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思凱耳熟能響的一首歌,大家都會唱B段歌詞
與你分享的快樂 勝過獨自擁有
至今我仍深深感動
好友如同一扇窗 能讓視野不同
與你分享的快樂 勝過獨自擁有
至今我仍深深感動
好友如同一扇門 讓世界開闊
與你分享的快樂 勝過獨自擁有
至今我仍深深感動 好友如同一扇窗
能讓視野不同
與你分享的快樂 勝過獨自擁有
至今我仍深深感動
好友如同一扇門 讓世界開闊
從小到大我們結交的好朋友,大多來自就學期間結識的,或許你也曾聽過這句話『出社會後,很難結交到真朋友』,明明社群軟體上好友人數百人,但當你真的要找人聊聊,卻不知道要打給誰。
(一)學生時期交友容易
當學生時很容易交到朋友,只是因為你們處於同一個生活圈、擁有共同經驗,像是坐在你位子附近的、下課一起去玩的、一起惡作劇的、一起受罰的、每天放學一起回家的和參加同一個社團的...等等。這些「共同經驗」,除了將你們兜在一起,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一個朋友圈,然而,一同脫離這個環境,會逐漸失去共同的連結,自然而然關係也就慢慢變淡,即使長大後再次見面,話題也總是圍繞著殘存回憶打轉,因為一旦生活圈不盡相同,想再重新創造新話題,可能性也就變更低了。
(二)個人價值觀出現分歧
求學時期的你,通常價值觀較受限於校園所能遇到的人事物,朋友、同學間也較不易出現極大的思想差異,但隨著出社會後,因彼此投入的職業類別不同,就會出現工作經驗歷練差異。舉例來說,若你們的職業別或是職務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和立場就會不同; 如果你是投入直銷工作,根據朋友過往接觸的傳統直銷不好經歷,就可能會引起他們對你產生一絲戒心,哪怕只是單純想約大家出來聊聊,都很難約。
(三)疏於聯繫自然淡掉
想維持一段友誼關係,無非就是要雙方都能努力經營,當你們失去固定的見面機會與共同目標,加上出社會後一陣子因為職務身份改變而變得更加忙碌,就會疏於和朋友聯繫。而你的朋友們,生活中也可能會出現新同事、新朋友需要維繫關係,甚至是新的家庭成員需要照顧,加上隨著時間的前進,也就讓你們從原本現實生活中會噓寒問暖的好友,逐漸變成僅在FB中留言互相按讚的朋友。
看到一篇好文、看了一部好影集或電影、聽到一首好歌、聽了一場讓你有收穫的演講、吃到美食、去哪好玩、買了什麼好東西,有什麼你覺得好的都可以分享給朋友,當你只不過是花一兩分鐘分享資訊,對方卻深深感受到你傳遞的溫度,知道你有想到他/她、願意和他/她分享,和你很重視他/她。而下一次,你的朋友也會樂於分享給你,這樣一來一往,就能維繫友誼,進而替友誼增溫。
結交新朋友其實也可以透過分享而啟動彼此的緣分,我舉兩個我的例子,如下:
三月份某一日中午我邊吃飯邊滑FB無意間看到歐陽立中老師FB頁面,看了幾篇歐陽老師的貼文,看到歐陽老師介紹有一位女生把他的書重點整理後做成繽紛的圖卡,我立刻就萌生想認識她的念頭 (我雖沒有學過設計,但我喜歡有設計感的作品),我先私訊給她『Hello 我是從歐陽立中老師FB上認識妳,妳做圖卡整理重點實在厲害,想加妳好友認識妳跟妳學習』,我立刻就收到她回覆『您好,謝謝您肯定,好唷!』,就開啟我們的友誼。
九月二十七日和今天我轉發吳家德老師的好書推薦文並發文感恩家德老師樂於分享,我因此接獲到家德老師的來電,親自感謝我轉發貼文,我驚喜萬分之外,也誠摯邀約家德老師成為
疫起托課Let’s Talk來賓。老實說,我在轉發第一篇好書分享之前我就有想邀約家德老師,當我接到家德老師電話的瞬間,我就想起《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書中明言 ”When you want something, all the universe conspires in helping you to achieve it.” 『當你真心渴望某件事,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只要你有開放的心胸和樂於分享,誰說出社會後很難交到朋友呢?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特別經歷和能力,如果可以大家一起分享給更多的人,我相信這世界會更加美好,不斷學習/分享/感恩,也會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