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說,那樣溫柔的為素未謀面的她造了一座墓,最後成了自己的墓。
01
徐福自誕生的這十年來都穿著與實驗室密不可分的白色防護衣,這套衣物於他是身分象徵,亦是枷鎖。他很早便知曉自身被創造出來的原因與作用。只要還待在實驗室裡、還身著防護衣,他就不可能逃脫既定命運。
然而在遇到閔基憲以後,航道有了微妙的偏移。
徐福不曾有為自己做主的權利。他懼怕疼痛,可母親要他忍耐。於是即便他反對,控制生長的針劑還是得注射進軀殼;基於健康之名的飲食掌控,亦必須接受。
可在跟隨閔基憲走過菜市場的時刻是平靜的。
此前他一直凝望著大海。那裡沒有會推推搡搡吵架的人、沒有被裝在長方形魚缸的擁擠魚群……沒有泡麵,也沒有這樣平凡卻鮮活的氣息。
閔先生因為計畫超出預期和理解正感到心煩意亂,對亂跑且製造多餘麻煩的徐福小朋友相當不耐煩。
在電影裡像是無法忍受旁人打量的目光而為徐福買新衣服,其實仔細想想大可不必,之後去往安全屋的路上人煙罕至,根本不用在意他人的視線。
閔基憲本可以冷臉硬扯著徐福離去,可他沒有。
因為閔先生是一個凡人。
他有理智、獨立思考的意志;他有憐憫心,也有同理心;他會怕死,他也怕不知為何而活。
所以在逃難途中,閔先生還花錢給小朋友買整套全新衣服,甚至徐福一眼相中一雙魔鬼氈小白鞋──那或許也是他第一次想要什麼,而某個人應允了他──亦無語地在老闆和老闆娘「弟弟眼光真好」的稱讚下一併購入。
從這一刻開始,航道正式輕微地偏離了原先的設定。
02
也許只看過一次的記憶並不明確,不過以為是這樣:在海邊看海時,徐福永遠是以穿著白色衣服的身影出現在電影畫面。
海會讓普通人聯想到遼闊、解放和自由;閔先生會想起他的背叛,小朋友會連結到命運。
假如說那身黃紅色塊的絨毛外套是下船的明亮通道。
和閔先生在海邊起爭執,害對方氣到頭痛昏厥(並不是)後,小朋友把閔先生移到樹下,並把外套蓋在他身上。
起初只感受到內心一片柔軟,分明被毫無道理的大人亂發脾、肯定也很委屈吧,可他知道的只有看海。
徐福在閔基憲醒過來後對他說:我以為你會死。
「死了就像是睡著嗎?」
「差不多吧。」
「那閔基憲先生為什麼不害怕睡著呢?」
「?……因為隔天還會醒來啊。」
「那麼為什麼隔天一定會醒來?」
「……啊啊,大概,是想相信著吧。相信一定會醒過來。」
因為海會使他想起無法抵抗的命運。
所以閔先生把外套還給小朋友時,徐福僅僅將它放置身側。脫下外套也是,我不知道徐福是否這樣想過:是因為和他扯上關係,對方才會死去嗎?
倘若是透過劇中道具委婉地道出角色的結局,已然顯著──
後頭徐福再穿上那件外套,不再拉上拉鍊。一半白色一半鮮明,恐怕內心也在掙扎是否順應被安排好的人生;而後血豔紅地大片玷汙了布料,是警告、是決意、是淚。
他心裡清楚:走到這個地步,再走下去就真的毫無轉圜餘地了,他不想要永遠地活著,他也不想毫無理由死去。
他想要再更清晰地見一見這個世界。
倘若真的別無選擇,他只求成為某個人的重要意義。
03
非常喜歡在海邊的畫面。兩人席地而坐,第一次試著平等地理解對方。
閔基憲最初就是把徐福當小孩子看待。說出口的話、要做的事,都帶有一種「你不需要知道太多」的口吻,說不準是覺得徐福無法理解、或是不需要知道。在一段又一段的移動過程中,總是徐福在問:現在要去哪?閔基憲只是敷衍。
他雖然不像實驗室裡的人一樣不把徐福作為人看待,卻也沒有將對方擺在同等的位置上。直到這場揭露內心的戲,閔先生才打從心裡開始確認對方。
極少有人會將重要的心事託付給陌生人跟不重要的人。這點小朋友也心知肚明。
所以當閔先生把頭埋進膝蓋裡,小朋友阻擋開了哭泣者身前周而復始湧上的浪潮。
我當時心想,好溫柔啊,然後再繼續看著沙灘上的粗礪石塊漩渦般聚合,疊成一座小小山丘。
閔先生不知何時停下流淚,抬起頭怔然地望著曾吞噬人性的海面。
兩人就這麼迎著太陽緩緩升起,海鷗、或某種群體而生的鳥類奇蹟似地飛舞成一個圓環。色澤很絢爛,閃閃發光,對十年來都在看同一片海的小朋友而言,眼前這片送給某個人、並和對方一起共享的景色,是未曾見識過的吧。
靜謐而美麗,卻使人心裡生出細微的疼痛。
雖然在場景切換以前,徐福終於對閔基憲喊了一聲哥。
大抵溫情不會太久了。
04
譬如說,那樣溫柔的為素未謀面的她造了一座墓,最後成了自己的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