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話:暴力遊戲會導致玩家犯下暴力罪行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延續上一集的話題,當犯罪事件發生時,除了怪罪動漫畫以外,「遊戲」,特別是「暴力型遊戲」,也是經常被拿來檢討、歸咎的對象。
「玩家整天在遊戲中拳打腳踢、狂轟濫射,把敵人打得血肉模糊,雖然虛擬世界中沒有人真的受到傷害,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分不清楚虛擬與現實的玩家逐漸對暴力行為麻木,把真實世界當作在遊戲中一般,肆無忌憚的使用暴力,無法體會暴力行為在現實世界中對真人造成的傷害。」
聽起來言之成理,如果自己又不屬於「暴力型電玩玩家」的話,就可以站在一個絕對安全的立場來把社會亂象怪罪到「我以外的族群」,真是太完美了。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德國的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Human Development)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研究,探討「玩暴力遊戲」、「玩非暴力遊戲」、「不玩遊戲」三個群組的受試者的心理狀態,看看是否玩暴力遊戲的人,會因為遊戲而產生較高的暴力傾向。
結果是否定的。
研究團隊招募了90為受試者,年齡介於18-45歲之間,其中48人為女性,無神經與精神方面的疾病,而且過去的六個月中沒有在玩遊戲。受試者隨機分為三組,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暴力遊戲組」的人每天玩半小時的「俠盜獵車手5」(GTA 5),「一般遊戲組」每天玩半小時的「模擬市民3」(SIMS 3),「對照組」不玩遊戲。
「俠盜獵車手5」一開始就是搶銀行,然後幹掉趕來的警察、偷車逃走,偷車時車主出現順手一起幹掉,然後衝撞人行道撞死一堆人…
超暴力的俠盜獵車手,到底會不會引起暴力犯罪呢?(來源:RockStar)
這不是暴力遊戲,什麼才是暴力遊戲?而且這個遊戲是可以用「第一人稱視點」進行,更讓玩家能帶入遊戲中的角色。
每位受試者可以收到200歐元的報酬,約合台幣7000元,可能有人會覺得超爽,玩遊戲、或啥都不用作,就可以賺到7000元,不過其實沒這麼輕鬆,等著他們的苦差事是「測試地獄」。這些受試者在「玩遊戲」的那兩個月之前與之後,必須接受一連串的問卷調查與測試,前者是是受試者對自身的主觀評估,後者是較為客觀的行為測試,用以評估其攻擊性、同理心、衝動性、抑鬱、焦慮、挫折…等情緒的指標。
做完所有的問卷與測試之後,一共可以得到52個衡量心理狀態的指標。各組之間一共需進行208組的交叉比對。經過統計分析後的結果顯示,這208組比對的結果,「暴力遊戲組」只有3組資料與其他對照組有較為顯著的差別,而就統計學而言,「各組其實分布沒有差異,但是因為抽樣偏差,平均將導致其中的10組比對分數看起來有差」意思就是說,在「暴力遊戲組」、「一般遊戲組」、「對照組」這三個族群所互相比較的這208組資料中,必須有超過10組達到「具有顯著差異」的程度,我們才能說「玩暴力遊戲對心理狀態產生顯著的影響」。
好了,我們不能講更多統計了,免得大家昏倒…
總之結論就是,玩暴力遊戲的、玩一般遊戲的、不玩遊戲的,他們的心理狀態、暴力傾向,通‧通‧沒‧差!
模擬市民基本上是扮演和平社會中的小市民,雖然也有所謂的「暗黑系玩法」搞出各種獵奇的社會案件,不過應該不會因此被歸為暴力遊戲吧。(來源:The Sims Studio)
所以如果有人玩了暴力遊戲而犯下了暴力罪行,其實這種人就算不玩遊戲也一樣會犯罪…
所以,不要再牽拖遊戲了!犯罪的是人,而不是遊戲!
這個研究,發表於2018/03/18的「Molecular Psychiatry」(分子精神病學)期刊,有點久了,不過「心理郵報」(PsyPost)是在2021/11/30才報導,所以對不是直接讀相關專業期刊的人(包括我),應該也還算是新聞吧!
  • 超中二物理宅雜記
  • 等我征服世界就把心理學列為全人類必修
  • 生命宇宙與萬事萬物什麼都馬跟物理有關
  • 話都給我講就好 其之298(往 300 邁進中!)
Molecular Psychiatry論文(2018/03/18):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0-018-0031-7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8會員
149內容數
以中二魂介紹最新的科學與科技發展,幫你讀剛出爐的最新學術期刊論文,若宅味過重敬請原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匈牙利中歐大學的研究顯示,19個月大的幼兒,已經可以分辨「動畫與現實的不同」了。 所以各位二次控阿宅們請加油,不要輸給19個月大的小朋友喔!
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分子手銬」,將高分子聚合物「銬」住,變成一種既柔軟又強韌,具有玻璃結構的「超分子網路」(supramolecular network)。這種材料,看起來真的就像一塊果凍一樣,半透明而且軟Q軟Q的,而且含水量也高達80%。不過把它放在地上,可是連大象也踩不壞!
倫敦大學學院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現,用波長 670 nm 的深紅色光,在上午8:00~9:00之間照射眼睛三分鐘,可以提高受試者的「辨色力」達17%,對於年紀較大的族群,效果可以達20%以上,而且效力可以持續長達一週。這是以紅光對眼睛進行「無線充電」嗎?
美國楊百翰大學針對3-5歲的幼稚園小朋友進行的研究發現,給小男生穿上「中性」、「偏女生風格」的衣服的話,會改變小男孩的行為模式,讓他們更樂於助人;但是小女生不管是穿哪種性別取向的衣服,行為模式都不會改變。 家裡有小男生的爸媽們,可以用衣服來玩小孩(操縱小孩的行為)喔~~
日本的一家生技公司「HIROTSU Bio Science」於2021/11/16舉行記者會,宣告一種稱為「N-NOSE」,新的胰臟癌早期診斷方式,即將於2022年中進入實用化。­ 採用的方法很特別:線蟲的嗅覺。
澳洲昆士蘭大學對四種章魚的大腦進行磁振造影的研究結果發現,章魚的大腦構造,與棲地以及和其他生物的互動性高度相關。章魚的大腦構造、行動與視覺能力、認知能力之間的關連性,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匈牙利中歐大學的研究顯示,19個月大的幼兒,已經可以分辨「動畫與現實的不同」了。 所以各位二次控阿宅們請加油,不要輸給19個月大的小朋友喔!
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分子手銬」,將高分子聚合物「銬」住,變成一種既柔軟又強韌,具有玻璃結構的「超分子網路」(supramolecular network)。這種材料,看起來真的就像一塊果凍一樣,半透明而且軟Q軟Q的,而且含水量也高達80%。不過把它放在地上,可是連大象也踩不壞!
倫敦大學學院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現,用波長 670 nm 的深紅色光,在上午8:00~9:00之間照射眼睛三分鐘,可以提高受試者的「辨色力」達17%,對於年紀較大的族群,效果可以達20%以上,而且效力可以持續長達一週。這是以紅光對眼睛進行「無線充電」嗎?
美國楊百翰大學針對3-5歲的幼稚園小朋友進行的研究發現,給小男生穿上「中性」、「偏女生風格」的衣服的話,會改變小男孩的行為模式,讓他們更樂於助人;但是小女生不管是穿哪種性別取向的衣服,行為模式都不會改變。 家裡有小男生的爸媽們,可以用衣服來玩小孩(操縱小孩的行為)喔~~
日本的一家生技公司「HIROTSU Bio Science」於2021/11/16舉行記者會,宣告一種稱為「N-NOSE」,新的胰臟癌早期診斷方式,即將於2022年中進入實用化。­ 採用的方法很特別:線蟲的嗅覺。
澳洲昆士蘭大學對四種章魚的大腦進行磁振造影的研究結果發現,章魚的大腦構造,與棲地以及和其他生物的互動性高度相關。章魚的大腦構造、行動與視覺能力、認知能力之間的關連性,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弊飛蛾》是一款獨特的桌遊,玩家在遊戲中被鼓勵進行作弊行為,使得「作弊」成為遊戲的一部分。本文探討了作弊的定義、行為及其在遊戲中的角色,並分析了這款遊戲如何在規則中重新定義了作弊。通過設計出合法的作弊行為,《作弊飛蛾》不僅挑戰傳統遊戲的道德觀,還提供了全新的遊戲體驗,理解規則與遊戲之間的決定性。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傑西.謝爾,為美國遊戲設計教授,以下選些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請放心:這本書不是由一個對科技一無所知,並意圖妖魔化電玩遊戲的外行人寫的。我也不是那種相信科技和電玩遊戲將會拯救全人類的信徒。我想要解釋遊戲化真正的樣貌,它能達到的最好效果為何,以及是如何被用來操縱人心。」 本書乍看之下是一本寫給玩家們看的書,但是本書討論著整個社會長久發展下來的心理操縱機制。
Thumbnail
【根據米爾格倫的實驗所示:人的殘暴性會隨著實況而加劇】由此實驗證明人類的殘暴性,但是近些年來的性犯罪指數開始慢慢地成長,而暴力事件反而沒有甚麼變化,有沒有曾想過為甚麼呢?
Thumbnail
探討環境與角色對人性行為的影響。 以路西法效應的監獄實驗為例,普通人在被賦予權力後變得殘酷無情,而囚犯在惡劣環境下變得順從。 此外也分享我在遊戲中的經歷,說明我如何通過邏輯自洽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環境對人的影響巨大,我們應警惕角色賦予的權力及其帶來的行為轉變。
Thumbnail
2024_B5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首次看到書封與簡介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直接告訴你遊戲對人的「掌控」。書中介紹了許多案例,並舉出相關研究結果佐證,愈讀愈讓我對「遊戲」一詞不寒而慄,特別是在教育現場。 |你真的在玩遊戲嗎? 因應玩家的喜好,遊戲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元。從小時候就喜歡格
作者通過玩《模擬市民》來實現自我,並從中獲得樂趣。然而,她也意識到,過度沉迷於遊戲可能會浪費自己的人生,因此選擇在放長假或需要放鬆時才玩遊戲。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心理遊戲在雙人互動中的表現與特徵。尤其聚焦於人際關係中的心理遊戲,透過象徵性對話揭示不清不楚的曖昧訊息如何成為誘餌,使雙方陷入互相挑釁的局面。讀者將瞭解到如何識別心理遊戲的過程與結局,並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人際互動中的心理挑戰。
Thumbnail
『藝術 和 遊戲 是通往自由的最佳途徑。』~ 英國哲學家 羅傑·斯克魯頓(Roger Scruton) 【遊戲社會學 Game Sociology】是一門探討遊戲在社會中的角色、功能,以及遊戲如何影響和反映社會結構、行為模式和價值觀的學科。它涉及研究遊戲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如何體現和影響人類的社會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弊飛蛾》是一款獨特的桌遊,玩家在遊戲中被鼓勵進行作弊行為,使得「作弊」成為遊戲的一部分。本文探討了作弊的定義、行為及其在遊戲中的角色,並分析了這款遊戲如何在規則中重新定義了作弊。通過設計出合法的作弊行為,《作弊飛蛾》不僅挑戰傳統遊戲的道德觀,還提供了全新的遊戲體驗,理解規則與遊戲之間的決定性。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傑西.謝爾,為美國遊戲設計教授,以下選些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請放心:這本書不是由一個對科技一無所知,並意圖妖魔化電玩遊戲的外行人寫的。我也不是那種相信科技和電玩遊戲將會拯救全人類的信徒。我想要解釋遊戲化真正的樣貌,它能達到的最好效果為何,以及是如何被用來操縱人心。」 本書乍看之下是一本寫給玩家們看的書,但是本書討論著整個社會長久發展下來的心理操縱機制。
Thumbnail
【根據米爾格倫的實驗所示:人的殘暴性會隨著實況而加劇】由此實驗證明人類的殘暴性,但是近些年來的性犯罪指數開始慢慢地成長,而暴力事件反而沒有甚麼變化,有沒有曾想過為甚麼呢?
Thumbnail
探討環境與角色對人性行為的影響。 以路西法效應的監獄實驗為例,普通人在被賦予權力後變得殘酷無情,而囚犯在惡劣環境下變得順從。 此外也分享我在遊戲中的經歷,說明我如何通過邏輯自洽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環境對人的影響巨大,我們應警惕角色賦予的權力及其帶來的行為轉變。
Thumbnail
2024_B5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首次看到書封與簡介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直接告訴你遊戲對人的「掌控」。書中介紹了許多案例,並舉出相關研究結果佐證,愈讀愈讓我對「遊戲」一詞不寒而慄,特別是在教育現場。 |你真的在玩遊戲嗎? 因應玩家的喜好,遊戲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元。從小時候就喜歡格
作者通過玩《模擬市民》來實現自我,並從中獲得樂趣。然而,她也意識到,過度沉迷於遊戲可能會浪費自己的人生,因此選擇在放長假或需要放鬆時才玩遊戲。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心理遊戲在雙人互動中的表現與特徵。尤其聚焦於人際關係中的心理遊戲,透過象徵性對話揭示不清不楚的曖昧訊息如何成為誘餌,使雙方陷入互相挑釁的局面。讀者將瞭解到如何識別心理遊戲的過程與結局,並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人際互動中的心理挑戰。
Thumbnail
『藝術 和 遊戲 是通往自由的最佳途徑。』~ 英國哲學家 羅傑·斯克魯頓(Roger Scruton) 【遊戲社會學 Game Sociology】是一門探討遊戲在社會中的角色、功能,以及遊戲如何影響和反映社會結構、行為模式和價值觀的學科。它涉及研究遊戲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如何體現和影響人類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