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是什麼?對焦後再出發!地方文化教學設計的起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地方文化,時常不是一眼即能辨識的知識,而是必須細細從日常生活中觀察、紀錄、詮釋和轉譯的過程。

地方文化,時常不是一眼即能辨識的知識,而是必須細細從日常生活中觀察、紀錄、詮釋和轉譯的過程。


你的地方,是不是我的地方?我的文化,像不像你的文化?


每每在初次謀面的教師研習場合,我們總是先拋出這兩個問題,看似基本的兩個問題,背後想要釐清的,是每個教師從自己生命經驗堆疊的歷程裡,是如何一點一滴建構起對於「地方」和「文化」的認知。地方所指涉的是一個具體或模糊的空間範圍,每個人會依自己的生活經驗有截然不同的理解;文化作為一個抽象的概念,能否從具體的實例當中,找到團隊成員具有共鳴的切入點,是讓彼此對話處在同樣基礎的起點。


如果仍然覺得有些抽象,透過幾個實例來更進一步說明: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是每年台灣中部的宗教盛事,遶境路線固定,沿途駐駕台中、彰化、雲林及嘉義等地,全程長達340餘公里。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是每年台灣中部的宗教盛事,遶境路線固定,沿途駐駕台中、彰化、雲林及嘉義等地,全程長達340餘公里。


若以每年上半年台灣中部的民俗盛事「大甲媽祖遶境進香」而言,從台中海線的大甲出發,一路經由彰化山線鄉鎮市,途經雲林西螺、二崙、虎尾等地,最終抵達嘉義新港鄉奉天宮,便再度啟程回鑾,沿途經過區域範圍,即為「大甲媽祖遶境進香」這個文化活動所涵蓋的「地方範圍」。


接著,我們同樣以台灣民間的民俗活動來作舉例,在台灣鄉間宮廟中,尤其在中南部區域,時常在一年之初會有所謂五營的安設,稱為「安營」、「放軍」、「放兵」或「開營」,會在村莊五處地點進行東、西、南、北、中營廟的放兵儀式,藉此守護村莊未來一整年的平安順利,而這五處地點所涵蓋的範圍,即為宮廟守護的邊界,而這個範圍也就是此儀式所涵蓋的「地方空間」。

台灣中南部農村聚落多有五營放兵與收兵儀式,行經路線即為村莊的分布範圍。(拍攝地點為二林鎮溝頭社區)

台灣中南部農村聚落多有五營放兵與收兵儀式,行經路線即為村莊的分布範圍。(拍攝地點為二林鎮溝頭社區)


然而,所謂的文化活動,並不僅只限於民俗,更可以是生活中的大小事,包含產業、飲食、農耕、漁撈、建築等元素,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空間分布範圍,其背後影響的因素可能是區位、氣候、物種特性或生活習慣等,必須依照每個地方的條件進一步判斷,才能得出較有依據的推論。


從上述兩個舉例,我們可以初步看見,文化活動的發生,需要有三個元素同時存在,那就是「人」、「空間」和「時間」,人在特定時間、特定空間中的行為,年復一年的累積為地方的記憶,那便是地方文化的基底,而這些累積需要漫長的時間,卻可能流失得很迅速,這也是為什麼技術失傳、建築拆毀之類的故事總在重複上演。


閱讀至此,你是否心裡開始疑惑,那這些討論對於地方文化課程設計有何幫助?為什麼要有這些認知呢?原因在於,地方文化課程的設計,核心在於尋找文化、教育和社會的交會點,在任意兩個領域思維的交會處,便會產生創新設計的切入點,而三者重疊之處,便是課程設計的關鍵核心,以下進一步說明每個領域思維背後所要找尋的目標:


在文化、教育與社會三個領域之間的交會點,即為社會創新的起點,而三者的共同交集,則是社會探究的核心目標。

在文化、教育與社會三個領域之間的交會點,即為社會創新的起點,而三者的共同交集,則是社會探究的核心目標。


文化領域:在於文化層次,我們要找尋的事散落在生活環境當中的「地方知識」,這些知識的蒐集需要透過觀察、訪談或親自參與才得以採集,也就是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逐步發現,這部分是文化工作者的日常。


教育領域:在教育層次,是藉由「學科知識」的角度,從各式各樣的專業知識出發,嘗試以更為貼近實際生活的方式來展現知識內容,這部分是教育工作者最為擅長的部份。


社會領域:在社會領域,或者更精準的指稱「地方社會」,此部分要看見的是一定空間範圍中人們的「生活脈絡」,隨著風土環境、歷史制度、族群遷徙種種因素的交錯影響,每個地方社會都會有其獨特的生活脈絡,這部分不容易在一時半刻充分理解,這部分涉及實際生活在地方的人們,可能跨越年齡、性別、身分,是必須長期與其互動才得以感受的深層資訊。


透過對焦地方文化的具體概念,能拉近教師團隊彼此的共同理解,也從中找到地方文化課程設計的起點。

透過對焦地方文化的具體概念,能拉近教師團隊彼此的共同理解,也從中找到地方文化課程設計的起點。


有了這些理解,我們才終於抵達地方文化課程設計的起點,從教師團隊的概念對焦和文化活動的根本組成釐清,進而找尋文化、教育和社會的交集處,逐步朝向一個理想的地方文化課程內容的誕生,這個過程需要有多元觀點的碰撞、地方社群的參與以及師生的學科知識的轉譯,並非能夠快速套用特定模板複製的。我們認為,從每個獨特的教師團隊與地方條件出發,才能夠打造出可持續運作的課程模組,而我們也十分期待,能藉由這些方法,和更多教育工作者一在地方社會的未知旅程上探索、發現。


想進一步了解如何進行地方文化課程設計▸▸請洽蔗青文化工作室粉絲專頁或來信chiatshenn@gmail.com洽談教師研習合作

avatar-img
11會員
27內容數
在這裡,我們將一起找尋地方文化和體制教育的交會點,共同思考如何將生活中的每個大小事物,轉譯成教育現場的學習元素,不管是田野調查的觀點、地方文學的解析,或者是我們實際走進教育現場的課程案例,期盼更多人一起投入地方教育的工作領域,作為地方社會與體制教育的橋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蔗青文化工作室 的其他內容
2024年5月,很榮幸來到2024TEDx NCUE年會,以「鄉村教育是社會的負擔還是資產?」為題,分享我們近年對於鄉村教育的觀察以及實踐的經驗,很開心彰化能有TEDx NCUE這個平台,讓許多在社會不同面向努力著的實踐者,可以在此齊聚一趟,透過交流與對話,產生更多友善社會的力量。⁣⁣
2024年5月,很榮幸來到2024TEDx NCUE年會,以「鄉村教育是社會的負擔還是資產?」為題,分享我們近年對於鄉村教育的觀察以及實踐的經驗,很開心彰化能有TEDx NCUE這個平台,讓許多在社會不同面向努力著的實踐者,可以在此齊聚一趟,透過交流與對話,產生更多友善社會的力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對於《創造思考的教室--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一書進行深入的文獻筆記整理,重點整理出13條教師在設計概念為本的課程時的重要提醒。
Thumbnail
我們常說,教育是地方創生最後一哩路,那麼走在教育創生的路上,我們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解方呢?我們又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行動策略呢?如何透過教育手段讓民眾更認識自己的社區、進而愛惜自己的社區,讓社區成為一座大教室甚至是一座有特色的學校。
Thumbnail
本文探討創新思維在教育和企業中的應用,作者強調創新不僅需要技巧,更需要培養正確的心態。文章以創新思考藏寶圖為例,說明如何重新思考問題與答案的關係,並提出企業需要設立創新思考專員和創新顧問等新職位來推動企業創新。
文化存則國存;文化亡則國亡   我們教出來的是那國的 在師院待了二十年,任職期間,因為擔任<教育實習>課程的關係,經常會帶學生到國小去參觀、見習、試教、實習,參觀過的班級算起來應該有六百班以上,坐在後面觀察老師們認真的教,學生用心的學,教的學的都是為國家的未來在打根基,喜悅之外又有著一份驕傲和
今年有個偶然的機會,和其他夥伴共同開發了一套新課程:走讀南門。「走讀」兩個字代表「走出教室去學習課本上沒有教的知識」
Thumbnail
接續學習的本質(上),我想分享亮語社會課的實踐與我如何運用所學在自己的教學上。在實人,到縣史館參訪不是被動瀏覽,而是帶有強烈且共同的學習動機與學習目的。
Thumbnail
  感謝桃園文資科舉辦如此豐富精采的活動,本論壇共分兩天,分別為7/13及7/27,一場探討文化景觀(剛好猜中今年高考文化行政考題)、另一場探討文資教育,皆邀請第一線公私部門及專家學者進行經驗分享,筆者獲益良。惟筆者對於文資教育部分有不同看法,以下淺見分享之:   目前任職於雲林科技大
Thumbnail
  「老房子在土地開發壓力下岌岌可危,老傳統在社會變遷發展中快速消逝,我們用盡各種辦法,努力保護他們,留住文化記憶與時代美感,藉以懷念祖先、傳承孩子、分享朋友。我們在日常生活,透過學校教育,傳遞老房子與老傳統的價值與智慧給孩子,也努力為這些老事物創造新價值。我們關注老房子與老傳統如何保存與發
Thumbnail
「如果不能有邏輯地以清楚的文章組織說明一個觀念,包括設計觀念,即代表著不能清楚地構思自己的設計作品;也因為國外的建築碩士同樣如此要求」。5年前如此回答,至今也仍如此相信著。
Thumbnail
近期與身邊的伙伴們談起什麼是地方創生,總覺得需要留下一些簡單的紀錄做為未來的參考使用。 首先是「定義」為何;另外就是近年興起的地方創生品牌顧問的「品質保證」甚至獲得各大企業基金會的聘僱肯認與提供不少資源。除了社區總體營造資源左手換右手的問題之外,後者的狀況也顯示各方基金會高度需要地方創生相關績效。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對於《創造思考的教室--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一書進行深入的文獻筆記整理,重點整理出13條教師在設計概念為本的課程時的重要提醒。
Thumbnail
我們常說,教育是地方創生最後一哩路,那麼走在教育創生的路上,我們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解方呢?我們又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行動策略呢?如何透過教育手段讓民眾更認識自己的社區、進而愛惜自己的社區,讓社區成為一座大教室甚至是一座有特色的學校。
Thumbnail
本文探討創新思維在教育和企業中的應用,作者強調創新不僅需要技巧,更需要培養正確的心態。文章以創新思考藏寶圖為例,說明如何重新思考問題與答案的關係,並提出企業需要設立創新思考專員和創新顧問等新職位來推動企業創新。
文化存則國存;文化亡則國亡   我們教出來的是那國的 在師院待了二十年,任職期間,因為擔任<教育實習>課程的關係,經常會帶學生到國小去參觀、見習、試教、實習,參觀過的班級算起來應該有六百班以上,坐在後面觀察老師們認真的教,學生用心的學,教的學的都是為國家的未來在打根基,喜悅之外又有著一份驕傲和
今年有個偶然的機會,和其他夥伴共同開發了一套新課程:走讀南門。「走讀」兩個字代表「走出教室去學習課本上沒有教的知識」
Thumbnail
接續學習的本質(上),我想分享亮語社會課的實踐與我如何運用所學在自己的教學上。在實人,到縣史館參訪不是被動瀏覽,而是帶有強烈且共同的學習動機與學習目的。
Thumbnail
  感謝桃園文資科舉辦如此豐富精采的活動,本論壇共分兩天,分別為7/13及7/27,一場探討文化景觀(剛好猜中今年高考文化行政考題)、另一場探討文資教育,皆邀請第一線公私部門及專家學者進行經驗分享,筆者獲益良。惟筆者對於文資教育部分有不同看法,以下淺見分享之:   目前任職於雲林科技大
Thumbnail
  「老房子在土地開發壓力下岌岌可危,老傳統在社會變遷發展中快速消逝,我們用盡各種辦法,努力保護他們,留住文化記憶與時代美感,藉以懷念祖先、傳承孩子、分享朋友。我們在日常生活,透過學校教育,傳遞老房子與老傳統的價值與智慧給孩子,也努力為這些老事物創造新價值。我們關注老房子與老傳統如何保存與發
Thumbnail
「如果不能有邏輯地以清楚的文章組織說明一個觀念,包括設計觀念,即代表著不能清楚地構思自己的設計作品;也因為國外的建築碩士同樣如此要求」。5年前如此回答,至今也仍如此相信著。
Thumbnail
近期與身邊的伙伴們談起什麼是地方創生,總覺得需要留下一些簡單的紀錄做為未來的參考使用。 首先是「定義」為何;另外就是近年興起的地方創生品牌顧問的「品質保證」甚至獲得各大企業基金會的聘僱肯認與提供不少資源。除了社區總體營造資源左手換右手的問題之外,後者的狀況也顯示各方基金會高度需要地方創生相關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