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日常-荷蘭藝術家哈勒曼特 觀展心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凝視日常-荷蘭藝術家哈勒曼特 觀展心得
圖片來源:奇美博物館
哈勒曼特 寫實靜物畫
哈勒曼特 寫實靜物畫
● 展覽名稱:凝視日常-荷蘭藝術家哈勒曼特 The Beauties of Simplicity:Henk Helmantel
●展覽日期:2018.1.25–2019.2.25
●展覽介紹:
1945年,漢克.哈勒曼特(Henk Helmantel)生於荷蘭北部威斯特安頓(Westeremden)小鎮,父母務農,是虔誠的基督徒。1961年進入密涅瓦學院(Minerva Academy)學習藝術,鍾情於古典繪畫技法和現代藝術創作觀。現今,漢克.哈勒曼特已被譽為歐洲當代寫實主義繪畫的指標性畫家,並以能再現萬物質感和精神著稱。他獨鍾日常事物,他的寫實不單只是再現外觀,還包括肌理、量感、空間、光影、空氣乃至個性和情感等具體而微的深層表現,世界各地對於他的作品都給予至高的評價。2014年,他更獲頒荷蘭女王碧翠斯所核發的「奧蘭耶-納梭勳章」 (Knight in the order of Orange-Nassau),以彰顯他對荷蘭社會的貢獻。
●展覽地點:奇美博物館 chimei museum 1樓特展廳
●主辦單位:奇美博物館 chimei museum
展覽一共分為四個單元,分別為:生活物語、物的啟發、漢克.哈勒曼特、教堂與信仰。展牆上除了懸掛展品畫作,也有藝術家本人敘述轉印上牆的文字。
展示是加上詮釋的陳列,是物件的呈現與說明的結合(Ellis Burcaw, 1997)。
本次參觀「凝視日常-荷蘭藝術家哈勒曼特展覽」,展區素雅、脈絡清晰,此外,因為藝術家本人非常重視畫面構圖以及物件擺設,因此在展場上也結合此要點,將藝術家的執著結合展示呈現在觀眾眼前。
以下整理從展示層面切入的特色作為分析:

展區故事腳本脈絡清晰

展覽一共分為四個單元,分別為:生活物語、物的啟發、漢克.哈勒曼特、教堂與信仰。這四個單元即可完整敘述藝術家哈勒曼特的創作脈絡,觀賞展覽彷彿是在閱讀藝術家的個人傳記,可以幫助觀者了解藝術家本人的創作理念、靈感來源、以及創作的個性、偏好、個性等等。展區之間並沒有時間軸的連貫,而是各自獨立的四個單元,每一個單元就像一個完整短篇小說章節,主角都是哈勒曼特,觀眾可以順著動線前進,也可以不依序觀賞。
入口意象
哈勒曼特 寫實靜物畫
哈勒曼特 寫實靜物畫
左、中:藝術家繪製20年前高美館悚贈送的禮物盒子 ;右:死去的小老鼠
哈勒曼特 寫實靜物畫
哈勒曼特 寫實靜物畫
哈勒曼特 寫實靜物畫
哈勒曼特 寫實靜物畫
哈勒曼特 教堂畫

展區設計特色

展場最大的特色是在空間色調上維持藝術家一慣素雅的特色,並且加入藝術家工作室場景的元素,參觀時彷彿身歷其境。牆面的文案是藝術家第一人稱的自述,因此走進展場彷彿由藝術家進行導覽。
藝術家勉勵藝術家創作以自己的方式創作
展區內的窗戶意象靈感來自藝術家位於荷蘭的居家工作室場景。
藝術家以前曾有一段受印象派風格影響的時期

教育互動展區設計

互動展區非常豐富,首先觀眾可以進行靜物的配置,進而在觸控螢幕上也能夠更改靜物的顏色配置、改變位置的律動。寫實藝術家對光影的控制非常精準,因此觀眾也可以先進行打光的演練再來繪製靜物素描,教育活動的流程非常嚴謹,完全是扎實的美術訓練流程。
透過實體的靜物擺設,觀眾可以體驗藝術家在構圖前的靜物擺置工作,決定顏色的挑選與靜物位置。
透過觸控式螢幕,觀眾可以決定靜物的顏色。
觀眾可以自行在裝置內幫靜物打燈,觀察光影的變化並且素描下來。

展示輔助品

在輔助品上特別介紹小型的欄柱,不僅可以呼籲觀眾維持觀賞秩序,同時也兼具美觀。另外在展場上,出現了很多畫作中的靜物原件,館方表示是特別跟藝術家商借而來,欣賞畫作同時可以對照靜物,零誤差的臨摹寫實技法令人讚嘆。
請勿跨越的欄柱顏色柔和、高度比較矮,除了呼籲警告也同時兼具美感。
監控濕度的機器。
展場有許多靜物原件,觀眾可以對照寫石畫作中的靜物做比較。

後記

這是我第一次參訪奇美博物館,但也因這個特展我後來再訪,去了兩遍才肯罷休,因為實在是太棒了。第一次參訪是跟著歐洲國際美術館工作坊的學員們一起去,所以非常匆促;第二次大約是在2018年底,現場也有大量的觀光人潮。奇美博物館現在無需預約,購票也可以透過線上購買,節省大家的時間。
荷蘭藝術家哈勒曼特曾在二十年前去過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第二次在台灣展覽則是在奇美博物館,據悉奇美博物館也有蒐購本次展覽部分藏品,很開心這麼美麗的作品可以永遠留在台灣。
這位藝術家哈勒曼特不僅擁有天份,也是一位非常努力的寫實藝術家,他今年已經73歲,依然每天都非常努力畫畫,週末則把時間留給信仰(通常是去教堂),他認為這樣努力才不會辜負天上的神給他的天賦。他也曾經迷惘於藝術家在藝術史上的定位,但是那對於藝術創作有點綁手綁腳,因此他在展牆上也勉勵藝術家們以自己的方式持續創作!實在是很暖心。
avatar-img
4會員
18內容數
自從踏入博物館領域後,對於博物館的經濟模式特別感興趣。在這個專欄我會介紹一些一般人比較不會知道的博物館幕後工作、博物館創新的作為與平常參觀博物館欣賞展覽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im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海博物館外觀 我與博物館學研究所的同學們展開一場為期五天的上海博物館參訪之旅,在旅途中打開感官、仔細觀察博物館如何透過商品的開發、銷售與商店的經營方式幫助博物館營利,並在有限的經費補助之下,創造出屬於商店的開源政策並實行。本文撰寫的起點乃根據博物館經濟學課程中所引述學者Bruno.S.Frey所定
高雄那麼熱,走在路上拿杯飲料是必須的。現在手搖飲料店一條街出現三間的佔有率也是很正常的。現在除了手搖茶以外,也有了冷泡茶的選項囉,適合老派的文青。(哈)特別介紹這間茶室,不同於時下的飲料店,也異於標榜販售冠軍茶的傳統茶葉店,而是帶來品茗體驗的樸實茶室––––春之英。 春之英 — — 尊重茶葉的品茗
無聲的喧囂策展人:黃韻軒 無聲的喧囂展覽banner 「基本上我是一個樂觀主義的悲觀者和一個悲觀主義的樂觀者,我是雙重的、兩面牆的,有著拉伯雷式的笑和赫拉克利特的哭。」── 捷克文學作家赫拉巴爾(1914–1997) 在喧囂紛擾的社會下,具有爭議性的議題受到媒體寵愛,觀點陷入二元對立的是非分水嶺 中
上海博物館外觀 我與博物館學研究所的同學們展開一場為期五天的上海博物館參訪之旅,在旅途中打開感官、仔細觀察博物館如何透過商品的開發、銷售與商店的經營方式幫助博物館營利,並在有限的經費補助之下,創造出屬於商店的開源政策並實行。本文撰寫的起點乃根據博物館經濟學課程中所引述學者Bruno.S.Frey所定
高雄那麼熱,走在路上拿杯飲料是必須的。現在手搖飲料店一條街出現三間的佔有率也是很正常的。現在除了手搖茶以外,也有了冷泡茶的選項囉,適合老派的文青。(哈)特別介紹這間茶室,不同於時下的飲料店,也異於標榜販售冠軍茶的傳統茶葉店,而是帶來品茗體驗的樸實茶室––––春之英。 春之英 — — 尊重茶葉的品茗
無聲的喧囂策展人:黃韻軒 無聲的喧囂展覽banner 「基本上我是一個樂觀主義的悲觀者和一個悲觀主義的樂觀者,我是雙重的、兩面牆的,有著拉伯雷式的笑和赫拉克利特的哭。」── 捷克文學作家赫拉巴爾(1914–1997) 在喧囂紛擾的社會下,具有爭議性的議題受到媒體寵愛,觀點陷入二元對立的是非分水嶺 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聽朋友介紹,我今天特地來臺北市立美術館看這個聯展。一樓的展覽空間總是令人驚艷,這次的入口設計更是別具巧思。展覽名稱『威廉.肯特里奇』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肯特里奇是一位享譽國際的藝術家,他的作品風格獨特,我非常期待能透過這次展覽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創作。 威廉的作品以大尺寸著稱,全開的畫幅上,炭筆與粉彩的
Thumbnail
趁著台南行也去朝聖本次奇美特展,遙想當年大學曾經跑去修西洋藝術史,其中一篇小論文就選了林布蘭當題目。看完有種別樣的感動,因此把當年的文章修改得更好閱讀後和大家分享。主要是探討十七世紀荷蘭大師林布蘭的宗教與世俗畫作包含的創作思想與特色。
Thumbnail
南非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出生在約翰尼斯堡的他屢獲殊榮,並深受各大雙年展寵愛,從八〇年代的第一批素描到手繪動畫、雕塑、複雜的機械裝置,其作品充滿對種族隔離、壓迫暴力、殖民主義、殘酷不平等和社會不公義的控訴;同時他的作品無時無刻不沈浸在戲劇性當中,跨界電影、劇場、歌劇等。
Thumbnail
由「不只是圖書館」邀請歐洲設計觀察家龔維德策展,推出豐富多元又前衛的「荷蘭最美麗的書展」,共展出33 本精心製作的得獎書籍~
Thumbnail
  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最為人熟知的畫作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其一生皆生活於荷蘭台夫特(Delft),故又被稱為「台夫特的維梅爾」,與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同被稱為荷
Thumbnail
天道不仁慈,但也許有什麼東西比這天道更為可貴,那就是同情和愛,對此我已經忘記了,忘記了。──赫拉巴爾《過於喧囂的孤獨》
Thumbnail
藝術欣賞的趣味,都呈現在「物」(藝術作品)、「我」(審美主體)之間的往復迴環。 所以,有關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 《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還有一些討論的餘地,值得再説幾句。
Thumbnail
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埃爾溫‧奧 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之後,許多攝影的議題都進入我的腦海中。這是我的觀後 感第三篇,談些嚴肅的話題,也是最後一篇。
Thumbnail
曾兩次被授予“荷蘭年度歷史學家”的黑爾特•馬柯,在他所寫的《北海之心:阿姆斯特丹的光榮與哀傷》(書名直譯為《阿姆斯特丹的一段小歷史》)裡,從歷史、社會還有生活三方面來描繪阿姆斯特丹這座城市。
Thumbnail
聽朋友介紹,我今天特地來臺北市立美術館看這個聯展。一樓的展覽空間總是令人驚艷,這次的入口設計更是別具巧思。展覽名稱『威廉.肯特里奇』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肯特里奇是一位享譽國際的藝術家,他的作品風格獨特,我非常期待能透過這次展覽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創作。 威廉的作品以大尺寸著稱,全開的畫幅上,炭筆與粉彩的
Thumbnail
趁著台南行也去朝聖本次奇美特展,遙想當年大學曾經跑去修西洋藝術史,其中一篇小論文就選了林布蘭當題目。看完有種別樣的感動,因此把當年的文章修改得更好閱讀後和大家分享。主要是探討十七世紀荷蘭大師林布蘭的宗教與世俗畫作包含的創作思想與特色。
Thumbnail
南非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出生在約翰尼斯堡的他屢獲殊榮,並深受各大雙年展寵愛,從八〇年代的第一批素描到手繪動畫、雕塑、複雜的機械裝置,其作品充滿對種族隔離、壓迫暴力、殖民主義、殘酷不平等和社會不公義的控訴;同時他的作品無時無刻不沈浸在戲劇性當中,跨界電影、劇場、歌劇等。
Thumbnail
由「不只是圖書館」邀請歐洲設計觀察家龔維德策展,推出豐富多元又前衛的「荷蘭最美麗的書展」,共展出33 本精心製作的得獎書籍~
Thumbnail
  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最為人熟知的畫作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其一生皆生活於荷蘭台夫特(Delft),故又被稱為「台夫特的維梅爾」,與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同被稱為荷
Thumbnail
天道不仁慈,但也許有什麼東西比這天道更為可貴,那就是同情和愛,對此我已經忘記了,忘記了。──赫拉巴爾《過於喧囂的孤獨》
Thumbnail
藝術欣賞的趣味,都呈現在「物」(藝術作品)、「我」(審美主體)之間的往復迴環。 所以,有關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 《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還有一些討論的餘地,值得再説幾句。
Thumbnail
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埃爾溫‧奧 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之後,許多攝影的議題都進入我的腦海中。這是我的觀後 感第三篇,談些嚴肅的話題,也是最後一篇。
Thumbnail
曾兩次被授予“荷蘭年度歷史學家”的黑爾特•馬柯,在他所寫的《北海之心:阿姆斯特丹的光榮與哀傷》(書名直譯為《阿姆斯特丹的一段小歷史》)裡,從歷史、社會還有生活三方面來描繪阿姆斯特丹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