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專訪】原民新媒體,用眼睛說故事:網路媒體是誰在說話、族群文化工作眉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集嘉賓:Mata・Taiwan創辦人 方克舟先生👨🏻‍🦱(撰文by99)

raw-image

這集邀請到原住民議題網路媒體「Mata・Taiwan」的創辦人方克舟先生。

✨收聽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matainthehouse/platforms

方克舟畢業於政大資管系,因為美麗的誤會開始接觸原住民文化,他本身不具原住民身分,但對原民文化情有獨鍾。2013年創辦網路媒體「Mata・Taiwan」,「Mata」是一個南島語言的同源字,意思是「眼睛」,希望以這個平台作為眼睛,讓更多人看見臺灣原住民族的故事。

▎Mata Taiwan是什麼?👀

Mata・Taiwan是一個跨文化、跨族群的平台,除了原民議題的主題文章與報導外,也以各種形式和部落合作,包含部落旅遊、族語教學等。克舟先生在訪談中也提到,Mata・Taiwan正在重新定位及轉型,希望能回到產業面,朝出版、策展等商業性活動發展,如此一來更能持續發揮過往經驗和影響力,目前也在籌備相關展覽,敬請期待!

raw-image

▎訪後心得🐾

即便克舟先生提到近來開始有許多族人創立的新媒體平台,我仍然覺得Mata・Taiwan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平台上的作者一半來自族人,一半來自非族人,不只鼓勵部落保留自主發言權、說出自己的故事,也因為視角的多元性,更能層層過濾,以比較適當的方式將議題推送到不同的文化圈。

「文化和議題不見得越快發酵越好,部落本來就有自己的溝通機制可以運作」

克舟先生提到,其實原住民文化回歸根本就只是家常生活,議題有時候就像過年圍爐一樣,想不想要分享年夜飯的菜色還是看各自家庭,不同家庭也會有不同的堅持。當部落有需要的時候,自然就會去接觸他們可以接受的管道去發聲。

raw-image
raw-image

無論是部落面對外界的態度、族人對族語的想法、或是都市原住民要不要回歸原鄉,當中脈絡必然不簡單,但議題本身其實也不那麼複雜,終歸一句:「還是要回到部落和族人的本質」,大家都能夠有自己的立場和想法。

這集克舟先生除了和我們分享Mata・Taiwan經營之道,也和我們談到許多族群文化工作的細節,以及族語教學和都市原住民的立場。

歡迎大家一起收聽EP4,從克舟先生的視角認識原民文化~

raw-image

🌼 S3EP#4|原民新媒體,用眼睛說故事:網路媒體是誰在說話、族群文化工作眉角、我看原民議題 feat. Mata Tawian創辦人方克舟先生

🌼 各大Podcast平台搜尋「馬它 in the HOUSE - 細說台灣」一同找尋大台北沒有的臺灣風景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 KKBOX / Firstory / Soundon 皆有上架

▎追蹤Mata Taiwan探索台灣原住民的美麗與深度!

📍官網:http://matataiwan.com

📍FB:什麼,你也愛台灣原住民?!We Love Taiwanese Aborigines

▎想看更多節目即時分享,可以追蹤我們的IG!

🐫馬它:https://www.instagram.com/matamata.chan.92/

🐟99:https://www.instagram.com/liuyuu_4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它mata x的沙龍
22會員
97內容數
用最真實的角度,紀錄18~22歲的迷惘。大學是許多人步入社會前的最後一段學生時光,免不了有無數對未來的迷惘,甚至是害怕和失望,我是同時身兼外稿編輯/youtuber/模特兒的醫學大學生,可以叫我馬它,用最貼近的角度,分享所有大學生的迷惘議題
馬它mata x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01
告別待了五年的台北,沒有過多的留戀,心情其實還是挺踏實的,回到桃園邊整理行李,同時也整理著心情,想著不久之後即將迎來下個城市,下個五年。這時我才發現對於特定的事情,自己是追求新鮮感的,至少對於22歲的我是,對於做什麼工作、在哪個城市生活、周遭圍繞著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2022/02/01
告別待了五年的台北,沒有過多的留戀,心情其實還是挺踏實的,回到桃園邊整理行李,同時也整理著心情,想著不久之後即將迎來下個城市,下個五年。這時我才發現對於特定的事情,自己是追求新鮮感的,至少對於22歲的我是,對於做什麼工作、在哪個城市生活、周遭圍繞著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2022/01/16
忙碌的日子可以在一間溫馨的咖啡廳開始,工作效率真的會高超多!那天我上班前先去拜訪了在市政府的【五吉咖啡】完全有被療癒到♡♡♡光是木質日系的裝潢+可愛喵喵我就已經被圈粉一半了
Thumbnail
2022/01/16
忙碌的日子可以在一間溫馨的咖啡廳開始,工作效率真的會高超多!那天我上班前先去拜訪了在市政府的【五吉咖啡】完全有被療癒到♡♡♡光是木質日系的裝潢+可愛喵喵我就已經被圈粉一半了
Thumbnail
2022/01/07
人生總有許多定律,我的定律就是:事情最多的那週皮膚會很乖,事情一結束隔週就會冒痘冒起來🙂上個月成果展結束直接再次應驗這個定律...但是!有了【碧兒泉特嫩精華】萬事搞定啦~乖乖用了一週效果可是清晰可見✨不囉唆直接先上前後對照圖,大家看完再聽我娓娓道來特嫩精華的好🤟
Thumbnail
2022/01/07
人生總有許多定律,我的定律就是:事情最多的那週皮膚會很乖,事情一結束隔週就會冒痘冒起來🙂上個月成果展結束直接再次應驗這個定律...但是!有了【碧兒泉特嫩精華】萬事搞定啦~乖乖用了一週效果可是清晰可見✨不囉唆直接先上前後對照圖,大家看完再聽我娓娓道來特嫩精華的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網路媒體的社會溝通與公民行動」   雖然自媒體是用來營造同溫層,即使是小眾,也有帶動影響到其他群體。希望社會能夠看見更多元的來自原住民族的觀點,而這樣的視角也總是必須刻意訓練的。   ▪「所謂的『族群主流化』絕對不是表面上你有看到原住民就好,而是在每個議題、每個政策、每個新聞事件,你必須『
Thumbnail
「網路媒體的社會溝通與公民行動」   雖然自媒體是用來營造同溫層,即使是小眾,也有帶動影響到其他群體。希望社會能夠看見更多元的來自原住民族的觀點,而這樣的視角也總是必須刻意訓練的。   ▪「所謂的『族群主流化』絕對不是表面上你有看到原住民就好,而是在每個議題、每個政策、每個新聞事件,你必須『
Thumbnail
 「大家常說臺灣、臺灣,你的臺灣人包含了什麼東西在裡面?原住民很好的時候,你說他是臺灣人;那他不好的時候他是什麼?」
Thumbnail
 「大家常說臺灣、臺灣,你的臺灣人包含了什麼東西在裡面?原住民很好的時候,你說他是臺灣人;那他不好的時候他是什麼?」
Thumbnail
▎本集嘉賓:Mata・Taiwan創辦人 方克舟先生👨🏻‍🦱(撰文by99) 這集邀請到原住民議題網路媒體「Mata・Taiwan」的創辦人方克舟先生。
Thumbnail
▎本集嘉賓:Mata・Taiwan創辦人 方克舟先生👨🏻‍🦱(撰文by99) 這集邀請到原住民議題網路媒體「Mata・Taiwan」的創辦人方克舟先生。
Thumbnail
這檔節目從內容、到設計視覺、宣傳文案,完全是從中國的付費「播客」平台「看理想」上照搬回來的。我不甘心的是,不論駱以軍前兩年面對的爭議風波如何,都不能否認他是臺灣一流的小說家,既然如此,怎麼讓對岸的媒體人搶先我們一步了呢?
Thumbnail
這檔節目從內容、到設計視覺、宣傳文案,完全是從中國的付費「播客」平台「看理想」上照搬回來的。我不甘心的是,不論駱以軍前兩年面對的爭議風波如何,都不能否認他是臺灣一流的小說家,既然如此,怎麼讓對岸的媒體人搶先我們一步了呢?
Thumbnail
原住民藝術家往往無法將作品與原住民族的訴求切割開來,這訴說著原住民「生活在問題中」的現實:賴以維繫生活與文化的土地被鯨吞蠶食;語言與重要祭儀瀕危;政治上面臨不是邊緣化就是附屬化的困境,進退兩難;為了在主流社會爭得一角舞台,不得不有所妥協和犧牲,結果往往兩面不是人,等等。
Thumbnail
原住民藝術家往往無法將作品與原住民族的訴求切割開來,這訴說著原住民「生活在問題中」的現實:賴以維繫生活與文化的土地被鯨吞蠶食;語言與重要祭儀瀕危;政治上面臨不是邊緣化就是附屬化的困境,進退兩難;為了在主流社會爭得一角舞台,不得不有所妥協和犧牲,結果往往兩面不是人,等等。
Thumbnail
食飽未 Chia̍h pá ·bē! 是致力於推廣復興台語的台灣新住民,來自美國的阿勇所創設,一個以台語文為主體的平台。
Thumbnail
食飽未 Chia̍h pá ·bē! 是致力於推廣復興台語的台灣新住民,來自美國的阿勇所創設,一個以台語文為主體的平台。
Thumbnail
臺灣風雨飄盪四百年,從原住民的母土,經歷數個外來政權走到中華民國,這塊土地上的紛擾、真相,可能隨著時間逐漸被人們淡忘,但仇恨、心結與集結而成的意識並不如此,甚至在黨國時代教育體制所形成的威權遺緒下,反而日益壯大,成為人們理解民主、多元想像的隱形阻礙。
Thumbnail
臺灣風雨飄盪四百年,從原住民的母土,經歷數個外來政權走到中華民國,這塊土地上的紛擾、真相,可能隨著時間逐漸被人們淡忘,但仇恨、心結與集結而成的意識並不如此,甚至在黨國時代教育體制所形成的威權遺緒下,反而日益壯大,成為人們理解民主、多元想像的隱形阻礙。
Thumbnail
刊於《幼獅文藝》2018年11月 779期【閣有啥物所在:另一種地方書寫】
Thumbnail
刊於《幼獅文藝》2018年11月 779期【閣有啥物所在:另一種地方書寫】
Thumbnail
原住民,深根台灣的人。現在的他們,正有著文化危機的問題,原住民語本是台灣最久遠的語言,可是在這個銜接國際的世代,他們的文化,變得弱勢許多,而在這樣困窘的情況下,又有甚麼是政府能保障的,又有什麼是原住民自己能做到的。
Thumbnail
原住民,深根台灣的人。現在的他們,正有著文化危機的問題,原住民語本是台灣最久遠的語言,可是在這個銜接國際的世代,他們的文化,變得弱勢許多,而在這樣困窘的情況下,又有甚麼是政府能保障的,又有什麼是原住民自己能做到的。
Thumbnail
時代都有自己的故事主題,都市原住民的書寫會是待展的路線,或許在民族議題之中討論複數的個人議題。
Thumbnail
時代都有自己的故事主題,都市原住民的書寫會是待展的路線,或許在民族議題之中討論複數的個人議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