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嶠戰爭兩大陣營分別是土生仔/柴城聯盟對抗斯卡羅/保力聯盟。到了戰爭後期,斯保聯軍已經進逼柴城,在保力的火炮加持下,聯軍連番猛攻,眼看即將破城,走投無路的柴城人派遣使者北上討救兵
來救援的並非一支軍隊,而僅僅是一個人,但他的介入影響了半島的生態二十餘年
來自水底寮的林淇泉
從空中眺望枋寮平原 (based on Google Maps)
枋寮平原位於沿山交界地,是天然的林產地,經濟價值高,早在18世紀就是人口稠密的區域。19世紀初,林淇泉率領林家族人在平原中心的水底寮發展勢力,並將觸角伸向遠在南方的瑯嶠地區墾殖,拓展貿易版圖。柴城人向林淇泉求援,可以說明林家在瑯嶠耕耘已久,是有一定說話份量的大戶
林淇泉接到消息後,南下抵達戰區,調停柴城人、土生仔、客家人與斯卡羅人四大族群的紛爭。雖然他是當地地主,但論土地大小,也不算什麼大勢力。他真正的權威來源是商業力
過去大領主賺錢方法很多元,除了租稅,多半也身兼貿易商,畢竟善用勢力範圍內的資源才是合格領主。林淇泉成立「林萬記」商號處理錢流和物流,在領地內開發旱田,建設製糖和製油等工廠,經營沿山地區和海上的貿易
林淇泉除了經營南方的瑯嶠的生意,也北上插旗鳳山
鳳山縣城是清國在南台灣的據點,為了深入該地生意圈,林家做了許多有利清國官方的「投資」,包括1824年征討楊良斌與許尚,1828年鉅資修建鳳山雙慈亭,1838年鉅資構築鳳山城砲台。這些「投資」都是為了將鳳山街市納入自己的商圈
從鳳山到瑯嶠的林萬記商圈,加上在枋寮平原的土地,林淇泉打造的王國已經是雄踞一方的大勢力。他的權勢具體體現在私人宅邸,過去台灣合院式平房再大也就是一層,極少數有兩層樓,建到三層樓就極度不尋常了,更別說這是1830年代的建築,那是台灣還沒有洋樓的時代,「浮誇」程度可見一斑
圖:謝宗佑,2018,〈民變、豪強與官府:十九世紀臺灣林萬掌家族的發展〉P117
先前提到斯卡羅內部的權力分配,是地利決定話語權,大股頭居於交通核心區,因此成為斯卡羅權力中心。若放大尺度,林家領地就位於屏東半島的交通核心區。枋寮港位於柴城與社寮北上貿易必經之路上,從鳳山與安平南下的貨物也須經過枋寮港。因此林家不單是有錢,而是佔盡地利,手握半島商權的巨族
腹背受敵
每次談到屏東地區的武力衝突,多半會聚焦在閩客關係不和睦,導致閩庄和客庄仇殺。但攤開地圖來看,會發現很多衝突的本質來自於商權鬥爭
六堆地區是客家人主要活動地,客庄有良好的戰鬥傳統,但六堆的軟肋就是缺乏貿易能力。六堆區的米產量龐大,但缺乏外銷管道,唯一的方法是將米集運到內河港口(例如中堆的
達達港),順著溪流運到
阿里港或
東港這種大型貿易市鎮,委託貿易商加工、包裝與外銷
拿台茶貿易舉例,大稻埕這種外銷大港就是有通路優勢,賺到絕大部分的利潤。19世紀上半葉的台米是高價值商品,東港商人和里港商人有多賺就可想而知。
六堆與港市是貿易互補關係,正常來說六堆沒有理由攻擊自己的貿易商,不然米糧誰來賣。但從一個角度,六堆周邊的商業都市也是捏住了六堆人的生命線,搞到雙方戰起來,原因之一就是港市長期壟斷利潤豐厚的米糧貿易,雙方利益無法協調。
1832年就是雙方衝突的一次高峰,六堆對周邊市鎮發動大規模攻擊,沿著高屏溪與東港溪燒殺,根據《鳳山縣採訪冊》的記載,可以一窺六堆軍的進攻路線:
虎視耽耽,狼烽益焰。方其燬閩莊,屠巨埠也,首先阿侯矣,次及萬丹,繼而東港矣,終及港裡。
戰火遍及整個屏東平原,大型商港都遭到嚴重破壞。同樣是貿易重鎮的枋寮地區也被入侵,只是這次六堆軍沒那麼好運,除了林家這樣的地頭實力不俗,水底寮庄民也是剽悍能打,人人是槍炮高手,因此多少能抵禦六堆軍的攻勢。林萬記商號打造的水路系統也發揮作用,源源不絕從鳳山運來物資,枋寮港成為該地庄民補給地
除了與六堆爭鬥,林家與高地人也有摩擦。不少兇悍的部落時常在平原周邊劫掠,林淇泉的策略也很簡單,就是正面硬幹,持續往山區推進
1837年林淇泉將大本營遷到山腳下的內寮,與舊本營水底寮互為犄角,除了震懾高地部落,更能進一步掌握沿山產業,貨物可從內寮溪順流而下到枋寮港,之後林家也修築了道路橋樑,與水底寮直接相連。大族要搬家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更別說將永久居住地設在高地人的領域內。這大膽遷都,也反映林家想全面掌控枋寮一地的決心
只是有決心是一回事,林家依然處於腹背受敵的狀態,為了一勞永逸,林家做了一個可能是家族史上最重要的政治決定
打破僵局
紅色虛線是林家在林萬掌時代的勢力範圍(based on Google Maps)
1840年代後,林淇泉不再出現在史料,似乎是退居幕後,取而代之的是第二代當家,20歲出頭的長子林萬掌,開始接手了大片土地與林萬記商號。為了穩固區域霸權,林萬掌將注意力望向東方的高山
林家與鄰山力里社偶有紛爭,但貿易關係行之有年,一內一外脣齒相依。既然如此何不徹底消除紛爭,將這彼此關係再進一步穩固?基於共同利益,雙方拍板了一樁政治婚姻,林萬掌迎娶力里公主Talimaru Sauniyaw。這場婚事是誰出的主意如今已經不可考,但林家與力里結為攻守同盟,標幟著半島新秩序的誕生
自此之後,內寮從危險的最前線,成為安全的大後方,沿山地區恢復平靜,庄民得以順利開墾,貿易暢通無阻,人力不再有耗損。力里的林產能藉由枋寮港出口,林家的影響力也開始深入高地,林萬記商品能通過力里酋邦直達東海岸的部落
同盟的另一個具體體現,就是林萬掌能以駙馬爺身分動員力里族人,讓剽悍的高地戰士投入戰爭,林家軍事力從此之後上升一個LEVEL
全盛時期
經過二三十年的經營,林家在1850年代進邁入巔峰,除了貿易蒸蒸日上,也開始向四方揮動它的鐵拳
1853年林家與六堆的軍事衝突再起,林萬掌轉守為攻,率軍直搗六堆心臟地帶,將達達港一帶破壞殆盡。如前面所說,內河港是六堆米糧集散地,林萬掌對此地特別攻擊,應該以破壞六堆錢流為戰略目標的經濟戰
不論是1830年代六堆對港市的攻擊,又或者1850年代林萬掌對達達港的攻擊,整體看起來更像是商業戰爭,而不是純粹的情緒發洩。而囂張慣了的六堆軍,面對全盛時期的林萬掌似乎也沒轍,林萬掌也成為六堆客庄文獻中的大魔王
這時林萬掌的影響力也體現在與歐美人的交流上
19世紀中葉的台海成為全球貿易網的一部分,瑯嶠半島海域位於繁忙航道上,但也因為海象很差,船難常常發生。1851年
巴夏禮為了調查瑯嶠船難事件,前往內寮拜訪林萬掌。交流過程中他指責林萬掌沒有及時幫助船員,林則回答道:
我必須從獲釋者學會該地語言,才能區別那一部落友善,那一部落是兇手,這樣我才能進行懲處。再說,附近居民也會害怕釋放船員後,貴國軍艦會進行無區別報復。
先不論林萬掌的懲處論是否是自吹自擂,還是可以從歐美使節的頻頻到訪,窺見林家的實際影響力,巴夏禮認為林萬掌是「擁有巨大影響力的男人」,勢力遍及整個半島,說明林萬掌的名聲連遠在清國的歐美人也有所聞,是眾所周知的半島教父,有事找萬掌就對了
斯文豪是另一位到訪內寮的歐美官方人物,在他尚未擔任
打狗首任領事之前,就開始深入台灣實地調查,光是拜訪林萬掌就有兩次紀錄。斯文豪最初對林萬掌的印象並不好,因為他在府城停留的時間,清國駐台官員曾描述過林萬掌與清國的關係
從清國官方的角度,林萬掌完全不受控。林萬掌的同姓族人林恭曾攻陷鳳山,萬掌為此包庇了林恭一段時間,林家軍佔領東港與清軍對峙,清軍攻不下來,最後也是靠外交手段解決爭端,但雙方的齟齬也是越來越嚴重
斯文豪起初與清國口徑一致,以「不法之徒」稱呼他,但在拜訪後,反而改用「英雄人物」來稱呼林萬掌
在內寮有位領袖人物叫萬掌,擁有大片的土地,與高地部落做貿易,雙方關係非常友好。清國認為他是不法之徒,卻無法影響到他,因為他被平地人所保護,背後還有高地人的支持
1858年是斯文豪最後一次拜訪內寮,幾個月後,39歲的林萬掌便因病去世
日暮西山
萬掌死時,他的長子林有才年僅14歲,背負著所有人的期待之下繼承父祖輩的霸業。雙寮林家名聲顯赫,戴潮春與林文察都耳聞過這位混血王子,各方陣營都亟欲拉攏。1862年戴潮春對霧峰林家發起戰事,年僅18歲的林有才率軍北上對抗戴軍,年輕領袖亟欲證明自己的能耐
戰爭一向是福摩薩大族振興家威的機會。戴潮春戰敗後,林有才於1864年率領林家‧力里聯軍跨海遠征福建,只是很可惜的,同年在一場與太平天國的戰役陣亡,年僅20歲
林家主帥一代比一代早逝
雙寮林家給我的感覺很像長宗我部家族。林淇泉/國親奠基了家業,林萬掌/元親將家族推上高峰,與最具影響力的當權者鬥爭(林萬掌 vs. 清國 / 元親 vs. 秀吉)。最後林有才/信親跨海作戰,想重振家風,但武運不濟戰死沙場
林有才繼承的林家是集大成的完成版,這個家族能統籌出的人力、財力、物流力與軍事力,維持一支聯合部隊並跨海投射到清國,此刻是他個人與家族的最光輝時刻。如果給他幾年時間,讓他取得當初林文察那種功績,雙寮林家也會有不輸霧峰林家或板橋林家的影響力也說不定。只是在這位當家陣亡後,家運似乎也走下坡了
力里公主Talimaru Sauniyaw在丈夫兒子相繼去世後,職掌了林家搖搖欲墜的家業。只是之後林家就幾乎沒有出現在史料之上,很多跡象顯示林家影響力已大不如前
1867年,也就是林有才去世後的三年,羅妹號在琅嶠觸礁發生船難,船員悉數殺。依照過去慣例,歐美人應該會先尋求林家協助,但整個事件林家沒有參與,反而是美國與清國直接介入,進而與斯卡羅人發生戰爭,由此可見林家對南方已經沒有當初的話語權。另外的原因也可能是歐美人與清國已經有足夠的情報能力深入半島,林家失去交通的核心地位,影響力大幅降低
1875年Talimaru Sauniyaw過世,林家的盛世也就此落幕
- 林家後人仍繁盛,2011年林家祖墓厝建成,位於現在春日鄉的力里族人也共襄盛舉。林家與力里的「同盟」至今仍存在
- 現在內寮溪畔有一座忠神廟,據說曾是林家與六堆軍激鬥的古戰場
- 紅色虛線並非林家直轄領地,應該說是林家的「sphere of influence 能直接發揮影響力的範圍/勢力範圍 」。這個範圍內也有不少獨立小領主,例如水底寮的王飛虎,是該地領袖之一,也是林萬掌的長期盟友
- 地圖中色塊不是均質的,以排灣族酋邦來說,每個酋邦的性質都不同,有些是權力高度集中的超部落酋邦,有些是權力分散的婚姻型酋邦,有些甚至是沒有單一權力核心的聚落群。
- 六堆勢力範圍內,每個色塊裡不僅僅有客庄,更有為數不少的閩庄,在先鋒堆地區就有佳走庄這種台語聚落存在
- 每個地區的土地都是犬牙交錯的,基本上不存在單一個人擁有一大片相連不間斷的私有地,因此勢力範圍色塊僅僅是做為參考,方便辨識重要勢力的所在地和相對位置
- 排灣族酋邦與部落名參考葉神保論文的漢字譯名,原本想採用羅馬拼音,但為了製圖畫面的統一感,最後還是決定用漢字
- 謝宗佑論文統一採用水底寮林家,我考量到林家在水底寮與內寮兩地皆有耕耘,萬掌與有才以降主要活動地皆在內寮,因此稱呼雙寮林家
參考資料:
李文良,2016,〈清代南臺灣六堆的米穀生產與流通〉,《臺灣史研究》,第23卷第4期,頁39-80
吳玲青,2017,《界外之人: 瑯嶠地方的歷史與人群》
陳政三,2015,《翱翔福爾摩沙:英國外交官郇和晚清台灣紀行》
葉神保,2014,〈日本時期排灣族「南蕃事件」之研究〉
謝宗佑,2018,〈民變、豪強與官府:十九世紀臺灣林萬掌家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