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住在歐洲的人而言,一聽到我們來自海島,就覺得每位肯定都諳水性,同時對各類海產如數家珍。自己第一次吃海膽已是快30歲的事,而且那就像是 「外銷轉內銷」,在德國試了海膽,覺得不錯,才回台灣找來吃。
當時帶著外籍友人造訪澎湖,騎著租來的摩托車頂著烈日,風塵僕僕地來到位於西嶼上的「清心小吃」。因為只有兩人,所以望著簡單菜單上的各項美味,只能有所割捨。選了熟悉的海味之外, 有兩道簡易時節料理,讓我們大叫真是不虛此行:一個是野生蚵仔,另一道就是生鮮海膽。20年前在澎湖點這道菜時,小姐還再三向我們確認「你們知道那是生的吼?」。「那個看起來很像那個喔!」
只有吃過現殺的海膽,才會了解在日本餐廳吃起來帶點明礬味的海膽,牠的真實味道是帶甘甜的。自此我這海島人也開始注意那看起來一坨坨的食材,無論是在西班牙、葡萄牙、法國或是義大利。而在南歐的許多地方,海膽就是【路邊攤】的在地小吃,攤主將現剖的海膽放在盤上,我們就拿個小勺子,將裡頭的雜物撥開,將細條條(品種不同)的海膽挖起來吃。
就像動物有騷味,人有體味一樣,吃下肚的食物多少發揮了影響,這一坨坨東西的味道也因為牠食用的浮游物不同而有所相異。本來以為亞得里亞海邊的海膽因為有潮流交錯會迸發出另一番滋味,可惜像是料理時過度調味反而沒有個性了。
難怪當地人會拿麵包來沾食,這也算首見。當年在澎湖看起來像一條條的「那個」海膽,相較之下,不僅看起來壯碩許多,而且口感綿密,層次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