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男女的孤單與悲哀|談《黑夜之後》

2021/11/06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一)邁出全新的一步
村上春樹(1949-,むらかみ はるき,Murakami Haruki)《發條鳥年代記》(1994)是以第一人稱寫長篇小說的最後一部,於《海邊的卡夫卡》(2002)切換成一半用第三人稱的敘述方式,即卡夫卡少年的篇章依舊用「我」當敘述者推進故事,其他篇章則以第三人稱敘述。直到《黑夜之後》(2004),才是從頭到尾純粹是第三人稱的小說,而且是透過攝影機營造「我們」的視線,表現出作者和讀者「一起偷看」的感覺,不被登場的人物察覺,自由自在地穿梭於各個空間。透過村上春樹細膩的描寫,攝影機有著出乎意料的存在感,村上表示,這是為了「將稱為『現代』」的數位化社會做數位化的處理」所下的功夫。因此對村上春樹的寫作歷程而言,《黑夜之後》自是具有里程碑的特殊意義。此書問世時,出版社宣稱:這是《聽風的歌》(1979)25年後,村上向小說世界所邁出的全新一步。
《黑夜之後》的小說背景是東京都,外部時間為深夜11點56分到隔天清晨6點52分,村上春樹寫這樣一個黑夜所發生的事情,以及為讀者描繪棲息在深夜東京各種人的內在幽暗。主要人物包括19歲的女大學生淺井瑪麗、其業餘模特兒姊姊淺井惠麗,以及吹伸縮喇叭的男大學生高橋,他們在東京的黑夜中邂逅、互動,這一切似夢非夢,至於黑夜之後,天亮了,現實世界如何發展,作者採開放式結局,一切交由讀者自己去想像。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711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村上春樹小說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72會員
1.2K內容數
英國哲人暨科學家培根說:「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書寫使人精確。」閱讀吸收新知之後,參與討論,腦力激盪,多元思考,還要養成寫作的習慣,才能夠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