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網路連結彼此,那麼交友軟體打著「線上月老幫你找到人海茫茫中的那個她/他」的標語似乎聽起來很合理。然而,交友軟體的設計反而讓人們無意識地離穩定的關係越來越遠,而每個人也在左滑右滑中逐漸失去了自己的獨特性。事實上,人們生來便有與他人連結的渴望,這是我們的社交天性;但是,交友軟體的湧現反而帶動了「寂寞產業鏈」的發展。
從軟體內部的VIP會員到全方位的兩性課程,這背後無處不是商機,人群渴望的連結反而促成了資本進駐,而資本改變了原本的交友生態。
行為設計
市面多數交友軟體最大的行為設計在於,只需要左滑右滑即可決定是否要開啟對話,不僅貼合數位時代的人們慣用的手勢,同時也省去了不瞭解對方又怕開啟對話後踩雷的擔憂。每滑動一次就會隨機出現一個我們有可能喜歡的用戶,這個機率不會高到令人輕易掌握,也不會低到讓人灰心喪氣;於是這樣如吃角子老虎機的設計,不定期給我們多巴胺,讓失控的指尖脫離不了螢幕。然而,這行為機制背後的訴求是不把人當做人看待,似乎左滑右滑就能決定喜歡與否,這把人看得太膚淺了。
雖然的確有膚淺的用戶,但是不代表可以這麼看待所有的用戶。而我們可以這麼做,是因為交友軟體的數據很龐大,再加上它給予我們過大的權利,好比:不喜歡隨時冷處理或封鎖、聊不下去直接掛電話甚至是解除配對……這一些行為的背後都讓用戶不會真正重視眼前這個人,因為對每一個用戶來說,永遠都會有下一個。
「如此一來,人變得非常像商品,可以被替代與交易的商品。」
事實上,任何一種以視覺為重的交友軟體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也就是左滑右滑的速度開始越來越快。因為只需要看圖片決定喜歡與否,不需要有文字的說明之下,用戶會對於單調的內容產生疲乏,只有視覺上無限上綱的照片才能抓住用戶的注意力。這種短期大量篩選用戶,在現實生活中不會出現,而篩選的標準則體現了每個人的自私面。用戶永遠都可以選自己喜歡的,但是現實並非如此,也不該如此;永遠都找到喜歡的人,就不會有摩擦的過程,但往往我們都是在摩擦的過程中才認識彼此。
所有的軟體彷彿都預設了「用戶都非常了解自己」,因此只要來下載註冊就一定能找到適合的對象,只消照自己預設的條件左滑右滑就好。但是,有一個觀念我們需要區分,也就是「知道與體驗之間的不同」,我知道我喜歡甚麼樣的對象,甚至可以列一串清單作為篩選,但不代表我能跟這樣的對象相處融洽,因為我並沒有實際的體驗,而這種感受也無法透過想像填補。「知道」是屬於客觀的大眾語言,不牽涉到個人的經驗;「體驗」則是主觀的私人語言,完全屬於個體的內在感受。
我知道夕陽很美,歷代詩詞歌賦對於夕陽的描述建構了我對於夕陽的想像,事實上,我不需要看過夕陽也能跟他人談論夕陽的美以及其所代表的意象;然而,那些都屬於外在資訊,我透過他人的經驗了解夕陽,而非直接地了解夕陽。他人之語永遠無法內化成屬於自己的體驗,而建構屬於自己對夕陽的體驗,在於親自看著夕陽在眼前從鵝黃轉為橘紅,一顆火紅的鐵球逐漸落入海平面,以及在它的身後所留下斑斕的雲霞。唯有自己體驗過後,再與談話的對象分享,這樣的交流才具有了解彼此的重要性有意義的對話便開始流淌。正因為彼此的高度差異、觀點不同,而交織出了有溫度的對話,每個人不同的生命經驗造就眼前獨一無二的個體。
「我們的生活都過得太『黏稠』了,在我們與他人社交以前,最好先學著體驗生活。」
200年前的美國作家、詩人大衛.梭羅(David Thoreau)在其著作《湖濱散記》如此記錄時人的社交寫照。創造彼此生命的多樣性在於先富足自己的生活,否則過量連結只會削弱彼此的獨特性。
╴
兩性教育、課程及導師
然而,現在多數的交友軟體導向就是看臉就好,自我介紹的欄位越來越少,即便有自我介紹的欄位仍然是以照片為重,自我介紹的部分在軟體內部都會縮得小小的。Tinder 是我看過興趣欄位還會限制的軟體(用戶最多只能填五個!) 不禁讓人懷疑,這樣的「無阻力」環境真的可以認真交友嗎?還是左滑右滑完就剩生理需求的硬碰硬?
即便用戶真的與對方興趣有重疊,還是得等對方也右滑我才能開啟對話,不然就是花錢買VIP。更要命的是,有些交友軟體甚至會跳出用戶喜歡你的畫面並且告訴你
「快看!她/他喜歡了你,趕快加入會員右滑她/他吧!」
這視窗促發的已經不是認識他人的動機,而是操弄人們內心的錯失恐懼;要不你就花錢買會員,可以馬上右滑,要不就是繼續「花」時間慢慢滑,繼續在茫茫人海中等待。後期交友軟體的宣傳標語也開始抓著人們的寂寞(某個交友軟體的廣告這麼說:不想要夜裡一個人寂寞嗎?那就趕快來滑……),用戶來這裡不是因為想要找對象,反而是尋覓一個宣洩寂寞以及不甘於孤獨的舒適圈。這時,兩性教育培訓(早期的用語比較針對男性,通常會稱「把妹課程」)便從中看見了商機。
我從六年前接觸到這類的課程,也去過至少五家不同機構的實體課程以及公開講座。基本上,這些課程的訴求一致:
加入我們,讓專業的導師帶領你成為高價值男人,遇見高價值的另一伴。
課程的售價從幾百元的書本、千元起跳的預錄課程到動輒破萬元的實體全方位指導,背後推動這一切的便是過於強調愛情的流行文化。這些機構的課程並沒有在公開平台上販售,有興趣的消費者只能透過官網內下單,因應不同節慶也會釋出打折優惠(例如白色情人節可能打七折,文案通常會寫著「別等了!這個情人節就馬上脫單吧!」);如同他們的訴求「帶領你成為高價值男人」,背後的終極目的也就是脫單。用戶驗證課程的實用性便是將所學用在街頭搭訕或是網路交友,只要曖昧有增溫、學員找到伴侶,那麼這些案例就是課程有效的最佳證明。
「短期見效」是這些機構會預支的承諾,最好讓每個學員都能快速脫單;例如,今天課程學到的超殺開場白馬上回家就能使用、肢體曖昧的拿捏在下一次約會就能派上用場,當然最重要的,只要跟著導師們學習,在交友軟體上保證會有大批正妹等你約她們出去,抱得美人歸肯定指日可待。在「寂寞產業鏈」下,交友軟體與兩性教育機構可說是魚幫水、水幫魚,雙方皆扶持彼此的成長。
只要人們感受到寂寞不想一個人時,交友軟體製造了虛擬舒適圈,若是左滑右滑許久依舊孤單寂寞覺得冷時,這些兩性教育機構便會對你伸出援手;當然,前提是你有錢(我曾看過有機構提供半價或是免費送課程給經濟弱勢學員,但是機構內部並沒有明說經濟弱勢的標準在哪)。
╴
上了這麼多課程、聽了那麼多講座,我只想問我自己
這麼快脫單值得嗎?
或者,為甚麼要脫單?
這兩個對於自我的靈魂拷問並非是為了反對這些課程,事實上,這些課程的確幫助我許多;然而,我更想深入思考的是,這一切的動機為何?網路映照出了人們渴望連結彼此的心情,但是寂寞產業鏈反射出來的卻是害怕寂寞的自己。我們如何塑造科技,科技也會塑造我們;麻省理工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的教授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曾說:
「我們渴望連結彼此所以創造了網路,但是現今網路卻在改寫我們的親密關係,讓我們更害怕與人們深入的連結。」
╴
有了寂寞產業鏈,我們選擇向外求援而不再反求諸己。在不停地奔波下,人們似乎習慣這麼淺而廣的社交,每個人隔著螢幕露出笑容,關上手機後卻感到莫名的惆悵感;閉上眼睛深呼吸後,繼續開啟螢幕左滑右滑。
我們在寂寞荒原上漫無目的遊走
卻對自己的寂寞孤獨感到失落及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