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6|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孤獨、失落與悲哀|談《挪威的森林》之象徵符碼

人的思想都有結構的概念,其間的系統亦隱然可見,依結構主義的觀點,作品裏某些字句與描寫雖是具體的呈現,但往往隱含某些意義,把這些有意義的文字或描述組列之後,它們便會共同指向比較抽象的意義。有「80年代文學旗手」之譽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就喜歡運用記號或符碼,賦予作品象徵性,而眾多村上迷最愛、最暢銷的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之象徵符碼,說中了現代人內心某些隱微幽深的部分,引人深思、反省。
(一)歌曲〈挪威的森林〉
(二)小說《魔山》
(三)井
(四)螢火蟲
村上春樹的作品,充滿都市氣息,中產階級色彩濃厚,游走於純文學與通俗文學,或是藝術與商業之間,頗受年輕讀者歡迎。一般認為,村上春樹小說主題內容較「輕」、較「弱」,不過跟村上其他作品比起來,《挪威的森林》由於「挪威的森林」、「魔山」、「井」、「螢火蟲」等符碼的運用,圍繞著小說主題,於是使小說充滿象徵意涵,增加作品的可讀性,也提升了作品的藝術性,讓人讀之一再回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村上春樹的文學基調是空虛、徬徨、孤獨、失落與悲哀,充斥捉摸不定的疏離感,頗能引起讀者共鳴。唯其作品充滿奇思妙想以及種種隱喻、象徵,卻往往語焉不詳,乃至於晦澀難解,欠缺耐心的讀者往往無法終篇,難以真正走入村上春樹的文學世界。透過本專題賞讀,當對村上春樹文學世界能有深入的體會。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