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12/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建立自己的次文化

攝影師:Daniel Reche,連結:Pexels
攝影師:Daniel Reche,連結:Pexels
建立自己的次文化,意思並不是要你對周遭的規定都置之不顧,舉例來說,我不會光著身子到處跑,我不會闖紅燈。這些小事我可以遵守,但大的事情——我們怎麼想,我們看重什麼——這些你得要自己選擇,你不能讓任何人或任何社會,為你決定這些事情。——《最後第14堂星期二的課》
設計人生,人生要活成什麼樣子,跟文化脫離不了關係,『文化』淺移默化的存在我們走路的步伐、呼吸的節奏、說話的音調、飲食的習慣之中。這些文化的存在終究要帶我們前往某個地方,只是未深探究的我們並未知道要去向何處。
在就學的路上,曾經很迷惘自己是不是不適合讀書,對世界充滿好奇,對課本卻興致缺缺,困在讀書問題中的我,漸漸容易否定自己的判斷,認為主流才是王道,大眾的選擇才是最好。(其實長大的我們不也是這樣嗎!)
如果有機會我會很想對自己說,課本裡的學習只是生命中的一小件事,而你決定要怎麼活,那是只有你才能為自己做的決定,讀著《最後第14堂星期二的課》,老教授對米奇說的話,感到安慰且充滿勇氣。
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問題,逃走不是辦法,你得努力創造自己的文化 ——《最後第14堂星期二的課》
如同『Design Thinking設計思考』的微觀週期,我很喜歡它從『理解』的角度作為第一步,它說到:由於設計思考的起點不是一個要達成的目標,而是一個模型人物,這個人物有需求或正在面對挑戰,需要解決某個問題。
不一定要用錢才能解決問題,重要的是理解問題,才是創造解答的開始。
這讓我想到一個有趣經驗,曾經我覺得學校營養午餐很難吃,這讓愛吃的我感到很痛苦,但這是我無法解決的問題,不訂餐又沒人做便當注定餓死,所以我改變用餐狀態,同學拿著便當盒與筷子用餐,我就堅持用餐盤、刀叉湯匙,把菜色些微擺盤,調整姿勢使用刀叉,一間教室裡一個用西餐禮儀吃營餐午餐的學生,畫面看起來怪異,但我在我自己的次文化中,感到滿足與愜意,固然餐還是很難吃,但至少在吃的過程我很享受用餐的體驗。
建立自己的次文化,不用天翻地覆,運用設計思考-理解的角度作起始,你也可以開始解決或發現,自己與他人需要的地方喔!
跟我分享你的次文化吧!我也想聽一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