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中國維持大一統的根本因素

    綜觀世界各國的歷史,包括舊大陸上的兩河流域、波斯、印度、地中海沿岸與歐洲內陸,大多數時間都是小國林立,就算有統一的大帝國在歷史長河中也不是常態,通常都是某個打仗能力特別強的團體四處征服,過一段時間後又回復到原本小國林立的狀態。
    但,古代中國是例外,自贏政一統六國後整個華夏大地維持大一統並實施中央集權的官僚統治實為中國歷史的常態,那究竟是什麼原因令中國與眾不同呢?

    從夏商周三代逐漸發展的大一統思想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雖然分裂動亂,卻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思想繁榮時代。諸子百家不僅將原有的大一統觀念系統化、理論化,而且還增加了新的內容,即加強調國內政治秩序的統一問題。孔子針對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混亂局面,提出了「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天下有道」的理想的秩序社會。孟子主張君仁臣義,君民同樂,天下定於一。荀子則認為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參也,萬物之揔也,民之父母也。韓非子認為一棲兩雄、一家兩貴、夫妻共政是禍亂的原因。《呂氏春秋》言:「王者執一,而為萬物正。一則治,兩則亂」。管仲説:「主尊臣卑,上威下敬,令行人服,治之至也」「使天下兩天子,天下不可治也。一國而兩君,一國不可治也。一家而兩父,一家不可治也。夫令不高不行,不專不聽。堯舜之民非生而治也,桀紂之民非生而亂也,故治亂在上也」 管仲甚至還提出了具體制度上的大一統,即“天子出令於天下,諸侯受令於天子,大夫受令於君,子受令於父母,下聽其上,弟聽其兄,此至順矣。衡石一稱,鬥斛一量,丈尺一綧制,戈兵一度,書同名、車同軌,此至正也。”墨子説:「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於天子。」顯然這都是對國家政治秩序的大一統觀念的不同表述,但他們都強調自上而下的政令統一。這一理念最終由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的秦朝變成了現實。從秦始皇開始,「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真正系統發揮《春秋》大一統思想的是漢代董仲舒。他説:「《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這是説,封建的大一統是天地古今之道,是不可改變的。有了大一統的國家,必須具有適應這種大一統國家的統一思想,只有上下統一,才能保證法制號令規章制度的暢行。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