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走出書堆(二):書寫,因為盼望而非恐懼。還可能吧?

〔比起實質的贊助,現階段更希望能得到無私的建議。以「走出書堆」為名的系列文章(包含目前這篇)是一連串嘗試,試著以1000字的篇幅把心中認為有價值的哲思分享出來。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並能與讀者持續對話的寫作角度,往專題邁進。您的任何靈感與提議都將深重地決定我的寫作方向,期待我們能夠有更多對話與互動。再次感謝您的閱讀,以下正文開始!〕
多年前常與人分享18-28歲是成長的黃金時期,可以全力拚搏。如今,已到時間末⋯⋯
今天看到日劇《喜劇開演》中,喜劇事業未見起色、面臨解散抉擇的三個成員,問當年的老師該不該繼續下去?本預期得到肯定的答案,卻得到一句:18-28之後的下個十年,將會吃上不同層次的苦。建議解散。當然,看劇的我或許可以想像,主角們會繼續克服,而我也會⋯⋯但那將是如何的苦?尚在感受。
也是這段時期,約莫疫情前後,找到了指導教授以及確定的研究方向⋯⋯但卻陷入了一種乏力的處境。過去,可說每時每刻,心中總有急迫感,總覺得一切尚不完滿,必須要去尋找一種真正的解答。而現在這種不安定的感受好似慢慢消散開了,某種躁動逐漸平息,才開始發現,過去是如何依侍著它。
回望這段路程,在路程的一半、23歲之前,有許多夥伴,因為這樣的環境讓我不是孤身一人的去面對,可以得到回應、共鳴,甚至我們所盼望的,真的可能發生。但之後,環境開始崩離,大多時後封閉,變成以遺憾、愧疚、對於事物總崩毀變糟的傷感,激發成對抗動力,擠壓出一種成長。如今,因著自己生命的變化,又或接受到的思想傳承,讓我無法再天真的以這樣的方式再接下去⋯⋯。
雖然傷感的敘事與所產生的動力,對我很誘惑且熟悉,但至少還未變成怨恨或恐懼;我至今仍然盼望⋯⋯
盼望著世界不是只能如此。而這種盼望不是尋求完美,不再如過去曾經去企求一種超越(神、真理,或anyway)、一種可以納入一切的體系。過去太多時候,我的夢是一種強烈的辯證,如世界和平、覺醒,不再有惡⋯⋯如今想來,該問自己一句「若真的發生了,之後呢?」⋯⋯我不知道,不是因為想像力不足,而是因為這本就一種抽象的思辨、正反合的辯證,不是真正的現實。
盼望著世界不只如此,但不是去追那抽象的不可能完成的⋯⋯只是,尚未清楚該如何走下去⋯⋯。
清楚有很多夢可以實際的做,只是不知道如何做;像是⋯⋯發明一種寫作,讀後沒有解答,卻像是照護;讀者與寫作者,有傷或無傷,都在之中,獲得一種治癒,並可能一同盼望⋯⋯
還可能吧以自己那尚未成熟但至少親近的方式去操作並盼望且由此隱隱發力並表達甚或促成相聚與變化。
「不同層次的苦,在18-28歲之後的十年」。我想即使苦,三個喜劇演員生活中還可以一起搞笑。而我,還可以寫寫東西分享,如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