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訪問一位因收聽「憲哥充電站」廣播而認識這位嘉賓進而彼此結緣,在訪談的過程中聽到他說「青年守則第十條」我內心當時出現疑問「青年守則有聽過此名稱,但不知道內容」,因為不好意思當面詢問他,結束錄音後Google一下「青年守則」,如下: 民國二十四年(1935),先總統蔣中正先生將傳統的「禮、義、廉、恥」四維,及 國父所重視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和「智、仁、勇」三達德結合起來,成為十二個德目,定為〔中國童軍守則〕;民國二十七年,教育部將這些守則定為〔青年守則〕。其條文如下: 一、忠勇為愛國之本。 二、孝順為齊家之本。 三、仁愛為接物之本。 四、信義為立業之本。 五、和平為處世之本。 六、禮節為治世之本。 七、服從為負責之本。 八、勤儉為服務之本。 九、整潔為強身之本。 十、助人為快樂之本。 十一、學問為濟世之本。 十二、有恆為成功之本。 這些條目所強調的是傳統的美德,中等學校以上在週會時要全體朗誦以上條目,以期能牢記在心。在實施的策略上,仍是希望借由經常的提醒和力行,能養成習慣。
這十二條我只聽過第十條,相信大家也都耳熟能響「助人為快樂之本」,這句話意思是幫助他人是快樂的根本。 許多心理學實驗都證實「助人為快樂之本」,《這一生的幸福計劃》作者柳莫波斯基教授表示,仁慈和寬厚會讓我們更能體諒、更能正面看待他人; 透過幫助他人,我們會覺得自己占有優勢與充滿感激。因為看到人的困難或痛苦,就會覺得與他相較,自己是幸運的,並會感謝自己所處境遇。此外,行善時,我們會將自己視為一個為他人著想的人。這個自我認同會使自己增加自信、樂觀處事並覺得自己非常有用。 我有次聽到朋友分享「用撲滿養成佈施的習慣」,她會每天投10元進去撲滿這過程中用心想要祝福或幫助抑或是感恩的對象,動作可以慢一點,就可以祝福或幫助抑或是感恩更多的對象。等到撲滿滿了,她再捐贈出去。我認為這方式很棒,因為在這之中也會感受到自己比起需要幫助的人幸福多了,會珍惜當下的幸福,會更感恩上天給予你的一切。 我自己也實行過一陣子,我喜歡一早起床後做事前做這件事,自己的好心情可以蔓延一整天。當我們把它做成了習慣,就會成為一個常態,就像是每天睡前要刷牙,不刷會睡不著。這就可以讓自己成為習慣給予、習慣付出、習慣助人,就會因此而成為帶給人溫暖的人,自己也會因此獲得很滿足的快樂。助人要量力而為,助人其實不只有捐錢。
財施、法施和無畏施,稱之三施。法施是指屬於精神上的布施,為一切布施之首,法布施是智慧、聰明、才藝的修因,凡是別人想知道的、想學習的,只要我會的,我就熱心的去教導他,這都是法布施。至於無畏施,就讓我先賣個關子,如您有興趣可以去搜尋一下,因為自己搜尋得來的,是因為自己「很想要」知道,印象也會比較深刻。
以下三句話是我看完今天訪問嘉賓 吳家德老師新書《
不是我人脈廣 只是我對人好》而設定這集的訪談題目,有興趣的讀者歡迎10/22早上八點收聽 疫起托課 Let’s Talk 。
心存好念 念在助人 人緣就好
在今年清華大學的畢業典禮上,邀請總統創新獎的沈芯菱博士,在她的致詞中有一段話:當西方人類學家拜訪南非部落做田野調查看到一群孩子在玩耍,他們向這些孩子說「誰要跑第一名就可以獲得一籃蘋果」,令人類學家不可置信的事,他們竟然看見孩子們手牽著手一起跑,人類學家問了其中最有勝算的一位小孩「為什麼你不自己跑呢?」這小孩說「只有我吃到,其他人不開心,那這蘋果也不甜了」。 沈芯菱博士給畢業生一個目標:「當你幾歲就要有多少比例的利他,20多歲的人就用自己20%時間和資源來做利他,60歲的人就用60%時間和資源來做利他,直到一百歲就要用100%時間和資源來做利他」,聖經中有一捲書是教導人有智慧的書是《箴言》,其中有一篇是說「手若有行善的力量就不可推持,就向應得的人施行」。得到智慧的方法就是要積極去幫助人,看見自己所擁有的,並在我們有能力的時候向人施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