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被工作、學業或家庭追著跑,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及精神。我們可以想想最近一次睡滿八小時是什麼時候的事?因為各種原因必須要晚睡而早起,又或是捨不得睡而壓縮了睡眠的時間,只寄望自己可以在周末的時候好好的補眠。不過,睡眠債所導致的傷害無法透過假日多睡來完全地彌補,可以說長期下來對身體仍有深遠的影響。
什麼是睡眠?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出國會需要調時差的經驗,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有所謂的「生理時鐘」。當我們在一兩天內到飛到異國時,我們身體沒辦法馬上適應當地的時間,但過了幾天之後我們卻可以調整跟當地人一樣的作息! 大腦中央有一處名為「視交叉上核」,它的功能在於調節時間與體溫,讓我們得以在白天保持清醒,在夜晚的時候感到睡眼惺忪。「視交叉上核」掌管著我們的作息,只是它需要有人傳達它的指令到腦部,這個信差就是我們熟知的「褪黑激素」。 「褪黑激素」在晚上時會跑到大腦開始宣告:「天黑了!入夜啦!」而在同步中,大腦還有另一種化學物質「腺苷」在累積濃度,累積的濃度越高,你會感覺到眼皮越來越沉重,越來越想睡。
為什麼要睡覺?
睡眠的重要性大部分的人都懂──人們在經歷一整天的精力耗損之後需要休息。這似乎是一個沒什麼好質疑的議題,因為自古以來就是這樣啊!可是,讓我們回到一個根本的問題,睡眠讓我們失去意識,這時候睡眠不是很危險嗎?但演化依舊讓我們有著睡眠的習慣,相信一定有其不可省略的重要性。
- 睡眠影響著我們的生理
睡眠除了可以提升我們的免疫系統,並穩定我們的腸道系統外,睡眠也可以增進我們的記憶力。在本書中有提到許多的實驗,證明了學習前的睡眠可以讓大腦為學習記憶;而在學習後的睡眠,則可以鞏固學習記憶。
然而剝奪睡眠的後果,就是造成許多精神疾病、癌症、肥胖、糖尿病、不孕等等。〔即便疾病的發生並不一定都是睡眠造成的,但不可否認缺乏睡眠會提高得到這些疾病。〕
- 睡眠影響著我們的情緒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常常會因為作夢而有種沒睡好的感覺。也或許會有人覺得要是都不用作夢,那我們就可以真正的休息到了!
但其實做夢是有功能的:作夢讓我們可以撫平情緒的傷痛。
大腦會在你作夢的同時將「事件」以及「事件當下你的情緒」分離。讓你醒來的時候對於該事件可能還記憶猶新,但感受卻不像當下這般強烈了。不過,當你覺得感受依然強烈,代表情緒的印記太深,大腦會繼續在接下來的夜晚嘗試將事件與情緒分離。 「時間沖淡傷痛」,但這樣看來其實是夢帶走了傷痛。
非快速動眼睡眠及快速動眼睡眠
睡眠的過程包含了非快速動眼睡眠〔NREM睡眠〕及快速動眼睡眠〔REM睡眠〕。這兩種睡眠的狀態每九十分鐘會輪替一次,但比例會隨著深夜到清晨而有不同。上半夜會以非快速動眼睡眠〔NREM睡眠〕站上風,而隨著早晨即將到來,則變成快速動眼睡眠〔REM睡眠〕主導。
- 非快速動眼睡眠〔NREM睡眠〕
非快速動眼睡眠含有一到四個階段,由淺入深的睡眠,代表著你被叫醒的難度越來越高。這個階段的睡眠主要負責淘汰、清除一些不需要的神經連結,接著由較短期的快速動眼睡眠加強某些連結。也就是前半夜,大腦會先著重在清理自己,留下一些較重要的記憶、清除一些瑣碎的事情,才不會造成記憶庫的滿載危機。
- 快速動眼睡眠〔REM睡眠〕
夢境通常發生在這個時段。快速動眼睡眠除了加強某些神經的連結之外,還有作夢所帶來的好處:撫平傷痛、覺察他人表情的敏銳度、提升創造力。
夢境不只可以撫平傷痛,還可以讓我們更能覺察別人的表情是生氣、悲傷或是開心。畢竟,看不出別人的臉色有時候會導致可怕的後果!
另外在本書中也透過實驗發現,做夢讓我們富有創造力。書中舉了許多例子,其中一例就是我們學生時代背的元素周期表。這是門得列夫〔Domitri Mendeleev〕把日間想不出的元素,在作夢的時候清楚的排列了出來,而讓後來的人們有了熟知的「元素周期表」。
總結
這本書讀完之後仍讓人感到意猶未盡,特別是有關夢境的解析。我曾經覺得快速動眼睡眠〔REM睡眠〕是不必要的睡眠,畢竟每次睡醒都覺得好像沒睡飽!但經過這本書的洗禮後,才了解到沒睡飽只是因為睡眠未滿八小時的睡眠剝奪感。
我們會花時間運動、花錢吃健康的食物,但我們常常以為睡六、七小時就夠了!花了重金想保養身體,殊不知最好的保養就是睡飽〔根據本書說法是一定要滿八小時才足夠〕!
看完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我想我也愛上睡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