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食材看似風土節氣的運作使然,實際上卻是帶著鄉愁、跋山涉水的流浪者之歌,隨著族群的行旅足跡,不只傳承山川風景,更扛起家鄉的記憶重量,宛如帶著鄉音的掌紋與胎記。
十八世紀的法國作家 Anthelme Brillat-Savarin 曾說:「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可以知道你是誰(Tell me what you eat, and I will tell you what you are)」馬斯洛需求層次金字塔的最底層是生理需求,食物最重要的功能當然是餵飽人類,供給營生所需的能量,但它的意義卻遠遠不僅止於此。飲食也反映了個人、村落、乃至整個社會的文化價值,從「吃什麼」到「怎麼吃」、農場到廚房、廚房到餐桌,代表的是一個地方的風土特色、歷史脈絡、文化軌跡、與人情網路。
我們可以從一個地方的居民吃什麼,推敲該地的特色,例如靠海的地方漁產興盛,所以我們不會到山裡找好吃的海鮮;碼頭邊常有重口味又富含澱粉的美食,因為那是過去勞力階層補充能量的重要餐食。在外地討生活的遊子,時常說著想念「家鄉味」,其實想念的不僅僅是那道料理,而是那個飲食符碼背後所代表的地方風情與鄉土情懷。
正如同我們每每想到韓國的代表性食物,會膝反射般的回答「泡菜」,這本書所要傳達的,正是十二個台灣小地方的飲食文化特色,以及這些食物符碼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例如位於東海岸的比西里岸部落(台東成功鎮三仙台),依傍著太平洋,擁有廣大的定置漁場,每到夏天是飛魚的季節,族人晚上出海捕飛魚,早上趁著大太陽處理前夜新鮮的飛魚,剪掉翅膀、除去內臟、清洗、浸泡鹽水、在太陽下瀝乾、再用木頭燻烤十五個小時,才能成就美味的飛魚乾。三仙台島,這個太平洋側的小島,在地圖上也像是一隻飛魚,有點憂傷的飛魚,大海與土地像是飛魚的雙翅,漸漸凋零的雙翅使得阿美族人不得不離開部落,到城市謀生,徒留孩子與老人守著這片家鄉的海洋。
尤其在全球化、城鄉差距更大的時代,向内走更深,向外才能走更遠,只有更細微的關注一個鄉鎮、一座村落、一戶人家、一位人物的生活樣貌,找出不随波逐流的根源與堅持:才能找到自己,也才能尋路未來。
海洋之島的飄泊子民,數百年來時代更迭、政權遞嬗,台灣人練就了一套求生存的智慧,這其中當然包括每日不可或缺的烹煮與飲食;這本書就像一本旅行指南,以飲食文化為縱,歷史脈絡為橫,在地圖上匯聚為唯一且獨特的座標位置,引領讀者跟隨作者的腳步,探索那些藏在料理背後的地方故事,在大飽口福一頓之後,一窺歷史洪流中的細碎日常,跟著這婆娑之島上的雜沓足跡,尋找屬於福爾摩沙的根源印記。
喜歡以上的心得分享嗎?歡迎透過以下連結購書,同時也能支持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