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想要確認政客是否雙重標準嗎?上雅虎新聞網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日前我投書Yahoo論壇,直言「雙重標準是人性,改不了的」。那麼,身為選民,我們應該如何確認政治人物在國家大事上是否有雙重標準呢?我的答案絕對公正客觀…上雅虎新聞網,多看幾篇報導或評論就成了!
為什麼呢?三個理由。其一,我們的腦袋容量有限,記不住很多以前的事情,所以被許多政治評論者批評為「台灣人不長記性」。但確認某人是否雙重標準,卻需要對照今昔的言行,而我們通常做不到這點,需要那位當事人的政敵來幫我們回復記憶,而且顏色和當事人相同的媒體絕對不會提醒。
因此,想要看到當事人是否雙標,第一優先找顏色和當事人不同的媒體就對了。有些無色的媒體也會湊一腳,但無色並不表示必定會去挖大人物的瘡疤,因此不保證一定會報導雙標的事實!
其次,即使表面上無色,除非願意花上大把時間去確認是否有顏色,否則奉勸大家別輕信。我在投書生涯中吃過不少苦頭,找過好幾家疑似無色的媒體和言論平台,連續幾篇投書都石沉大海,花了不少時間仔細閱讀那些媒體和平台的多篇報導評論,才確認問題在於顏色不對。
例如,我曾經因為一篇「反廢死」投書,和一個看似無色的言論平台對戰了一個多月,最後頹然放棄,因為查證後確認該平台收錄的都是支持廢死的論述。換言之,即使媒體和平台在政策上沒有立場,也無法排除編輯因為立場問題而濫用自己的裁量權。
實際上,許多媒體都有明確的政治立場,目前國內最著名的當然是「天時聯」對抗「三民自」。但許多媒體或平台的顏色並不是那麼清楚,通常需要長期觀察,或花上大量時間進行確認。
這個問題自然衍生第三點:哪裡可以避免因為媒體顏色而被誤導呢?答案是Yahoo這類綜合性的新聞平台。沒錯,Yahoo確實無色,三民自和天時聯都有其二,雖然少了自由和水果,表面上無法反映藍綠的相對勢力,但納入「民報」和「華視」等綠媒後也差不多了。
舉例而言,馬英九因萊牛被綠營修理,而蔡英文則因萊豬而被藍營海K,但事實上攻防雙方的招數都差不多。綠營是「昨日之非,今日之是」,藍營是「昨日之是,今日之非」,應該各打五十大板。然而,藍媒和綠媒當中看不到自己陣營被揭瘡疤,許多看似無色的媒體也選擇性報導,但是在Yahoo上卻一覽無遺。
基於民眾的偏好,以及廣告主的「從眾」,媒體中立只是烏托邦式的理想,在現實社會很難存活。因此,有顏色是正常,無色則大多只是「盡可能中立」,只有Yahoo這類綜合性的新聞平台沒有太多的顧忌,而且可以從「合作媒體」名單中確認其是否無色。至於部分網友質疑Yahoo偏藍,我判斷應該是其網路民調參與者多屬北部民眾(通常50趴以上),調查結果可能比較有利於藍營所致。
這篇投書難免有幫Yahoo打廣告的嫌疑,但絕對是我的真心話。或許其他新聞平台也不差,但我已經習慣在Yahoo上點閱…這輩子應該跑不掉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會員
72內容數
針對國內相當普遍的學用落差批判,從不同的角度闡明其迷思本質,並以大量範例點出,至少以經常被視為雜而不精的企業管理領域而言,學術知識其實是非常實用的,問題在於大部分人每天都生活在管理知識當中,卻不知道自己所見到的許多事物都是管理知識的一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葉大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1.8.21 東奧開幕迄今,我們已經獲得1金2銀3銅,以獎牌數而言已經是前所未有的佳績。但很遺憾的是,網路上還是有許多嘲諷斥責的言論,對於未能晉級的選手更是尖酸刻薄到極點,即使在射箭女將譚雅婷回應說,「請你站上奧運舞台,示範什麼叫做真正的奧運金牌」之後,這類嘲諷斥責仍絡繹不絕。 舉例而言,有酸
2021.8.21 偶然間,在FB看到一份「賣書」的貼文,下頭有幾位好友點讚,其中一位還是我博士班的學弟。 那是前台大校長繼特異功能後對靈界的宣示,認同學者這個身分的我本來就感覺非常丟臉,發現自己的好友和學弟也加入吹捧,更丟臉了...為自己、為母校東華大學、為最高學府台灣大學、為台灣學術界、為我們這
2021.8.21 多數人都想要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尤其是以社經地位來衡量的成就。但這點有其困難,因此前人歸納出「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的忠告,勵志文學則誕生了「青雲有路志是梯」等名句。 但昨晚看到一條上月初的媒體報導,追蹤了一下加上直覺式的回想,我心裡就浮現一條在當前病態台灣中,極其有效且輕鬆
美國管理學會年會輪值主席James P. Walsh演講所引發的省思
回顧了自己的人生,得失參半,曾經無悔但有怨,但今天稍許釋懷
2021.8.21 東奧開幕迄今,我們已經獲得1金2銀3銅,以獎牌數而言已經是前所未有的佳績。但很遺憾的是,網路上還是有許多嘲諷斥責的言論,對於未能晉級的選手更是尖酸刻薄到極點,即使在射箭女將譚雅婷回應說,「請你站上奧運舞台,示範什麼叫做真正的奧運金牌」之後,這類嘲諷斥責仍絡繹不絕。 舉例而言,有酸
2021.8.21 偶然間,在FB看到一份「賣書」的貼文,下頭有幾位好友點讚,其中一位還是我博士班的學弟。 那是前台大校長繼特異功能後對靈界的宣示,認同學者這個身分的我本來就感覺非常丟臉,發現自己的好友和學弟也加入吹捧,更丟臉了...為自己、為母校東華大學、為最高學府台灣大學、為台灣學術界、為我們這
2021.8.21 多數人都想要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尤其是以社經地位來衡量的成就。但這點有其困難,因此前人歸納出「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的忠告,勵志文學則誕生了「青雲有路志是梯」等名句。 但昨晚看到一條上月初的媒體報導,追蹤了一下加上直覺式的回想,我心裡就浮現一條在當前病態台灣中,極其有效且輕鬆
美國管理學會年會輪值主席James P. Walsh演講所引發的省思
回顧了自己的人生,得失參半,曾經無悔但有怨,但今天稍許釋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每每觀看、收聽台灣的新聞時我不喜歡看那些政治濃厚的、色彩強烈的電視台
Thumbnail
最近網傳有中共紅媒記者在台灣盯梢政論節目,一定要播出所謂「政治正確」的節目出來。 對於這樣的事我深有同感,在許多年的政治評論中也曾經遇過相同的情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來我在一家文學網站寫文章,常常針砭時政,後來到一家網路報社投稿,這家網路很夠意思,報社剛成立,需要一些社會議題的討論,我一來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對一個負責任的政治家(我較少用此名詞形容台灣的政治人物)而言,選舉策略不需要抹黑、抹紅、扒糞,因為改變不大,特別是全國大選,只是在招喚基本支持者,讓選民彼此仇恨。
Thumbnail
討論臺灣政治運作中選民思想價值的文章,採訪了藍營家庭出身的姊弟在選舉候選人及各政黨之間的不同立場,並分析了他們對政治的看法。評論了臺灣社會政治冷漠的現象,以及小黨在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Thumbnail
總統大選將近,近日又剛好收到國家級警報,指出中共發射衛星,引起民眾熱議;台灣媒體政治立場明顯,造成報導播送內容偏頗,這些行為都被民眾認為是選前操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這系列講網路公關,怎麼講到這麼大的題目?因為網路公關也有職業道德,從業者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有些案子不可以接。但近年狀況是每況愈下,下到難以想像。第一個出問題的,就是繼承國民黨文傳、救國團技能的二三代,碰網路後組織的廣告、公關公司。藍二代、三代對於國家認同很薄弱,尤其是遇到中國就分歧,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每每觀看、收聽台灣的新聞時我不喜歡看那些政治濃厚的、色彩強烈的電視台
Thumbnail
最近網傳有中共紅媒記者在台灣盯梢政論節目,一定要播出所謂「政治正確」的節目出來。 對於這樣的事我深有同感,在許多年的政治評論中也曾經遇過相同的情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來我在一家文學網站寫文章,常常針砭時政,後來到一家網路報社投稿,這家網路很夠意思,報社剛成立,需要一些社會議題的討論,我一來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對一個負責任的政治家(我較少用此名詞形容台灣的政治人物)而言,選舉策略不需要抹黑、抹紅、扒糞,因為改變不大,特別是全國大選,只是在招喚基本支持者,讓選民彼此仇恨。
Thumbnail
討論臺灣政治運作中選民思想價值的文章,採訪了藍營家庭出身的姊弟在選舉候選人及各政黨之間的不同立場,並分析了他們對政治的看法。評論了臺灣社會政治冷漠的現象,以及小黨在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Thumbnail
總統大選將近,近日又剛好收到國家級警報,指出中共發射衛星,引起民眾熱議;台灣媒體政治立場明顯,造成報導播送內容偏頗,這些行為都被民眾認為是選前操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這系列講網路公關,怎麼講到這麼大的題目?因為網路公關也有職業道德,從業者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有些案子不可以接。但近年狀況是每況愈下,下到難以想像。第一個出問題的,就是繼承國民黨文傳、救國團技能的二三代,碰網路後組織的廣告、公關公司。藍二代、三代對於國家認同很薄弱,尤其是遇到中國就分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