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留下一片荒野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灣四面環海,高山險峻,雨量豐沛,因此河川眾多,所以河口濕地與埤塘沼澤,是台灣生態重要的特色。很可惜的,台灣的濕地長久以來一直沒有被台灣人看見。從早年渡海來台的先人將其視為瘴癘之地,避而遠之,到了經濟掛帥的時代,總有許多人覺很這些「爛泥巴地」不填掉蓋工廠覺得可惜,或者覺得「髒髒的」,把它整理成水泥涼亭再舖上園藝草坪做成公園。
  幸好這些年在許多民間團體努力之下,民眾漸漸瞭解到濕地豐富的生態是從事環境教育,接近大自然最好的場域,政府機構在這幾年也陸續公佈了台灣重要濕地,開始進行調查與保護的工作。
濕地是地球上生產力最高的自然生態系之一,被稱為「地球的腎」,是陸地上天然的蓄水庫,在防旱蓄洪,調節氣候,過濾環境污染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濕地植物是構成食物鏈的基本生產者,將土壤,水域,野生動物結合成一密不可分的網路。
荒野保護協會成立以來,野生動植物棲地保育及生態教育推廣一直是持續推動的重點工作,尤其近年來參與的環境議題與守護搶救的目標,幾乎都與濕地有關,而且荒野長期觀察與監測中的濕地也多達二十多處。雖然我們最希望的是能保護原始的棲息地,但是還是有許多地方的珍貴物種因危機而面臨滅絕,當所有努力仍然無法保護這些濕地時,荒野在二○○三年成立了濕地植物庇護中心,為濕地植物造一個中途之家,延續物種生存,保留牠們回歸自然野地的機會。
  比如在宜蘭雙連埤棲地開挖時,我們搶救了水社柳,野菱、蓴菜,長柄石龍尾,黃花貍藻,田蔥,無翅莎草….等等;在北宜高速公路頭城路段開挖時,搶救了頭城水蓑衣;在宜蘭田間溝渠水泥化時,搶救了風箱樹,穗花棋盤腳;以及新竹的原棲地破壞時,搶救長葉茅膏菜,寬葉毛氈苔,小毛氈苔,挖耳草…等,陽明山夢幻湖的台灣水韭數量只剩個位數時,投入數百位義工的搶救,已成功復育一萬多棵的台灣水韭。
 荒野的濕地植物庇護中心除了收容本水生植物,復育並且接受各個單位的申請推廣移植到社區、學校、公園;每年培訓濕地保育志工,並且推廣濕地生態教育,加強民眾保育觀念,同時這群志工也在各地進行濕地生態調查守護自然棲地。
  台灣濕地不斷減少很多來自於重大工程的開發,比如說,興建高速鐵路就經過台灣水雉原生棲息地葫蘆埤,興建西路濱海快速道路更是形成兩海岸濕地的大量喪失,從桃園觀音,新竹南寮,彰化彰濱,漢寶,雲林麥寮,嘉義東石,台南北門等地區。
  以及鋼鐵及石化重工業區的開發,往往也以濱海的濕地作為興建基地,例如雲林麥寮工業區,彰濱工業區,新竹香山工業區,以及正在規劃中的國光石化工業區將在彰化填海造地。
  此外,內陸濕地因為自然與人文的變遷,因為缺水而陸化的也不少,另外就是民眾欠缺生態保育的知識,在有意無意中破壞了濕地,比如不當使用農葯及除草劑,以及溝渠水泥化,還有隨意放生,尤其許多外來的動植物,比如牛蛙,福壽螺,垃圾魚,布袋蓮,人厭槐葉萍等等。
  自然教育是荒野長期努力的目標,因為我們相信長期的行動來自於深刻的瞭解,唯有讓所有的民眾知道濕地的重要,瞭解濕地是台灣環境永續非常重要的基礎,這些在庇護站的植物才能夠回到它們本來的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絕大部份的人口往都市集中,物質文明與消費文化席捲全世界的同時,人們回歸山林,接近自然美景的慾望也更加強烈,因此,步道旅遊也成為最熱門的休閒娛樂。在台灣,行政院甚至在民國91年將『國家步道系統建置』納入『國家重點發展計劃』之中,民國95年,由民間發起的『千里步道』運動,呼籲民眾回歸人與土地關係的內
       吃在台灣已不再只是讓人吃飽肚子而已,而是講究食材、吃法、場合、氣氛,以及器血的使用與擺設的美感,甚至搭配用餐的音樂也都得注意到。因此,飲食不但是生活,而且還是文化的呈現,現在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飲食應該是可以集大成的。尤其現在有越來越多人旅行只是為了某一樣地方特產或者一睹餐廳的風采,因此飲食
    搬到山上後,對於一年四季的變化,感覺上具體多了,不再像都市人必須透過電視來告訴你:「大閘蟹的蟹黃大餐上桌了,所以,秋天到了!」或者是靠百貨公司換季大拍賣或春裝上市的廣告來報訊,甚至對於很多朋友來說,也許從每天一早起床,到地下室開車,然後停車在辦公大樓的地下停車場,一天24小時幾乎都在空調的人造環境
    這是個令人困惑與徬徨的時代,一方面是因為選擇太多,似乎做什麼都可以,但這也讓我們更加無所適從,另外原因則是變化太快,這個不斷改變的世界,一切事情都在不確定中,我們相信的價值可能轉眼就破滅,也因為如此的紛亂與喧囂,人人都需要安靜的練習。 練習緩慢的思考,緩慢的溝通,最好的方法就是寫信,用文字寫下一封又
    有個著名的俄國科學家柳比歇夫,每天都很仔細地寫日記,長達五十六年之久。  他的日記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是,他不只記錄了一天做了什麼事,而且還記下了每件事情花了多少時間,精細到以分鐘為單位。  並且在月底或年底,還會分類加以統計他在什麼事情上共花了多少時間。也就因為他這麼徹底的紀錄並且有覺知地掌握時間
    幾千年前醫學之神希波克拉底就曾表示,是毒還是藥,差別只在數量,的確,人體不可或缺的水,一下子喝太多也會水中毒,是會致命的。  在由人組成的社會中,數量也往往是關鍵的,「量多質變」及「關鍵少數」,都說明了人數多一人少一人,在不同情境的影響是很不一樣的。  著名科普作家葛拉威爾在「以小勝大」這本書裡,就
    當絕大部份的人口往都市集中,物質文明與消費文化席捲全世界的同時,人們回歸山林,接近自然美景的慾望也更加強烈,因此,步道旅遊也成為最熱門的休閒娛樂。在台灣,行政院甚至在民國91年將『國家步道系統建置』納入『國家重點發展計劃』之中,民國95年,由民間發起的『千里步道』運動,呼籲民眾回歸人與土地關係的內
       吃在台灣已不再只是讓人吃飽肚子而已,而是講究食材、吃法、場合、氣氛,以及器血的使用與擺設的美感,甚至搭配用餐的音樂也都得注意到。因此,飲食不但是生活,而且還是文化的呈現,現在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飲食應該是可以集大成的。尤其現在有越來越多人旅行只是為了某一樣地方特產或者一睹餐廳的風采,因此飲食
    搬到山上後,對於一年四季的變化,感覺上具體多了,不再像都市人必須透過電視來告訴你:「大閘蟹的蟹黃大餐上桌了,所以,秋天到了!」或者是靠百貨公司換季大拍賣或春裝上市的廣告來報訊,甚至對於很多朋友來說,也許從每天一早起床,到地下室開車,然後停車在辦公大樓的地下停車場,一天24小時幾乎都在空調的人造環境
    這是個令人困惑與徬徨的時代,一方面是因為選擇太多,似乎做什麼都可以,但這也讓我們更加無所適從,另外原因則是變化太快,這個不斷改變的世界,一切事情都在不確定中,我們相信的價值可能轉眼就破滅,也因為如此的紛亂與喧囂,人人都需要安靜的練習。 練習緩慢的思考,緩慢的溝通,最好的方法就是寫信,用文字寫下一封又
    有個著名的俄國科學家柳比歇夫,每天都很仔細地寫日記,長達五十六年之久。  他的日記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是,他不只記錄了一天做了什麼事,而且還記下了每件事情花了多少時間,精細到以分鐘為單位。  並且在月底或年底,還會分類加以統計他在什麼事情上共花了多少時間。也就因為他這麼徹底的紀錄並且有覺知地掌握時間
    幾千年前醫學之神希波克拉底就曾表示,是毒還是藥,差別只在數量,的確,人體不可或缺的水,一下子喝太多也會水中毒,是會致命的。  在由人組成的社會中,數量也往往是關鍵的,「量多質變」及「關鍵少數」,都說明了人數多一人少一人,在不同情境的影響是很不一樣的。  著名科普作家葛拉威爾在「以小勝大」這本書裡,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溼地環境教育的重點,在於預防入侵種形成的生態災害 濕地是一個充滿了各種魚類、蟹類及其他無脊椎類等,生物豐富又複雜的生態;溼地環境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在於入侵種的生態災害的預防;讓更多人可以透過實際的行動,來預防台灣沿海溼地未來得以免於消失的危機。
    Thumbnail
    來到台南除了美食,還有一個必看景觀,就是台江濕地,這裡的濕地因為具有豐富的自然生態,不只被列為國家公園保護區,還達到國際級的標準,台灣能夠擁有這樣的景觀,實屬難得,今天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台江內最美的四草綠色隧道,感受台版亞馬遜河的天使之眼吧!
    Thumbnail
    這是散步的好去處,跟朋友約好在這裡碰面,羅東林場的貯木池是過去太平山林場集運木材的最終站,如今已轉型為生態文化園區,是宜蘭知名的觀光景點。 貯木池由人工挖掘而成,面積約為1.5公頃,池中原本存放著大量從太平山上伐下的原木,如今已清空,僅留下一片碧綠的水池。貯木池周圍環繞著木棧道,遊客可以沿著木棧道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內湖永續社造通訊2024🍀 臺灣濕地紀錄大片《野性濕地》共4集涵蓋高山湖泊、農田、河川、海岸等濕地,歷經十年拍攝,獲拉姆薩公約東亞中心、國際濕地科學學會Best of Best Award等大獎,不僅讓臺灣濕地生態之美躍上國際舞臺,更是國民濕地生態素養最佳在地教材。 ————— 日期:2
    Thumbnail
    2024.04.18 台中市政府 位於北區的北屯圳(天祥街至東成路)每年遇到枯水期,經常出現水質惡臭、缺氧淤積,環境髒亂等問題,地方民代積極爭取改善,台中市政府水利局經過多次勘查後,決定採用河道集中束流(溝中溝)的設計方式進行,讓上游污水可以集中,增加水源流動性,避免成了死水,造成異味瀰散。 水
    Thumbnail
    因為環境險惡所激發出與自然共存的智慧、由於地處偏遠意外保留的文化遺產與珍貴物種,還有面對財團撐腰的專業知識輾壓,卻不惜一切努力而誕生出的公民意識;它不只讓讀者對「惡地」有了更多的想像,同時也在人文、公民及文化等領域,有了深刻的啟發。
    Thumbnail
    地窄人稠的台灣,適合廢田種電乎?台灣有這樣的條件嗎?為了廢核,搞風電,搞緑電,是不是有些搞錯方向。 我自己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但有興趣鑽研這方面的議題,曾看過不少文獻。我自己沒有答案,但是,看到這一張〔國家地理雜誌〕2023年攝影大賽得獎相片,使得我產生很大的疑惑與感觸!
    Thumbnail
    台灣西南沿海的彰化、雲林與嘉義有許多泡在水中的房屋、電線桿與土地公廟等景色,神秘與有趣的光環讓其成為景點,卻也無法掩蓋其悲哀的歷史脈絡:因超醜地下水形成海水倒灌,土壤鹽化、無法耕種或漁業,影響了當地生技,也潛伏著生存危機。 在攝影的背後,我們應當了解這些原因與故事,並且作為警訊。
    Thumbnail
    槺榔又稱台灣海棗,是從冰河時期留下來的原生植物,分布在台灣濱海一帶,能承受貧脊土壤、耐鹽抗旱,頭頂著尖刺葉形結穗如檳榔豆,高大筆直的槺榔樹突出於沙丘地表,至今西部沿海仍有許多村落以槺榔命名。 即使是一個小地方,也應該有自己的故事,本主題即以台南七股槺榔,一個位於曾文溪河口北岸的農場為出發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溼地環境教育的重點,在於預防入侵種形成的生態災害 濕地是一個充滿了各種魚類、蟹類及其他無脊椎類等,生物豐富又複雜的生態;溼地環境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在於入侵種的生態災害的預防;讓更多人可以透過實際的行動,來預防台灣沿海溼地未來得以免於消失的危機。
    Thumbnail
    來到台南除了美食,還有一個必看景觀,就是台江濕地,這裡的濕地因為具有豐富的自然生態,不只被列為國家公園保護區,還達到國際級的標準,台灣能夠擁有這樣的景觀,實屬難得,今天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台江內最美的四草綠色隧道,感受台版亞馬遜河的天使之眼吧!
    Thumbnail
    這是散步的好去處,跟朋友約好在這裡碰面,羅東林場的貯木池是過去太平山林場集運木材的最終站,如今已轉型為生態文化園區,是宜蘭知名的觀光景點。 貯木池由人工挖掘而成,面積約為1.5公頃,池中原本存放著大量從太平山上伐下的原木,如今已清空,僅留下一片碧綠的水池。貯木池周圍環繞著木棧道,遊客可以沿著木棧道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內湖永續社造通訊2024🍀 臺灣濕地紀錄大片《野性濕地》共4集涵蓋高山湖泊、農田、河川、海岸等濕地,歷經十年拍攝,獲拉姆薩公約東亞中心、國際濕地科學學會Best of Best Award等大獎,不僅讓臺灣濕地生態之美躍上國際舞臺,更是國民濕地生態素養最佳在地教材。 ————— 日期:2
    Thumbnail
    2024.04.18 台中市政府 位於北區的北屯圳(天祥街至東成路)每年遇到枯水期,經常出現水質惡臭、缺氧淤積,環境髒亂等問題,地方民代積極爭取改善,台中市政府水利局經過多次勘查後,決定採用河道集中束流(溝中溝)的設計方式進行,讓上游污水可以集中,增加水源流動性,避免成了死水,造成異味瀰散。 水
    Thumbnail
    因為環境險惡所激發出與自然共存的智慧、由於地處偏遠意外保留的文化遺產與珍貴物種,還有面對財團撐腰的專業知識輾壓,卻不惜一切努力而誕生出的公民意識;它不只讓讀者對「惡地」有了更多的想像,同時也在人文、公民及文化等領域,有了深刻的啟發。
    Thumbnail
    地窄人稠的台灣,適合廢田種電乎?台灣有這樣的條件嗎?為了廢核,搞風電,搞緑電,是不是有些搞錯方向。 我自己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但有興趣鑽研這方面的議題,曾看過不少文獻。我自己沒有答案,但是,看到這一張〔國家地理雜誌〕2023年攝影大賽得獎相片,使得我產生很大的疑惑與感觸!
    Thumbnail
    台灣西南沿海的彰化、雲林與嘉義有許多泡在水中的房屋、電線桿與土地公廟等景色,神秘與有趣的光環讓其成為景點,卻也無法掩蓋其悲哀的歷史脈絡:因超醜地下水形成海水倒灌,土壤鹽化、無法耕種或漁業,影響了當地生技,也潛伏著生存危機。 在攝影的背後,我們應當了解這些原因與故事,並且作為警訊。
    Thumbnail
    槺榔又稱台灣海棗,是從冰河時期留下來的原生植物,分布在台灣濱海一帶,能承受貧脊土壤、耐鹽抗旱,頭頂著尖刺葉形結穗如檳榔豆,高大筆直的槺榔樹突出於沙丘地表,至今西部沿海仍有許多村落以槺榔命名。 即使是一個小地方,也應該有自己的故事,本主題即以台南七股槺榔,一個位於曾文溪河口北岸的農場為出發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