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關於縱貫臺灣中南部的那塊「不毛之地」—《臺灣惡地誌: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

【職場讀書人選書】關於縱貫臺灣中南部的那塊「不毛之地」—《臺灣惡地誌: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惡地,就像造山運動,不斷的碰撞、擠壓、抬升,同時隨順自然侵蝕、變動、消長。在二仁溪曲流溫柔的環抱下,這裡的生物與人們創造出善解、包容、熱情的地方特質與文化,堅強地承擔一切考驗。

raw-image


從小到大來往國道三號的經驗,讓我對「月世界」總有些熟悉感,但慚愧的是,儘管那些地景看似奇特,至今卻還沒有機會實際走入,了解其中的奧妙。橫跨了多個縣市,​​《臺灣惡地誌: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以下簡稱《台灣惡地誌》)描寫的,正是關於這塊西南部泥岩惡地的一切,從生成的原因、人文歷史,到蘊含的豐富且特殊生態,儘管文字有些生澀,卻依舊能成功地讓讀者看見這塊「不毛之地」的珍貴價值。

稍嫌雜亂的內容 卻是公民意識的珍貴結晶

大概是因為編排的邏輯,閱讀《台灣惡地誌》的感覺有點像是在看教科書,尤其是關於地質介紹的部分,因為龐大的知識量,就算有大量的彩色圖片,卻還是降低了不少閱讀的樂趣;身為一個喜歡人文社會相關的讀者,對於中段的文化內容原本有些期待,但可惜的是其中並沒有太多的深究,頂多只有一些小小的傳說故事可以解解饞。而在這樣內容深淺不一,文章也因為作者不同而風格明顯帶有差異的情況下,難免會讓人疑惑它被創作、集結的意義。

然而,直到看見最後當地居民為反對垃圾掩埋場而抗爭,了解一切其實都是起因於一次環境危機所引發的草根公民教育,生澀文字反而變得瑕不掩瑜。如同惡地中珍貴的水源,儘管是同樣的文字,催生《台灣惡地誌》的那些努力與故事,最終揭曉後所帶來的後座力,卻賦予了前面那些章節截然不同的生命力與感動。

一本細讀之後會充滿驚喜的作品

比起「文明生態史」,或者是書名暗示的民族誌,《台灣惡地誌》的內容或許更接近於紀錄苗栗後龍土地徵收抗爭事件的《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因為環境險惡所激發出與自然共存的智慧、由於地處偏遠意外保留的文化遺產與珍貴物種,還有面對財團撐腰的專業知識輾壓,卻不惜一切努力而誕生出的公民意識;它不只讓讀者對「惡地」有了更多的想像,同時也在人文、公民及文化等領域,有了深刻的啟發。

(本文與華藝電子書合作,文章連結:https://reurl.cc/80gWYR)

內容總結
臺灣惡地誌: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
5
/5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47會員
403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作為一本類似傳記性的著作,《最強女首相柴契爾夫人:女性身分挑戰父權體制,以婦女之姿站上政界巔峰,席捲英國政壇成為傑出領袖》(以下簡稱《最強女首相柴契爾夫人》)或許是一本還算可以的入門選擇。
3/5最強女首相柴契爾夫人
《獵女犯》是由已故台籍日本兵、笠詩社創始人之一的陳千武,親身經歷戰爭後,所寫下的故事,也因為他曾共享了那段少有人能訴說的生命記憶,讓這本戰爭文學在台灣眾多相關著作當中,顯得格外珍貴。
以現實存在的運動盛事為背景,並且加入了類似熱血漫畫的追夢情節,明明是狗血到不行的劇情,卻還是能夠讓讀者感動連連,結尾的餘韻也在闔上書本後久久不散。
5/5強風吹拂
滿喜歡「守住角落的人」這個書名,書中的角色們,除了主流社會可能比較聽過的導演蔡明亮之外,大概都只是短暫佔據媒體版面幾天的「爆紅」素人;但不論聚光燈是否照到他們,這些「角落生物」們,依舊在他們各自的領域踽踽獨行。
4/5守住角落的人
創造歷史似乎對人類總有著不可思議的魔力,而這樣的慾望也促使人類去發現、探索,只為了成為某項紀錄的「第一人」;但這樣的過程並不總讓人喜歡,甚至通常宿命地必定會經歷苦難,《世界盡頭的瘋人院:史上首支成功度過南極冬季的探險隊求生錄》所說的,正是這樣的故事。
4/5世界盡頭的瘋人院
日本的「職人」,指的是對於某種技藝有所專精,重視並且致力於持續鑽研的精神,但隨著時代不斷變遷,有的技藝本身更帶有時代的背景,讓它們不僅僅是「技術」,而是乘載了一段文化與歷史。《瓦貓》所描寫的,正是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儘管或許沒有「職人」的自覺,卻早已具備更大的存在意義。
4/5瓦貓
作為一本類似傳記性的著作,《最強女首相柴契爾夫人:女性身分挑戰父權體制,以婦女之姿站上政界巔峰,席捲英國政壇成為傑出領袖》(以下簡稱《最強女首相柴契爾夫人》)或許是一本還算可以的入門選擇。
3/5最強女首相柴契爾夫人
《獵女犯》是由已故台籍日本兵、笠詩社創始人之一的陳千武,親身經歷戰爭後,所寫下的故事,也因為他曾共享了那段少有人能訴說的生命記憶,讓這本戰爭文學在台灣眾多相關著作當中,顯得格外珍貴。
以現實存在的運動盛事為背景,並且加入了類似熱血漫畫的追夢情節,明明是狗血到不行的劇情,卻還是能夠讓讀者感動連連,結尾的餘韻也在闔上書本後久久不散。
5/5強風吹拂
滿喜歡「守住角落的人」這個書名,書中的角色們,除了主流社會可能比較聽過的導演蔡明亮之外,大概都只是短暫佔據媒體版面幾天的「爆紅」素人;但不論聚光燈是否照到他們,這些「角落生物」們,依舊在他們各自的領域踽踽獨行。
4/5守住角落的人
創造歷史似乎對人類總有著不可思議的魔力,而這樣的慾望也促使人類去發現、探索,只為了成為某項紀錄的「第一人」;但這樣的過程並不總讓人喜歡,甚至通常宿命地必定會經歷苦難,《世界盡頭的瘋人院:史上首支成功度過南極冬季的探險隊求生錄》所說的,正是這樣的故事。
4/5世界盡頭的瘋人院
日本的「職人」,指的是對於某種技藝有所專精,重視並且致力於持續鑽研的精神,但隨著時代不斷變遷,有的技藝本身更帶有時代的背景,讓它們不僅僅是「技術」,而是乘載了一段文化與歷史。《瓦貓》所描寫的,正是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儘管或許沒有「職人」的自覺,卻早已具備更大的存在意義。
4/5瓦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