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T正在世界流行中 ──不留痕跡的山林之旅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當絕大部份的人口往都市集中,物質文明與消費文化席捲全世界的同時,人們回歸山林,接近自然美景的慾望也更加強烈,因此,步道旅遊也成為最熱門的休閒娛樂。在台灣,行政院甚至在民國91年將『國家步道系統建置』納入『國家重點發展計劃』之中,民國95年,由民間發起的『千里步道』運動,呼籲民眾回歸人與土地關係的內在價值。這個運動也得到行政院的回應,以『千里自行車道,萬里步道』計劃跨部會推動。

  可是就在這政府與民間同時投入資源與人力在推動步道運動時,我們也非常担心各個自然棲地因為遊客大幅增加而使得自然資源受到嚴重的衝擊,尤其民眾對於踐踏草地,走捷徑,或隨手丟棄垃圾覺得好像沒什麼關係,但是這些對於個人而言似乎很輕微的損傷,在眾多人且長期累積之下,對於自然棲地與物種而言,會是難以復原的災害。

  因此,從2006年開始,民間團體與相關政府部門引進國外盛行的Leave No Trace的規範與訓練,以『無痕山林運動』為名,開始在台灣推動。

  其實LNT並不是新的保育觀念,幾十年來,我們不就常在山裏面看到『除了回憶,請不要留下任何東西』的牌子嗎?不過LNT運動是把這些概念具體化,讓一般從事野外活動的人能依照這些原則,很清楚地一步一步檢查與操作。

LNT的原則有七項,分別是

(一)行前充分的規劃與準備

   ──了解前往區域的環境、選擇合適配備,去除不必要的物品,並且詳細規劃行程。

(二)在可承受的地點行走與露營

  ──走已開發的步道,不要走捿徑或自行開路。

(三)適當維護環境處理垃圾

  ──帶來的東西必須全帶走,包括任何垃圾

(四)勿取走任何資源與物件

(五)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

  ──儘量減少在野外烹煮的可能性。

(六)保育自然環境與野生物

  ──不要餵食以及避開生物繁殖等敏感期

(七)尊重其他山林的使用者

  這七個原則只是簡要的提醒,在無痕山林教育裏,已發展出有許多訓練課程。

  如何充分享受在山林裏活動與體驗的樂趣,但是可以把人為的干擾與損害降到最低,其實還有許多技術層面的訓練,比如說如何處理排泄物就是一門學問。

  不過,簡單來講,我們還是要回到最原點,到山林裏去,就做我們真正想在山林裏做的事,因此,吃大餐、唱歌,那些就留在都市裏吧,『輕裝,簡食,徐行、寧靜』,應該是自然愛好者在自然裏的基本素養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積極響應教育部體育署的全國登山日活動,呼籲民眾踏上山林,近距離認識、熱愛,並保護寶貴的山林資源。為了讓民眾更深入了解山區的文化和環境,花蓮分署特別策劃了一系列多彩的活動,包括歷史人文講座、無痕山林戶外學習活動以及手作步道教育體驗等。現已開放報名,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積極響應教育部體育署的全國登山日活動,呼籲民眾踏上山林,近距離認識、熱愛,並保護寶貴的山林資源。為了讓民眾更深入了解山區的文化和環境,花蓮分署特別策劃了一系列多彩的活動,包括歷史人文講座、無痕山林戶外學習活動以及手作步道教育體驗等。現已開放報名,
Thumbnail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不免升起到山林中避暑的想法,而我本身也是個熱愛大自然的人,長期觀看我文章的朋友都能在我過去的分享中,發現不少露營、登山的相關文章,雖然最近很少分享,主要是因為我都去重複的地方,因此就沒有特別在寫一篇分享給大家知道,大多只會貼在粉絲團,讓大家欣賞一下山中的景色、露營的悠閒。
Thumbnail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不免升起到山林中避暑的想法,而我本身也是個熱愛大自然的人,長期觀看我文章的朋友都能在我過去的分享中,發現不少露營、登山的相關文章,雖然最近很少分享,主要是因為我都去重複的地方,因此就沒有特別在寫一篇分享給大家知道,大多只會貼在粉絲團,讓大家欣賞一下山中的景色、露營的悠閒。
Thumbnail
「生態旅遊」近年來漸趨流行,也被當作提升大眾環境保護意識的一種方式,但到訪偏遠的郊野、杳無人煙的秘境去看動植物,就是生態旅遊嗎?就算不遺留任何垃圾,人類的足跡本身會不會就是一種對環境的擾動?讓我們一起思考,生態旅遊的意義與願景究竟是什麼,又由生態旅遊衍生出哪些爭議呢?
Thumbnail
「生態旅遊」近年來漸趨流行,也被當作提升大眾環境保護意識的一種方式,但到訪偏遠的郊野、杳無人煙的秘境去看動植物,就是生態旅遊嗎?就算不遺留任何垃圾,人類的足跡本身會不會就是一種對環境的擾動?讓我們一起思考,生態旅遊的意義與願景究竟是什麼,又由生態旅遊衍生出哪些爭議呢?
Thumbnail
今年是我們這群荒野保護協會老伙伴蝸行滿十年。 在二0一二年二月,大伙依慣例在大年初一時刻到我家聚會團拜。老婆大人有感而發:「我們不能每次碰面都是吃吃喝喝的,太不健康了!」 二0一二年初,也是我剛滿五十歲沒多久,我呼應老婆大人的話:「從今年起,我要慢下腳步,每個月花幾天的時間徒步旅行台灣。」
Thumbnail
今年是我們這群荒野保護協會老伙伴蝸行滿十年。 在二0一二年二月,大伙依慣例在大年初一時刻到我家聚會團拜。老婆大人有感而發:「我們不能每次碰面都是吃吃喝喝的,太不健康了!」 二0一二年初,也是我剛滿五十歲沒多久,我呼應老婆大人的話:「從今年起,我要慢下腳步,每個月花幾天的時間徒步旅行台灣。」
Thumbnail
霞喀羅古道是近年非常夯的登山步道,2001年被林務局遴選為第一條國家步道。以最自然工法方式復建這條富含歷史人文與自然景觀的示範型步道。 為什麼自然舒適的泥土步道,容許這些機車來破壞?我很好奇,也不明白,難道沒有相關的法規來限制或設一些阻絕的設施嗎? 愛她,就不要傷害她 當所有的野牛被屠殺殆盡,
Thumbnail
霞喀羅古道是近年非常夯的登山步道,2001年被林務局遴選為第一條國家步道。以最自然工法方式復建這條富含歷史人文與自然景觀的示範型步道。 為什麼自然舒適的泥土步道,容許這些機車來破壞?我很好奇,也不明白,難道沒有相關的法規來限制或設一些阻絕的設施嗎? 愛她,就不要傷害她 當所有的野牛被屠殺殆盡,
Thumbnail
可是就在這政府與民間同時投入資源與人力在推動步道運動時,我們也非常担心各個自然棲地因為遊客大幅增加而使得自然資源受到嚴重的衝擊,尤其民眾對於踐踏草地,走捷徑,或隨手丟棄垃圾覺得好像沒什麼關係,但是這些對於個人而言似乎很輕微的損傷,在眾多人且長期累積之下,對於自然棲地與物種而言,會是難以復原的災害。
Thumbnail
可是就在這政府與民間同時投入資源與人力在推動步道運動時,我們也非常担心各個自然棲地因為遊客大幅增加而使得自然資源受到嚴重的衝擊,尤其民眾對於踐踏草地,走捷徑,或隨手丟棄垃圾覺得好像沒什麼關係,但是這些對於個人而言似乎很輕微的損傷,在眾多人且長期累積之下,對於自然棲地與物種而言,會是難以復原的災害。
Thumbnail
戶外露營話題激起了很多討論和爭議,有關注有討論會是好事,但有的音響會有些奇怪: 比如戶外會產生垃圾,所以不該提倡和學習,但旅行現行也產生垃圾,解決這個問題是環保意識的喚起,不是現行本身。 一切都在變化。 最近,我們和一些喜歡戶外的朋友聊了聊
Thumbnail
戶外露營話題激起了很多討論和爭議,有關注有討論會是好事,但有的音響會有些奇怪: 比如戶外會產生垃圾,所以不該提倡和學習,但旅行現行也產生垃圾,解決這個問題是環保意識的喚起,不是現行本身。 一切都在變化。 最近,我們和一些喜歡戶外的朋友聊了聊
Thumbnail
台灣雖然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嶼,但是卻是個全世界少有的高山島,百分之六、七十的面積是山林,我們雖然離海不遠,但是卻都居住在山邊、山腳下、山裡面,台灣人雖然算是住在海島上的民族,但生活更像是山的子民。  每個人的住家附近幾乎都有森林步道,這些年各級政府也努力營建修繕各地的古道、假日登山走步道已經成為常民
Thumbnail
台灣雖然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嶼,但是卻是個全世界少有的高山島,百分之六、七十的面積是山林,我們雖然離海不遠,但是卻都居住在山邊、山腳下、山裡面,台灣人雖然算是住在海島上的民族,但生活更像是山的子民。  每個人的住家附近幾乎都有森林步道,這些年各級政府也努力營建修繕各地的古道、假日登山走步道已經成為常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