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在義大利 Florence (佛羅倫斯或稱翡冷翠) ,由生態學家召開的會議上,提出「世界動物日」的概念,希望能喚起人們對瀕危生物的關注,並訂在紀念12世紀義大利 Assisi (亞西西城) 天主教傳教士 Francesco (方濟各) 的宗教活動 (主保瞻禮日),也就是每年的10月4日。後來隨著時代變遷,慢慢發展為關懷所有的動物,現今已跨越國家、種族和宗教等界限。
在今年的世界動物日前,這次的動物議題跨校共備計畫,特別於110年10月02日(週六)19:00-21:00 安排了【動物園的紅鶴不會飛?】 的主題,希望透過創新課程演示,與參與的夥伴、教師,了解到活體展示的場域進行教學,有那些是我們可以著力切入動物議題的地方,這次以動物園的紅鶴為主角,輔以臺灣的新聞時事,從觀察的角度,生物的習性,如何運用在動物園的管理,以及保育與研究的層面,共同反思生命教育可以怎麼與動物保護結合。
這次的講師是林韋任老師及林家安老師,為了這個課程,家安老師寫了三篇延伸閱讀的文章,刊登在方格子,連結如下:
這個教案與課程,今年也有報名參加
關懷生命協會的展演動物教案比賽,希望能從另一種角度來談動物園及展演動物議題。課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新聞追追追」,以國內外相關的鳥類新聞為楔子,分享日本動物園裡有夜鷺跑進企鵝展場,要怎麼分辨兩者的個體差異,還有臺灣的科學家如何研究黑鳶小茄子的活動蹤跡,以及一些意想不到的生態照片;第二部分,則是談到動物園在鳥類展示的考量,以及為了避免鳥類會飛走,採取剪羽的方法,或是縮減大型鳥類展場空間,讓牠們的起飛距離過短。這些透過改變環境與鳥類生理結構的方式,以達到鳥類不會飛的效果,然而這樣的作為,也直接導致這些鳥類出現動物精神病,時常會表現出來的
刻板行為。
最後,則給參與的夥伴與教師,一份線上的鳥類清單,還有環境因子的卡片,邀請大家自行打造一個展示鳥園。這個環節非常具有互動性,也是在設計的活動中,才會突然發現要打造一個展場,需要考量到不同種類鳥類的食性、習性,還有活動範圍等等,驚覺原來動物園在設計展示動物時,背後其實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細節。
這場研習也讓我們重新思考著,圈養野生動物是否能兼顧到動物的福祉? 維持牠們的生活品質? 當動物園或農場,這些擁有活體展示的場合,成為校外教學的熱門選項時,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可以怎麼在參觀前或參觀後,帶給學生另一個觀看動物園的學習角度? 相信透過課程設計能夠增進教師的教學專業,也感謝臺北市復興高中的支持,舉辦了這樣主題的跨校教師社群共備研習,期待有更多教師的加入。
今年的第四場也是最終場的動物議題教師線上研習【在生命教育與動物保護之間】,將在兩周後的110年10月16日(週六) 19:00-21:00 線上登場。
本次課程為問答方式,由山夢嫻老師與林韋任老師,兩位講師先個別分享臺灣的動物保護架構與動物議題教育的可能性,接著相互提問,交流彼此在社會倡議與學校教學的經驗,以期找出生命教育與動物保護的共通性,以及目前臺灣在動保教育執行的現況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