」,類似江南軍團總司令。後來司馬睿聽從王導建議,將駐地遷至東吳故都建鄴(今江蘇省南京市),後來也成為東晉的首都。在八王之亂的餘緒下,江南社會變得動盪不安,當地豪族們極希望恢復安定。恰巧就在這個時期,司馬睿來到江南赴任,他的頭銜是「都督揚州諸軍事」,等於由晉朝賦予了江南一帶的軍事權,再加上擁有皇族司馬氏的血統,兼具了正統性。但司馬睿初到建鄴時,並未獲得江南士族的禮敬,在王導及王敦的協助下,終在江南士族中建立起聲望。
隨著北方的動亂,為了避禍而湧入江南的人也越來越多。王導發揮其過人的才能,對逃難到江南的難民們曉以光復中原的大義,鼓舞他們的士氣,成功延攬了來自北方的人才 ,並獲得廣泛的支持。外來人口不斷移入,勢必就會產生主客之爭以及資源分配的問題,此時王導再度運用其高超的政治手腕,成功的擺平各貴族或豪族間的矛盾,讓江南士族與司馬睿合作外,亦調和了其他由北南來的貴族(僑姓),讓他們安心擁戴這個江南朝廷。(閱讀至此,是否覺得跟當年反攻大陸的口號很像?大時代的悲劇不斷的重演,也讓人不勝唏噓!)
江南政治與經濟的穩定成長,逐漸拉抬了同馬睿的聲勢。隨著北方的洛陽慘遭戰火摧殘,晉懷帝及晉愍帝相繼遭到殺害,司馬睿也就順理成章,在各部勢力的擁戴下,於西元317年登基,是為東晉元帝。東晉與先前三國時期的東吳以及其後的宋、齊、梁、陳,合稱為六朝
東晉雖然是司馬氏國祚的延續,但司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朝政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一個乃前文所提,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導,其後又有陳郡謝氏的謝安、謝玄等等。而世家大族中的代表者,有南下的王、謝、袁、蕭等僑姓,和本身居於江南的朱、張、顧、陸的吳姓。「僑」即寄居異地或他國的人,如我們常聽到的「華僑」,所以僑姓是外來的士族。東晉初期有賴權臣王導主持大局,一方面拉攏江南士族,一方面吸收從中原南下的貴族,並以司馬氏作為共同擁戴的對象,司馬氏實際上成為傀儡。後來晉哀帝曾自嘲政治大事都由桓氏主導(桓玄後來建立了個短期政權,國號桓楚),自己則只負責宗廟祭祀等小事。
世家大族本身並不真正忠於司馬氏,尤其是他們本身擁有大量田地,甚至擁有自家部隊(即所謂「部曲」),有足夠實力與朝廷抗衡。東晉因王導主持大局,政治穩定,時人稱「王與馬,共天下」。但晉元帝以降則內亂頻生,如早期有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後期又有孫恩、盧循之亂等。
僑姓士族
本系列文章一開始曾說這是個貴族制的世代,在此闡述。前一段我們說世家大族南下的有王、謝等僑姓,是因永嘉之亂從北方南遷江東(又稱江左)的士族,仍以中原貴族自相標榜,稱為僑姓,其中以琅琊王氏、陳郡謝氏、袁氏、蘭陵蕭氏為大姓。他們原先在北方並非顯赫大族,南遷後靠著在東晉的政治力量,聲望一度超越留在北方的大族。東晉亡後,僑姓有的北歸,有的留在南方。南梁時,侯景曾請婚於琅琊王氏、陳郡謝氏兩家,被拒婚而生怨隙,當侯景南下攻陷金陵(南京)之後,旋即大肆屠殺門閥士族。僑姓除蘭陵蕭氏,在侯景之亂後已不再興盛。
另一是江東地區自東漢以來的當地名族,稱為吳姓,以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的朱氏、張氏、顧氏、陸氏為大姓,號稱「吳四姓」。本來江左最具權威的是義興周氏及吳興沈氏,號稱江東二豪,甚至有「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但後來周、沈與東晉官方關係交惡,涉入了政治風波,逐漸被吳四姓取代。大體來說,吳姓被僑姓壓抑,等第上略次一等,且兩者之間的芥蒂甚深。
東晉之初,中原沉淪,吳郡便以上國自居,妄自尊大,常稱南下的北人為「荒傖(ㄘㄤ)」、「傖父」等,為天下笑(傖為粗俗鄙賤之意)。而同為僑姓又有渡江早晚之分,劉宋以後,渡江較早的北人反而也以「荒傖」來稱呼晚來的北人。與僑姓相比,江東本土的吳姓並沒有完全沉醉於清談中,而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兩漢經學的學風。南梁末年,西魏攻克江陵,大批士族之民被擄往關中,江左士族名存實亡。透過以上的說明,大家就可了解,唐朝劉禹錫的《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悲嘆唏噓。
前文提到「王與馬,共天下」,司馬氏放在王氏之後,即可窺知皇權的薄弱。時王導為丞相,而王敦(王導的堂兄)掌握軍事大權。王敦素來桀傲,有意控制朝廷,晉元帝為了抑制王氏權勢,用劉隗(ㄨㄟˇ)、刁協、戴淵等人牽制,並防禦京師。王敦心懷怨恨,於西元322年發兵,攻陷建康。刁協等人被殺,史稱王敦之亂。雖然戰亂平定了,但晉元帝後因恐懼、憂憤而死,太子司馬紹繼位,是為晉明帝。當時王敦欲篡位,移鎮姑孰(今安徽當塗縣),但於西元324年病危。晉明帝下令討伐,平亂成功,由於王導未附逆,所以王氏仍受晉室重用。
西元325年晉明帝去世,太子司馬衍繼立,是為晉成帝。由王導及外戚庾亮(妹妹是晉明帝皇后)輔政。庾亮在施政上執法太嚴,與王導的寬和政策背道而馳,因此逐漸失去人心。不久之後,就連鎮壓王敦之亂有功的蘇峻、祖約等人也開始對庾亮的施政心懷不滿,庾亮以蘇峻對朝廷不敬為理由,解除了他的兵權,命他回朝廷任官 ,並指派自己的弟弟前往接掌兵權。當時軍事重鎮由陶侃(ㄎㄢˇ,沒錯,他就是鼎鼎大名陶淵明的曾祖父)鎮守荊襄地區及由蘇峻及祖約等鎮守淮南地區。蘇峻及祖約對庾亮鞏固中央的政策感到不滿,於西元327年反叛。次年蘇、祖聯軍攻陷京師,脅持晉成帝,蘇峻不僅要求百官搬運輜重,甚至還剝下男女百姓衣服,百姓只好以少許的破草蓆或茅草遮掩身體,找不到遮蔽物的人則坐在地上以泥土覆蓋身軀,悲嘆聲此起彼落。庾亮逃至尋陽(今江西九江市),史稱蘇峻之亂。
此時陶侃經溫嶠(ㄐㄧㄠˋ)力勸之下,決定討伐蘇峻。而後蘇峻陣亡,西元329年,陶、溫聯軍收復京師,平亂成功。事後庾亮請罪外調,朝政由王導掌權。叛亂雖然平定,但建康已化為廢墟,眾朝臣提議遷都。有人主張遷都至江西的予章(今南昌),也有人主張遷都至浙江的會稽(今紹興)。 但王導力排眾議,認為建康為帝王之都,而予章、會稽這些都是從前的蠻夷之地,遷都實在不是明智之舉。西元334年陶侃去世,庾亮代之,仍遙控朝廷,與王導交惡。西元339年後,王導與庾亮先後去世,朝廷由庾亮弟庾翼執政,掌握荊州軍權。
北府、西府的形成
以上東晉初期的各種叛亂,基本上是依據兩大軍事勢力而運作,一邊是以建康東方的京口(江蘇鎮江)及其對岸的廣陵為據點的集團,為北府;另一邊則是以長江中游流域的荊州為據點的集團,為西府。從東晉後期到整個南朝,江南歷史便是圍繞著這兩個區域發展,在平定王敦之亂上立了大功的祖約和蘇峻等人的軍隊,都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北府名稱的由來,是因為這個軍府的領導者都是官封鎮北將軍或征北將軍,負責保護東晉北方的安全。另一方面,西府的前身,則是在蘇峻之亂立下最大功勞的陶侃軍團。陶侃於西元334年去世後,朝廷考量西府的重要性,派遣庾亮鎮守。西府的將軍會受封安西將軍或征西將軍,坐鎮於荊州,管理湖南至湖北的廣大土地。
桓溫的崛起
庾翼死後,桓溫接掌西府。 桓溫的父親桓彝(一ˊ )曾在王敦之亂立下軍功,後在蘇峻之亂守城而死。 西元345年,桓溫繼庾翼之後成為荊州刺史(西府領導者)。桓溫的崛起是他於西元347年,消滅了建國於四川的成漢(五胡十六國之一)而聲名大噪,立下大功。消滅成漢後,桓溫的影響力由荊州擴張至四川,成為長江上游的大勢力。朝廷當然對桓溫起了戒心,而這時在朝中掌控大權且企圖制衡桓溫的人物,恰好是桓溫少年時期的好友殷浩。會稽王司馬昱時為輔政大臣(後為簡文帝),因為殷浩有極高的名聲,又受朝野推崇,於是引為心腹,以抗衡桓溫。桓溫和殷浩因而有了嫌隙。王羲之認為外鎮的桓溫和朝中的殷浩應裡應外合,這樣國家就能安定,勸殷浩不要和對桓溫有所猜忌,但殷浩不從。
這時期的北方,繼羯族石勒之後統治中原的後趙皇帝石虎去世,整個華北陷入混亂,不少原本臣服於後趙的胡漢勢力希望歸附東晉。桓溫趁著這個機會發動北伐,一方面上表請命,一方面令手下武將領兵出征。朝廷在接到消息後也跟著下令北伐,但當時的北府指出這是相當不明智的行動。事實上,朝廷發動北伐原本只是為了藉此觀察桓溫的動向,但這場北伐以慘敗收場,而戰敗的責任卻落在殷浩身上。此時桓溫上表彈劾殷浩的罪行,朝廷於是廢殷浩為庶民並將他流放。但殷浩毫無怨言,仍然清談不絕,家人亦看不出他有被流放的傷感。殷浩終日以手在空中寫字,家人窺之,乃「咄咄怪事」幾字也。後來桓溫打算徵召殷浩作尚書令,並寫信徵求他的同意,殷浩大為高興,連忙回信表示接受,但殷浩擔心回信寫得不恰當,又拆信修改,閉開十數次,最後竟然只寄出空的信封,令桓溫十分不滿。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