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走出書堆(一):書寫的再次想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比起實質的贊助,現階段更希望能得到無私的建議。以「走出書堆」為名的系列文章(包含目前這篇)是一連串嘗試,試著以1000字的篇幅把心中認為有價值的哲思分享出來。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並能與讀者持續對話的寫作角度,往專題邁進。您的任何靈感與提議都將深重地決定我的寫作方向,期待我們能夠有更多對話與互動。再次感謝您的閱讀,以下正文開始!〕

文章重點:一、寫作者都必須回答「何謂書寫?」二、我身為寫作者如何回應「何謂書寫?」

以往優秀作家才有出版機會,而現在網路平台廣邀素人創作者寫作⋯⋯門檻隨著出版轉型下降,但書寫卻並不因此變得簡單。

因為書寫本身始終有關於於,寫作者自問「何謂書寫?

如果書寫是累積個人品牌並極大化變現價值,那麼即使渠道改變,所需要的策略精神還是不變的。

如果希望透過書寫觸及人性之中尚難言明的情感,與讀者一同經受並看透;又或希望激起真正的創造性,通過書寫將寫作者與讀者捲入一個未知處境⋯⋯

書寫也並不會隨著發表門檻降低而變得容易。

書寫者首先面對著「何謂書寫?」這個問題,並且每一次動筆(即便是寫與這個問題完全無關的主題),但也必定是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即使你不回答,你的書寫本身也在幫你回答「何謂書寫?」。

於此,書寫本身必須被問題化,不再能夠天真直白的書寫。

...

「但那真的是書寫嗎?是你所謂的書寫嗎?你所謂的書寫,又真的是你所寫嗎?」

身為寫作者,我亦與所有的寫作者一樣,被這些問題困擾著⋯⋯以下是我面對這個問題性,試圖找出路的嘗試。

「書寫實踐必須質問何謂書寫並以書寫來實踐何謂書寫⋯⋯」 像是一個咒語謎題,書寫不再有一個外於書寫的標準,書寫實踐與何謂書寫兩者糾纏在一起無法再分別。

由此,我們不能在服從任何的標準,寫作只剩下一個問題,何謂書寫,而且我們只能以書寫來回答。

這個問題使得書寫被問題化,而不是被解答⋯⋯它不斷的擾動已成形的書寫,重新質問,使寫作者尷尬、無措、困窘⋯⋯

但若「何謂書寫?」,不指向一個標準答案,而是一個問題性,取消了一切安住的可能性⋯⋯書寫只是這樣?

...

每個書寫者,孤獨的面對,但不是孤立無援。

「何謂書寫」打開的問題性,在書寫中騷動,還未有固定的答案,無定形,纏繞著文字,也從字裏行間中竄出,如病毒般,感染著閱讀者:「何謂書寫」勢必也挑戰著讀者,我們不在能從被「何謂書寫」捲入的書寫中,讀出固定的敘事路線,甚至,我們必須也和寫作者同一陣線,面對到一樣的問題性「何謂書寫」⋯⋯

在這個問題背後,無人倖免,故而也才真正能夠攜手。寫作者與讀者不再有誰臣服於誰,寫作與詮釋沒有誰優越,彼此皆被「何謂書寫」橫掃得面目全非。

「何謂書寫?」

書寫與讀者,不在有二分,我們也才終於可能,打開一種跨越,一同成為,以此更好的解決此問題性,或者,保存著此問題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塔羅牌之旅:靈性的哲學的沙龍
13會員
20內容數
收錄粉專「塔羅牌之旅:靈性的哲學」文章,歡迎追蹤。https://www.facebook.com/tarotjourney
2022/09/04
這意味著,塔羅牌可以不是既有認知的背書,也不是聆聽解牌師的指示,而更多的是一種自我認知的轉化工具。
Thumbnail
2022/09/04
這意味著,塔羅牌可以不是既有認知的背書,也不是聆聽解牌師的指示,而更多的是一種自我認知的轉化工具。
Thumbnail
2022/08/29
榮格提出原型的概念,讓我們回到行為生成的那一刻,以及讓我們去試著問,如何會一直重複生成某一種行為。
Thumbnail
2022/08/29
榮格提出原型的概念,讓我們回到行為生成的那一刻,以及讓我們去試著問,如何會一直重複生成某一種行為。
Thumbnail
2022/08/27
榮格這樣的類比也已經默默地隱含著,如果這種運作不只是侷限在人類心靈的領域之中,也出現在物理化學的運作裡。在兩個這麼不同的領域中都體現了這個運作,暗示著我們可能從中反思出一種「存有」的運作方式。
Thumbnail
2022/08/27
榮格這樣的類比也已經默默地隱含著,如果這種運作不只是侷限在人類心靈的領域之中,也出現在物理化學的運作裡。在兩個這麼不同的領域中都體現了這個運作,暗示著我們可能從中反思出一種「存有」的運作方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1.寫作的價值 思考 寫作就是思考,學好寫作,就能學好思考。 像外行人一樣思考,從個人觀點學習。 像記者一樣思考,觀察與提問讓表達更全面。訓練觀察、感受,以及獨立思考。 應用 溝通,論述核心觀點,建立價值觀。精準寫作,精準溝通。 挖掘內隱知識,並將知識系統化,脈絡化,建立創新力。
Thumbnail
1.寫作的價值 思考 寫作就是思考,學好寫作,就能學好思考。 像外行人一樣思考,從個人觀點學習。 像記者一樣思考,觀察與提問讓表達更全面。訓練觀察、感受,以及獨立思考。 應用 溝通,論述核心觀點,建立價值觀。精準寫作,精準溝通。 挖掘內隱知識,並將知識系統化,脈絡化,建立創新力。
Thumbnail
這篇文的起因,在於今天看到一個臉書追蹤的創作者發了一篇他最近與朋友關於創作的一些討論,裡面就有一段是這樣; 大部分的故事,都能解構成零零星星早被說爛的碎片,就算是被吹捧的神作,也絕對有套路可循。因此,討論作品只停留於劇情,其實沒啥意思,一部作品之所以有趣,在於作者如何排列組合、如何渲染刻畫。
Thumbnail
這篇文的起因,在於今天看到一個臉書追蹤的創作者發了一篇他最近與朋友關於創作的一些討論,裡面就有一段是這樣; 大部分的故事,都能解構成零零星星早被說爛的碎片,就算是被吹捧的神作,也絕對有套路可循。因此,討論作品只停留於劇情,其實沒啥意思,一部作品之所以有趣,在於作者如何排列組合、如何渲染刻畫。
Thumbnail
我以為寫完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就結束了! 不!他像倒敘我的人生,其實,是從結論開始。 我看著每個文字,一磚一字地砌著我的墳墓。如果,哪天可以集結成書,那書就是我的墓碑;從此,路人啊、後世族人啊,你們就能翻翻墓碑,看看這裡埋了多少故事,是不是曾入過你的鏡?扮過你人生的配角或背景? 圖文書反駁說: ……
Thumbnail
我以為寫完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就結束了! 不!他像倒敘我的人生,其實,是從結論開始。 我看著每個文字,一磚一字地砌著我的墳墓。如果,哪天可以集結成書,那書就是我的墓碑;從此,路人啊、後世族人啊,你們就能翻翻墓碑,看看這裡埋了多少故事,是不是曾入過你的鏡?扮過你人生的配角或背景? 圖文書反駁說: ……
Thumbnail
你為什麼開始寫作?寫作為你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你是否曾經寫作過這樣令人怦然心動的文章呢?你是否寫作而受到「我寫故我在」的快樂呢?你的寫作歷程中是否遭遇過關卡或瓶頸呢?歡迎與我們分享你的任何與「寫作」相關的故事。
Thumbnail
你為什麼開始寫作?寫作為你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你是否曾經寫作過這樣令人怦然心動的文章呢?你是否寫作而受到「我寫故我在」的快樂呢?你的寫作歷程中是否遭遇過關卡或瓶頸呢?歡迎與我們分享你的任何與「寫作」相關的故事。
Thumbnail
「有必要寫作嗎?」 「不知道寫什麼?」 「該如何寫作?」 「為什麼寫了都沒人看?」 關於參透寫作技巧從零到有再到好,如果只能先選一本書閱讀,那麼《大人的11堂寫作課》絕對是首選。這本書從寫作認知、讀者思維、選題、標題、素材、結構、成稿能力,乃至於如何讓寫作融入生活、變現等,可以說整本書都是「乾貨」,
Thumbnail
「有必要寫作嗎?」 「不知道寫什麼?」 「該如何寫作?」 「為什麼寫了都沒人看?」 關於參透寫作技巧從零到有再到好,如果只能先選一本書閱讀,那麼《大人的11堂寫作課》絕對是首選。這本書從寫作認知、讀者思維、選題、標題、素材、結構、成稿能力,乃至於如何讓寫作融入生活、變現等,可以說整本書都是「乾貨」,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都有看過書吧!? 不管是小說、童書、詩集和雜誌...... 而一直以來常常在看書的人,都會有一種慾望,會想要自己寫一篇故事,有時甚至會幻想自己的故事會被大家認識,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品。 我也是如此。 我不敢說自己寫得很好,我也知道自己比不上很多人,但總是會想讓大家看看,聽聽別人的想法。 不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都有看過書吧!? 不管是小說、童書、詩集和雜誌...... 而一直以來常常在看書的人,都會有一種慾望,會想要自己寫一篇故事,有時甚至會幻想自己的故事會被大家認識,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品。 我也是如此。 我不敢說自己寫得很好,我也知道自己比不上很多人,但總是會想讓大家看看,聽聽別人的想法。 不
Thumbnail
由不同作家來說明呈現手段,你往往能聽到各式各樣的講法。你未必能全部都融會貫通,但是總有幾套講法是適用於你、打中你的心。這也是為什麼崇尚寫作的人會一直想去聽作家講座或是上課,他們大多認為透過不同視角詮釋的寫作觀點,能帶來超乎想像的收穫──
Thumbnail
由不同作家來說明呈現手段,你往往能聽到各式各樣的講法。你未必能全部都融會貫通,但是總有幾套講法是適用於你、打中你的心。這也是為什麼崇尚寫作的人會一直想去聽作家講座或是上課,他們大多認為透過不同視角詮釋的寫作觀點,能帶來超乎想像的收穫──
Thumbnail
在這個問題背後,無人倖免,故而也才真正能夠攜手。寫作者與讀者不再有誰臣服於誰,寫作與詮釋沒有誰優越,彼此皆被「何謂書寫」橫掃得面目全非。
Thumbnail
在這個問題背後,無人倖免,故而也才真正能夠攜手。寫作者與讀者不再有誰臣服於誰,寫作與詮釋沒有誰優越,彼此皆被「何謂書寫」橫掃得面目全非。
Thumbnail
作家不是為人解決問題,而是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現在的人都希望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而不是解決問題,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只會使世界退步、萎縮。
Thumbnail
作家不是為人解決問題,而是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現在的人都希望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而不是解決問題,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只會使世界退步、萎縮。
Thumbnail
如何才能被人稱之為一個作家?套用現代的邏輯語法來說,做到甚麼樣的程度,才能在自己既有的身分旁邊畫上一條斜槓? 是需要能夠靠文字賺到錢?那靠著讀者點讚,每天只賺進一美元左右的收入算不算? 要出版過書籍?寫專欄?還是部落格寫的文章有相當數量的追蹤者?
Thumbnail
如何才能被人稱之為一個作家?套用現代的邏輯語法來說,做到甚麼樣的程度,才能在自己既有的身分旁邊畫上一條斜槓? 是需要能夠靠文字賺到錢?那靠著讀者點讚,每天只賺進一美元左右的收入算不算? 要出版過書籍?寫專欄?還是部落格寫的文章有相當數量的追蹤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