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大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們人人都要尊重倫理道德,從家庭教育開始,進而影響社會風氣穩定,那真正的孝順又是什麼呢?

孝順的意義

佛教孝道分為「世間的孝」和「出世間的孝」,通常世俗社會的人們對孝順父母的是世間的孝,大多以物質如飲食、衣服、湯藥、臥具、金錢等,盡自己的能力供養父母身體所需,使生活安隱,精神順暢,冬夏晨昏誠心照顧;每逢過節生辰以禮慶賀使父母歡喜。這就包括了贍養父母,給父母吃好穿暖,經常陪著父母。享受人間天倫之樂等等,這些都是為人類羡慕的世間孝順,而孝順方法於佛教看來就是「小孝」。

raw-image

何謂大孝

真正令人欽佩的世間孝子,其行止是 「大孝於天下」,這種精神同佛教救度一切眾生的菩薩行願,而佛教所說的孝順是出世間的「孝」解脫生死輪回,佛教認為孝順父母最究竟的方法就呈讓父母離苦得樂,脫離生死輪回,這是最徹底的出世間孝順方法。

父母恩重難報經

父母有生育、養育、教育之恩,可說是功德巍巍,在《父母恩重難報經》當中,曾以七種比喻來說明父母恩德深重,難以報答:

1. 肩擔父母,遶須彌山,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2. 遭饑饉劫,臠割碎壞,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3.手執利刃,剜眼供佛,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4. 刀割心肝,血流遍地,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5. 百千刀戟,刺於己身,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6. 打骨出髓,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7. 吞熱鐵丸,遍身焦爛,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結語

真正的盡孝,不只是給父母的物資,一定要讓他們親近佛法,來體會佛法增長慧命,母親生你的身體生命,你給父母的慧命,給父母的慧命,這才是真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利用父母給我們的身體,我們若能發大心立大願,將我們的身體去為眾生付出行善,那才是行孝有意義的人生。

avatar-img
59會員
36內容數
美味蔬食、心靈善法、健康養生、神秘探索、生活日常、身心靈淨化、書籍、音樂、電影、影劇分享、星座命理心測樂園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梵梵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是正月初一,恭賀大家新年快樂,平安喜樂身心健康,所求皆如願。 正月初一 彌勒菩薩聖誕 迎牛年賀新春 農曆正月初一除了是新春佳節外,更是彌勒菩薩的聖誕,祈願大家在新的一年開始,效法彌勒菩薩寬容、樂觀,擁有歡喜人生。 寺院叢林,一般要進入山門前,都會見到一尊大肚能容的彌勒佛。彌勒佛又稱「歡喜佛
今天是正月初一,恭賀大家新年快樂,平安喜樂身心健康,所求皆如願。 正月初一 彌勒菩薩聖誕 迎牛年賀新春 農曆正月初一除了是新春佳節外,更是彌勒菩薩的聖誕,祈願大家在新的一年開始,效法彌勒菩薩寬容、樂觀,擁有歡喜人生。 寺院叢林,一般要進入山門前,都會見到一尊大肚能容的彌勒佛。彌勒佛又稱「歡喜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佛陀曾開示:「以堆積如須彌山高的財寶來布施,所獲得的福報不如誠心孝順供養父母所獲之福。」真正的孝道,不僅是晨昏定省,奉養生活無虞,主要還是應該使雙親能學佛,去惡行善,累積往生淨土的資糧。佛陀所開示的孝道為。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自我課題在爆發的人我沒有義務善後,這跟幾歲、你行不行沒有關聯。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孝順父母是最大的福田,這句話已經應徵不少,只不過為什麼只有極少數的人做到呢?
Thumbnail
積功德方法|什麼是孝順? 孝順的意思 「孝」是報答父母之恩德的名詞。父母待我有恩,我當時時刻刻想要報恩;父母待我有德,我當時時刻刻感念父母的德;父母待我有情有義,我當拿著情義去還報父母。但求良心上,毫無缺欠,就是「孝」。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於父母心懷感恩,懂得回報恩情,方能無愧於天地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Thumbnail
「百善首推孝為先,孝心可感格蒼天,人能行孝吉祥報,財子壽臻福澤全。」古聖說:「百善孝為先。」又說:「夫孝者,天之經,地之義,立身之道。」 「孝」字涵義至廣,自「立身行道,齊家治國平天下。」以至「究竟涅槃,度親出苦。 」 無一不與孝道有關。 一般人但知儒家提倡孝道,卻不知佛教也最注重孝道,孝道是佛
Thumbnail
佛陀曾開示:「以堆積如須彌山高的財寶來布施,所獲得的福報不如誠心孝順供養父母所獲之福。」真正的孝道,不僅是晨昏定省,奉養生活無虞,主要還是應該使雙親能學佛,去惡行善,累積往生淨土的資糧。佛陀所開示的孝道為。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自我課題在爆發的人我沒有義務善後,這跟幾歲、你行不行沒有關聯。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孝順父母是最大的福田,這句話已經應徵不少,只不過為什麼只有極少數的人做到呢?
Thumbnail
積功德方法|什麼是孝順? 孝順的意思 「孝」是報答父母之恩德的名詞。父母待我有恩,我當時時刻刻想要報恩;父母待我有德,我當時時刻刻感念父母的德;父母待我有情有義,我當拿著情義去還報父母。但求良心上,毫無缺欠,就是「孝」。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於父母心懷感恩,懂得回報恩情,方能無愧於天地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Thumbnail
「百善首推孝為先,孝心可感格蒼天,人能行孝吉祥報,財子壽臻福澤全。」古聖說:「百善孝為先。」又說:「夫孝者,天之經,地之義,立身之道。」 「孝」字涵義至廣,自「立身行道,齊家治國平天下。」以至「究竟涅槃,度親出苦。 」 無一不與孝道有關。 一般人但知儒家提倡孝道,卻不知佛教也最注重孝道,孝道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