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政治的顏色,關係到友情的彩度?

2018/09/1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當選舉逼近,政治或公共議題占據媒體的版面逐漸擴大,民眾在日常生活對這方面的議論,往往跟著選舉日期的倒數,熱度也將慢慢加溫。
民主人權在台灣的血淚進化,換來言論自由的高度保障,不僅僅是現今華人世界裡的模範生,放眼全球也堪稱成績斐然。笑政治、罵政府、批人物、評政策,對許多人像是家常閒話,但也有些人敬政治話題而遠之,尤其是在朋友面前,絕口不談。
「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政治即生活」
所以,政治本就是民主國家裡可以自在談論的話題。
公眾人事物有被評論、關注、進而形成公民監督或參與的力量,社會才能止惡揚善,使制度更完備、行政更有效能、國家更進步。這些永無止境的努力目標,其實都源自於一般民眾的關心和議論。倘若大家都忌談政治或對政治冷淡,國家進步的動能可能少了一半,腐敗或獨裁很快就會駭入政府,那時候,你想談可能也不敢談。但也不需要一談政治就畫分楚河漢界,「政治是妥協的藝術」,甚至被醜化為「政治是分贓的藝術」,從輕鬆的角度漫談政治,可以很日常。
近年來許多公共議題,從統獨、核能、廢死、兩性平權……總是在社會上引爆兩方論戰,有些親友因立場相左、甚至反目成仇,常見直指對方的鼻子,怒罵你黑白不分、強詞奪理,總以為自己信奉的真理才是唯一。其實,對許多選邊站的人而言,立場的背後不只是他們的觀點,甚至是無可撼動的信仰,這樣的成分包含了許多選擇性的相信與不相信,像是兩條平行線,不會有交集
「自然是用對立的東西來製造和諧,而非用相同的東西。」
- 亞里斯多德
良好的溝通,需要有誠意與能力,特別是政治性話題的溝通。有誠意好好聆聽對方的意見、理解對方的想法;有能力完整表達自己的觀點,並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在立場稍偏左右的兩方,溝通時較容易在中間地帶禮尚往來,溫合的語氣仍可保有嘴角的笑意。成熟者確實能咀嚼一些不同論述,消化為更周全的觀點,對議題養成更健壯的體質。但對於立場極左極右的兩方,見到對方開金口可能就想吐,說出口還沒到對方耳裡的看法,就先被塞回自己的嘴巴;兩邊立場若像對立的高牆,通常很難好好談,不如不要談。
「我不贊同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的言論自由。」
- 英國作家伊夫林.比阿特麗斯.霍爾《伏爾泰的朋友們》
我在一次同學會上,樂見一位多年沒見的昔日好友,不料我背包上一枚五十元銅板大的「核電歸零」標章,卻引來他一句:「不要核電,就等著缺電!」我們還來不及多聊聊往事,他隨即與我拉開了距離,彷彿割袍斷義,留下我的錯愕與遺憾。這只是一枚安靜的小小標章,不需要把它當成炸彈,非要引爆它撕裂我原本以為的好友誼,從此,我們變成路人甲乙。
有些人熱衷政治,在社群毫不穩諱地表明立場或色彩,人際關係上恐是畫地自限,當然,也許他不在乎。
「道不同不相為謀」,但志不同還是可以為友。朋友的政治顏色,會關係到友情的彩度嗎?我較有互動的好友圈裡,有些立場明顯不同,基於默契、珍惜友誼,我們避談敏感議題,偶有不慎誤入雷區,也是馬上收腳閃到一旁去。但有些較少往來的朋友,政治立場的差異,似乎真的更讓我們保持了距離。
論及公共議題,容易被意識形態影響而失焦,容易以黨或以人廢言;因此常有人呼籲「台灣人要團結,不要分藍綠」如果真的看在未來與公眾利益,我相信討論公共議題可以理性、超越藍綠;但是如果背後擺脫不了特定利益或黑手的干預,這句口號,終將永遠只是口號。

「朋友不要分藍綠」,對於彩度夠深的友誼,不分顏色很容易,而彩度淺的友誼,顏色恐怕已悄悄成為難以翻轉的心理標記。

感謝《思想坦克》刊載本文於2018/8/30
謝謝您的目光走到這裡,請留下閒静片刻的心房,歡迎追蹤分享我的文章,有您的支持,我的文字才有長大的力量。
152會員
129內容數
「HomeBa」是我29歲在布里斯本遊學時,同校的台灣小女生給我的暱稱。從2000年起在家工作至今,也成為了兩個孩子的爸,當時的綽號到現在也很貼切。教養的長路上我與太太拿全勤獎,「成績」還看不到,但我們努力去做好。連同自己的成長經驗,這裡有許多家庭小故事與大家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