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樺本名陳顥樺,在基隆海港長大,擁有多年海洋工作經驗,常年推動社區營造,希望能透過公民教育讓大家認識自己身處的海洋與土地故事。阿樺在2015年創立基隆市生根文化創意協會,2018年和Mia攜手再創辦見書店,讓致力於讓地認同和海洋議題深根基隆。
▎獨立書店在獨立什麼?
很逗趣的是,阿樺當初以為獨立書店的「獨立」和「書店」是分開的兩件事,殊不知「獨立書店」四個字應該放在一起看,獨立經營、獨立選物、獨立策劃活動,將想傳遞的價值寄託在「書」這項載體,持續揮影響力。
見書店的陳設也非常有意思,進門後印入眼簾的是海洋文化的書籍,接著是土地與自我認同的主題,最裡面則是相關議題的童書。
「我們想讓大家從海洋的角度看回台灣本土,再透過從小耳濡目染,讓這些想法能夠往下扎根」
除了講座和讀書會,見書店也舉辦「走讀活動」,帶著人們走進基隆的巷弄和古道,親自領略基隆的歷史風華。
▎訪後心得
初遇見書店是在去年九月一個狂風暴雨的午後,看著架上琳琅滿目的主題書籍,特別之處在於很多書其實是帶有視角和情緒的,掃過店內的書冊彷彿就能感受這塊土地的心聲,也讓我對書店的經營者愈發好奇。
「台灣四面環海,但我們對海洋的認識是非常薄弱的。」
今年藉著感動地圖再訪見書店,從阿樺口中發現海洋議題不只是海資源、環保意識與主權問題,還存在利益關係的矛盾、安全的迷思,含有我們鮮少採納的海權邏輯。
「遇到一片海域,你覺得能不能下水游泳?」
「在台灣路權不會有問題,也逐漸開放山林,那為什麼海洋就需要受限?」
因為對海洋議題的不了解,因為陸權統治的思維教導我們要敬畏海洋,面對限制我們往往覺得是理所當然的。可是仔細想想,從一開始和海島國家為伍的就是周遭的大海,比起窮擔心未知,我們應該更認識海洋的魅力與習性。
節目最後我也問了阿樺關於自我認同的問題,不光是基隆這個流動城市,整個台灣移動的便利性之高,「土生土長」是需要強調的特徵嗎?究竟我們怎麼看待自己是哪裡人?尋根的意義是什麼?重新扎根就不夠原生嗎?
▎一同參與見書店帶來的文化革命!
▎想看更多節目即時分享,可以追蹤我們的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