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むらかみ はるき,Murakami Haruki,1949-)長篇小說《發條鳥年代記》,於1994年與1995年出版,如同其一貫的小說特色,情節荒誕不經,敘事於內心世界與外在現實之間任意進出、穿梭,許多象徵、比喻與預言重疊交錯,意念和暗示若隱若現,讀起來似懂非懂,對村上春樹作品風格不熟悉的讀者,恐怕會半途而廢,難以卒讀。
《發條鳥年代記》共3冊,包括《鵲賊篇》、《預言鳥篇》與《刺鳥人篇》。「鵲賊」名稱係來自羅西尼名歌劇《鵲賊》序曲,「預言鳥」為舒曼小品《森林情景》中第7首曲目,「刺鳥人」則出自莫札特經典歌劇《魔笛》裡的捕鳥人巴巴基諾。所謂「發條鳥」,小說中的敘述者「我」──岡田亨並沒有真正看過牠的樣子,只聽過牠的聲音,發條鳥停在樹枝上發出嘰哩嘰哩的聲音,彷彿一點一點地捲著世界的發條,如果發條鳥不捲發條,世界恐怕就不動了。岡田亨因為常聽見發條鳥的鳴叫,所以綽號就叫「發條鳥」。
此外,村上春樹《發條鳥年代記》對於戰爭的殘酷與荒謬,有著十分深刻的描述及批判,就主題內容普遍較「輕」的村上小説而言,可謂極其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