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為快樂之本」,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有沒有想過,如果一味奮不顧身地幫助他人,最後反而自身難保了,那麼這份助人的愛心還能夠延續多久呢?
小樂(化名)有一位朋友(簡稱A),A在創業遇到瓶頸時,小樂慷慨解囊,甚至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去協助A,只因為小樂認為,朋友有難,理所當然要伸出援手。然而,後期資助的金額越來越大,加上疫情影響,小樂自己的公司經營越來越吃力,而A的生意卻慢慢有了起色。令小樂難過的是...A並沒有珍惜或感謝他之前提供的幫忙(甚至覺得理所當然),更不用說反過來提供協助了。最終,小樂只能選擇與A保持距離,並且說他以後再也不要輕易幫助他人了...
如果小樂優先照顧好自己的公司、謹慎篩選協助對象,是不是能夠當更多創業者的天使?
一位媽媽為了照顧年幼的孩子,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家庭。她每天奔波在家務、孩子和家人之間,盡心盡力地滿足所有人的需求。然而,隨著時間流逝,她開始感到疲憊、焦慮和迷失。她忘記了曾經的夢想,也失去了自我,她漸漸變成一個抱怨、焦躁的母親,與孩子們的關係也變得緊張...
如果這位媽媽優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與需求,那麼長久來看,家庭關係是不是會更和諧呢?
幫助他人固然重要,但也要量力而為。如果因為幫助他人而讓自己陷入困境,那麼對他人的協助也會無法長久。就像一盞燈,如果沒有油,很快就會熄滅,無法照亮他人。
像一架飛機,在起飛前需要檢查機身、燃料、天候狀況等等,確保安全無虞才能順利起飛,才能載著乘客抵達目的地。我們的人生也是一樣,要先把自己的基本盤穩固,才能真正幫助到他人。
真正的助人不是一味的付出,而是要建立在相互尊重、彼此理解的基礎上。
就像朋友之間的幫助,應該是要彼此扶持、共同成長,而不是一方不斷付出,另一方則無動於衷;家人之間是需要互相溝通、理解、一起分擔家務、給予心靈的支持,而不是單靠母親一人「伺候」大家。
拒絕並不是冷漠,而是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當你無法承擔過多的責任,或是不想參與某些事時,應該勇於拒絕,避免因為勉強自己而造成更大的困擾。
愛自己不代表自私,而是要懂得珍惜自己,關心自己的需求,並且為自己的目標努力。就像照顧一盆植物,要定期澆水、施肥,才能讓它健康成長。我們也要定期自我充電,才能保持最佳狀態、去幫助他人。
「先照顧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幫助他人。」這句話並不代表我們要自私自利,而是要懂得平衡自己的付出和收穫,才能真正做到「助人為樂之本」。當我們擁有充沛的能量和穩定的狀態,才能真正幫助他人,讓愛與溫暖散播出去,創造更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