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這種快速變化的社會中,許多人常常感到迷失方向,不知道該如何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被動地跟隨他人設定的規則生活,卻忽略了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這種情況不僅可能導致個人成長停滯,更可能讓我們失去生活的熱情和動力。因此,了解如何設立個人準則,並據此規劃人生方向,對於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
在Marshall Goldsmith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Lose It)》一書中,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工具和策略,幫助讀者們重新找回生活的動力和熱情。其中,第一項工具即是「設立個人準則」。
Goldsmith指出,許多人之所以會不斷喪失正向力,主要是因為缺乏堅定的使命感。沒有明確的目標,我們就無法將目標與機遇相結合,也無力為自己的生活設立簡單的準則。結果,我們要麼漫無目的地遊蕩,要麼在原地打轉,甚至完全停滯不前。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不前進就等於後退。
設立個人準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個人準則能幫助我們認清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項,並為我們的行動提供明確的指引。然而,許多人,尤其是受雇於他人的員工,往往忘記了自己有權為自己設定目標。我們習慣了在他人設定的框架下工作和生活,盲目地追隨大眾,很少有機會為自己設立準則。
Goldsmith強調,設立準則最大的好處在於它能迫使我們變得精確,無論是在執行任務時,還是在事後負責時。他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要是能多花點時間和孩子們在一起我就會更幸福」這樣的表述過於模糊,因而也就失去了實際意義。相比之下,「我每週最少要花4小時陪每個孩子」這樣的表述就非常具體,可以被量化和評估。
這個例子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工作經驗。在一個專案中,我們最初只是籠統地說要「提高客戶滿意度」,結果團隊成員各自理解不同,行動方向也不一致。後來,我們將目標具體化為「在三個月內將客戶滿意度評分從7分提升到8.5分」,這個明確的目標不僅讓團隊有了共同的努力方向,也讓我們能夠定期檢視進度,及時調整策略。
Goldsmith在書中提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企業中,我們習慣於為他人設定準則,比如在招聘過程中,我們會要求應徵者提供詳細的履歷和推薦信,甚至會問一些在日常社交中可能被認為失禮的問題。然而,我們卻很少為自己、為我們的上司,或是為我們的客戶設定準則。
Goldsmith在書中分享了他在進行領導力輔導時使用的「4項承諾」,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設立準則的實用模型:
1. 不糾結於過去:專注於改變當下的行為,而非執著於無法改變的過去。
2. 實話實說:提供真實的反饋,而非說對方想聽的話。
3. 以支持和幫助為出發點:鼓勵而非批評。
4. 找出自己也需要改進的地方:將焦點放在改進而非批判上。
Goldsmith建議,如果我們對現狀感到不滿意,可以嘗試為理想的狀態設立準則。例如,如果對工作感到不愉快,可以列出理想工作應具備的特質;如果對老闆不滿意,可以列出理想老闆應有的品質;如果不喜歡居住的環境,可以為理想的居住地設定標準。這種方法不僅能幫助我們明確自己的需求和期望,還能指引我們朝著理想的方向努力。
設立個人準則是一個強有力的工具,能夠幫助我們重新掌握人生方向,提升工作和生活品質。通過設定具體、可衡量的準則,我們能夠更清晰地定義自己的目標,並為實現這些目標採取行動。無論是在個人生活還是職場中,這種方法都能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創造更多的正向能量。重要的是,我們要記住,設立準則不是一次性的行動,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我們需要定期檢視和調整這些準則,確保它們始終符合我們的價值觀和長期目標。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就能夠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保持方向感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