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我也有機會體驗交換學生生活 (1) -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初期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州中山大學校園
Danielson 在台灣求學的年代,沒有出國打工渡假的存在,更沒有聽過交換學生這件事 (是的,我就是個老郎),即使在美國夏威夷唸書的時期,都沒有聽聞過交換學生這管道。
“交換學生”這名詞是在 Danielson 到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唸研究所時才有機會體驗的生活,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聽到 “交換學生” 這個詞 (沒錯,我真的是老郎啦)。當年因為主修的科系是國際商業文化管理 (Business Interculture Management),又因為主修語系為中文 (授課都以英文為主,但每個學生都需要有第二語言,除了英文外,Danielson 不會任何歐洲語系,而亞洲語系裡,學校只有中文和日文兩種選項,規定自己的母語不得選,為了選讀這個科系,Danielson 只好用了一點小技巧,告訴學校我的母語是台語), 那年,我是這個科系裡唯一的亞洲學生,也是科系裡唯一主修中文的學生,所以在研究所第二年 (2006) 決定當交換學生時,選擇了隸屬於中國的廣州中山大學下的嶺南學院 (其實當年想要回台灣,因為沒有在台灣唸過大學,但因為規定學生不能回到自己母國當交換學生),就這樣在 2006 年的九月份開始了我在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的生活。
空間算大且舒適的交換學生宿舍公寓
尷尬的身份
雖然 Danielson 是從丹麥學校過去的交換學生,但因為國籍是台灣 (當然在中國這個國家是不存在的),學生證上面寫得當然不意外的就是中國台灣,加上中國與台灣的政治複雜關係,歷史上的愛恨情仇,所以 Danielson 當下感覺真有點裡外不是人的超尷尬身份。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8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Danielson的跨國遠距彩虹戀愛故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2005 年移居丹麥後,在這裡開始新的生活與學習,Danielson 希望跟大家分享丹麥的生活大小事,丹麥文化,旅遊記趣,我的小廚房自己做料理,大家來黑白講丹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搬家到丹麥,麥先生的確是主要的原因,來到這裡後,除了準備我們的婚事外,麥先生記得 Danielson 還想繼續唸書一事,所以在來到哥本哈根沒幾天,麥先生就帶著 Danielson 到哥本哈根商業學院去詢問申請學校的事情。
2005 年的愚人節當天,Danielson 為了大家所謂的 "為愛走天涯",一個人帶著兩卡大行李箱,一卡登機箱,一個後背包,以及一個一個手提電腦包,加上心中那份所謂的 "又期待又怕受傷害" 的心,就這樣與親愛的家人和朋友們說再見,從我出生和孕育我長大的福爾摩沙寶島,飛越了八千九百多公里
在 Danielson 與麥先生正式登記結婚成為終生伴侶前,雖然我們彼此都很確認對方是接下來想要在一起生活的人,但有些事情還是得在哥本哈根市政廳裡,成為法定下的配偶前得確定的。 第一件事就是我們跟家庭醫師約了時間做檢查,是什麼檢查呢? 就是做艾滋病毒檢查,各位可能會覺得為什麼要做這個檢查?
如果可以再回到 10 年前,我真的不想給自己留下這個遺憾! 一個從小就知道自己性向的男孩,在台灣的傳統社會價值觀下,他必需表現出人們口中所謂的 "正常" 言行舉止,男生就該有個男生的樣子,長大就得結婚生子,傳宗接代。 這樣的壓力一直讓這位男孩不敢誠實做自己,當然,他自己排斥自己的性向
公證儀式結束後,市政廳會留給新人和其在場家人親友們大約 5 分鐘的時間拍個照, 那時數位相機還不普遍,更沒有現代智慧型手機的年代,還好麥先生當年有將我們人生中這個最重要日子的照片 E 化儲存在電腦裡,要不然這些珍貴的回憶真的只能留在腦海裡想像了。
之前有提到,丹麥對於歐盟公民要跟外國人結婚是最容易簡單的地方,所以很多人選擇到這裡結婚,拿到丹麥發的結婚證書後再回到自己國家去登記,這樣會省去很多的麻煩。也因為這樣,我們結婚當天看到了有趣的畫面,有位男子穿著很簡單,就是日常的襯衫,牛仔褲和涼鞋,手還托著登機箱前來市政廳
搬家到丹麥,麥先生的確是主要的原因,來到這裡後,除了準備我們的婚事外,麥先生記得 Danielson 還想繼續唸書一事,所以在來到哥本哈根沒幾天,麥先生就帶著 Danielson 到哥本哈根商業學院去詢問申請學校的事情。
2005 年的愚人節當天,Danielson 為了大家所謂的 "為愛走天涯",一個人帶著兩卡大行李箱,一卡登機箱,一個後背包,以及一個一個手提電腦包,加上心中那份所謂的 "又期待又怕受傷害" 的心,就這樣與親愛的家人和朋友們說再見,從我出生和孕育我長大的福爾摩沙寶島,飛越了八千九百多公里
在 Danielson 與麥先生正式登記結婚成為終生伴侶前,雖然我們彼此都很確認對方是接下來想要在一起生活的人,但有些事情還是得在哥本哈根市政廳裡,成為法定下的配偶前得確定的。 第一件事就是我們跟家庭醫師約了時間做檢查,是什麼檢查呢? 就是做艾滋病毒檢查,各位可能會覺得為什麼要做這個檢查?
如果可以再回到 10 年前,我真的不想給自己留下這個遺憾! 一個從小就知道自己性向的男孩,在台灣的傳統社會價值觀下,他必需表現出人們口中所謂的 "正常" 言行舉止,男生就該有個男生的樣子,長大就得結婚生子,傳宗接代。 這樣的壓力一直讓這位男孩不敢誠實做自己,當然,他自己排斥自己的性向
公證儀式結束後,市政廳會留給新人和其在場家人親友們大約 5 分鐘的時間拍個照, 那時數位相機還不普遍,更沒有現代智慧型手機的年代,還好麥先生當年有將我們人生中這個最重要日子的照片 E 化儲存在電腦裡,要不然這些珍貴的回憶真的只能留在腦海裡想像了。
之前有提到,丹麥對於歐盟公民要跟外國人結婚是最容易簡單的地方,所以很多人選擇到這裡結婚,拿到丹麥發的結婚證書後再回到自己國家去登記,這樣會省去很多的麻煩。也因為這樣,我們結婚當天看到了有趣的畫面,有位男子穿著很簡單,就是日常的襯衫,牛仔褲和涼鞋,手還托著登機箱前來市政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從申請前就幾乎找不到跟我一樣特殊的案例經驗,於是參考了各種blog、小紅書還有各國友人,尋求線索、未雨綢繆,真的很精彩,我就是一個一個擷取應用在我自己身上的。 首先,先介紹我的身分,一個土生土長台灣人,持中華民國護照,目前大三在大陸求學,就不說是哪所了(某知名985),本次交換是跟著學校項
Thumbnail
打下這篇文章的開頭,是奧斯陸的八月十二日,晚上九點十分。我在挪威的第五天。 靛藍色的天空,日仍未落。我坐在陽台邊,望著街上的跑者為自己配速、看著騎單車的人為齒輪轉動,一邊在電腦前敲敲打打的我,也試圖透過文字,感受在這座城市生活的節奏。總的來說,今天是愉快且有靈感的,所以想與讀者分享初會歐洲的奇妙感
Thumbnail
某天站在滿是中國餐廳的街道上,一家三口的中國家庭忙著把一些廚具放入車內,我看著他們發發了好久的呆。“妹妹,你在找什麼嗎?”剛把車門關上的媽媽發現我的視線不停的望向他們,我害羞的微笑搖頭,尷尬的離開找了家中餐廳點了個豆漿油條。  嗯,是熟悉和想念的味道啊。    在這裡,我遇見了周和他的同學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隨著疫情解封,台大的國際交換計畫如火如荼重啟中!111學年度上學期,我成功申請到前往荷蘭的萊頓大學(Universiteit Leiden )交換一學期,也因此寫了一篇文章說明大家對交換常見的疑慮。這篇文則將分享我的申請經驗,主要聚焦於履歷表和出國交換計畫書的準備,希望能幫助到有志交換的朋友!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Thumbnail
大學畢業前夕,我有個夢想就是在家鄉工作,為祖國貢獻。可惜的是,我的家並不需要我大學修讀的專業。所以我決定大學考完試後,先好好休息,和剛失戀的影去遊台灣!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我在大學畢業十年後,申請交換學生的動機,並簡述我決心提升英語能力的過程與方法。 比較意外的是我回國後,意外挖出大學時的交換計劃簡章,這個插曲好像在對我說:「有些事不管過多久,即使久到足以被遺忘,仍會在另一種契機下完成。」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從申請前就幾乎找不到跟我一樣特殊的案例經驗,於是參考了各種blog、小紅書還有各國友人,尋求線索、未雨綢繆,真的很精彩,我就是一個一個擷取應用在我自己身上的。 首先,先介紹我的身分,一個土生土長台灣人,持中華民國護照,目前大三在大陸求學,就不說是哪所了(某知名985),本次交換是跟著學校項
Thumbnail
打下這篇文章的開頭,是奧斯陸的八月十二日,晚上九點十分。我在挪威的第五天。 靛藍色的天空,日仍未落。我坐在陽台邊,望著街上的跑者為自己配速、看著騎單車的人為齒輪轉動,一邊在電腦前敲敲打打的我,也試圖透過文字,感受在這座城市生活的節奏。總的來說,今天是愉快且有靈感的,所以想與讀者分享初會歐洲的奇妙感
Thumbnail
某天站在滿是中國餐廳的街道上,一家三口的中國家庭忙著把一些廚具放入車內,我看著他們發發了好久的呆。“妹妹,你在找什麼嗎?”剛把車門關上的媽媽發現我的視線不停的望向他們,我害羞的微笑搖頭,尷尬的離開找了家中餐廳點了個豆漿油條。  嗯,是熟悉和想念的味道啊。    在這裡,我遇見了周和他的同學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隨著疫情解封,台大的國際交換計畫如火如荼重啟中!111學年度上學期,我成功申請到前往荷蘭的萊頓大學(Universiteit Leiden )交換一學期,也因此寫了一篇文章說明大家對交換常見的疑慮。這篇文則將分享我的申請經驗,主要聚焦於履歷表和出國交換計畫書的準備,希望能幫助到有志交換的朋友!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Thumbnail
大學畢業前夕,我有個夢想就是在家鄉工作,為祖國貢獻。可惜的是,我的家並不需要我大學修讀的專業。所以我決定大學考完試後,先好好休息,和剛失戀的影去遊台灣!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我在大學畢業十年後,申請交換學生的動機,並簡述我決心提升英語能力的過程與方法。 比較意外的是我回國後,意外挖出大學時的交換計劃簡章,這個插曲好像在對我說:「有些事不管過多久,即使久到足以被遺忘,仍會在另一種契機下完成。」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