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的奶奶都很Chill!專訪韓國插畫家Uyada Studio──《媽媽離開的時候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眼中的奶奶都很Chill!專訪韓國插畫家Uyada Studio──《媽媽離開的時候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媽媽離開的時候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每章節裡,穿插各種姿態登場的奶奶,實在太好奇插畫家Uyada Studio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能夠細膩捕捉老人們的神情,一查之下才發現,原來是插畫界老人系代表,更是奶奶專攻!這麼說來,談論外婆故事的作者,碰上專門繪製「奶奶」的插畫家,文字與圖像的浪漫相遇,宛如偶像劇情節般,量身打造出這本書。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契機,讓插畫家Uyada Studio走上繪畫奶奶之路?


▍告別社畜人生,展開一趟旅程

畢業後與多數人一樣投入就業市場,在一間設計公司展開職場生活,每個月擁有固定收入,但逐漸意識到內心更希望實現最初成為插畫家的夢想,毅然決然辭掉工作,並給自己一年的時間沉澱,走訪許多國家,也在過程中遇見日後的創作主題。

插畫作品《看著火發呆的婆婆》(暫譯),Photo Credit:Uyada Studio

插畫作品《看著火發呆的婆婆》(暫譯),Photo Credit:Uyada Studio


▍文化衝擊之後,就決定是「奶奶」了!

旅行當時正值夏天,和媽媽一起到了海邊;看見沙灘上脫掉上衣而泰然自若的奶奶們,備受這幅景象衝擊。「眼前的老人充滿熱情與能量」的模樣,就像是在生命力最豐沛的季節裡閃耀。才意識到,原來過去自己所認知的世界太狹隘,思索著想如何變老的同時,也下定決心畫出老年的各種姿態。

插畫作品《FREEDOM》,Photo Credit:Uyada Studio

插畫作品《FREEDOM》,Photo Credit:Uyada Studio






「很多人在看了這幅畫之後,感受到自由,而我也在創作的過程中,獲得解脫。」──Uyada Studio



▍畫筆下的腦內宇宙,解放老人的既定印象

如果說創作初期是記錄眼前所見的老人,那麼現在的Uyada Studio則是透過每一幅作品,畫出理想中的老年光景。她在More Page的訪談中提到,構圖前總先問自己「為什麼」:像是「為什麼不可以在海邊脫衣服?」、「為什麼不可以邊喝啤酒邊跳舞?」、「為什麼不能像孩子一樣玩溜溜球?」等。腦中隨著拋出的疑問,浮現作品主角的可能形象、衣服、髮型,甚至依據個性添加可愛細節。

像是去年,帶著想成為可愛老人的期許,創作了立體書《也許老年才是黃金時期》(暫譯,原文書名:어쩌면 황금기),放下世俗對於老人的社會期待,呈現晚年愉快而可愛的模樣。

自製立體書《也許老年才是黃金時期》(暫譯,原文書名:어쩌면 황금기),圖片來源:별책부록

自製立體書《也許老年才是黃金時期》(暫譯,原文書名:어쩌면 황금기),圖片來源:별책부록

自製立體書《也許老年才是黃金時期》內頁,圖片來源:별책부록

自製立體書《也許老年才是黃金時期》內頁,圖片來源:별책부록


想像變老的自己,也許那才是花樣年華

過去受周遭環境的影響,Uyada Studio總覺得上了年紀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但卻在創作的過程中,認知到變老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與其著眼在失去或衰弱等等的消極變化;認為保持健康的心態、接受事實、每天好好過活,才是最重要的;也因為這個體悟,開始不害怕變老,更期待自己以及同一個世代,可以展現出不同的老年樣貌──以自己喜歡的樣子變老。

插畫作品《ZZZ》,Photo Credit:Uyada Studio

插畫作品《ZZZ》,Photo Credit:Uyada Studio






「我們不會因為變老,就變成別人。」──Uyada Studio




以「夏天、婆婆和自由」這三個關鍵字形容自己的Uyada Studio,帥氣而灑脫的描繪心中老年的模樣,如同《媽媽離開的時候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裡的媽媽,邁入七十多歲又如何?依然可以快樂的打桌球,做任何喜歡的事。

因為,才沒有所謂每個年齡該有的模樣呢!

◎更多的Uyada Studio,歡迎到她的 Instagram玩玩!



內容整理:晴子(本書翻譯),資料來源_More PageEarly

░░░░░░░░░░ 欲閱讀完整書籍,歡迎至各大書店購買 ░░░░░░░░░░




avatar-img
堡壘文化的沙龍
42會員
5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堡壘文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說起自己在大學與日後人生中的朋友赫伯特.衛斯特(Herbert West)時,我總是滿懷恐懼。這種恐懼感並不全然來自他最近那樁失蹤事件散發出的不祥徵兆,而是由於他終生志業的性質。早在十七年前,當我們還在位於阿卡漢的米斯卡托尼克大學醫學院念大三時,這股恐懼感便已露出端倪。
我才發現原來我認識的只是一部分的她,這樣相似的感覺,也在最近跟她聊到死亡話題時再度浮現,像是媽媽說她目前有幾個待葬清單,但還沒有決定好;她跟爸爸想找有電梯的房子,因為身體漸漸負荷不了爬樓梯等等的老後安排,我才知道其實他們早已著手規畫,不論是「養老」又或是「死亡」,只有我還像個孩子一樣。
對預立醫療的理解、失智症病人與家屬照護的情緒關懷、面對死亡的態度、死後生者的追思,死亡一直都包含在生命之中,卻始終是我們避談甚至盡量假裝忘記的事,在向別人談及我最近編輯的書時,我發現自己都特別小心不敢輕易的就說出,這是一本和媽媽討論死亡的書。
我第一次接觸這些概念,是在2014年的春天,當時在時任休士頓太空人隊決策科學主任梅戴爾的建議之下,我讀了康納曼的《快思慢想》。康納曼靠著「把心理學研究導入經濟學的深入見解,特別是對於人類在未知狀態下所做出的判斷和決策,有著深層的探究」,成為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每次當我在「評估」這些新創事業想法的時候,我都覺得,我的每一個新想法都一定會成為下一個大物。接下來三年,我什麼都試過了,從販賣機,到修電腦,再跳到送貨服務,又換到網路行銷──只要有任何一點點可以賺錢的機會,不管多渺小我都會一頭栽進去,事實證明這樣非常、非常的,愚蠢。一路上我就這樣失敗了十三次。
在我過去二十年的人生及商場生涯中,我學習體悟到很多重要的東西跟守則,讓我從負債15萬元的亞洲窮移民,轉變成一位國際企業領導者。你會知道我以前的資源有多麼匱乏,但我還是從無到有創造出我現在擁有的一切。其中一個幫助我建構財富成功哲學的觀念,叫做財富三角(the Wealth Triangle)。
說起自己在大學與日後人生中的朋友赫伯特.衛斯特(Herbert West)時,我總是滿懷恐懼。這種恐懼感並不全然來自他最近那樁失蹤事件散發出的不祥徵兆,而是由於他終生志業的性質。早在十七年前,當我們還在位於阿卡漢的米斯卡托尼克大學醫學院念大三時,這股恐懼感便已露出端倪。
我才發現原來我認識的只是一部分的她,這樣相似的感覺,也在最近跟她聊到死亡話題時再度浮現,像是媽媽說她目前有幾個待葬清單,但還沒有決定好;她跟爸爸想找有電梯的房子,因為身體漸漸負荷不了爬樓梯等等的老後安排,我才知道其實他們早已著手規畫,不論是「養老」又或是「死亡」,只有我還像個孩子一樣。
對預立醫療的理解、失智症病人與家屬照護的情緒關懷、面對死亡的態度、死後生者的追思,死亡一直都包含在生命之中,卻始終是我們避談甚至盡量假裝忘記的事,在向別人談及我最近編輯的書時,我發現自己都特別小心不敢輕易的就說出,這是一本和媽媽討論死亡的書。
我第一次接觸這些概念,是在2014年的春天,當時在時任休士頓太空人隊決策科學主任梅戴爾的建議之下,我讀了康納曼的《快思慢想》。康納曼靠著「把心理學研究導入經濟學的深入見解,特別是對於人類在未知狀態下所做出的判斷和決策,有著深層的探究」,成為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每次當我在「評估」這些新創事業想法的時候,我都覺得,我的每一個新想法都一定會成為下一個大物。接下來三年,我什麼都試過了,從販賣機,到修電腦,再跳到送貨服務,又換到網路行銷──只要有任何一點點可以賺錢的機會,不管多渺小我都會一頭栽進去,事實證明這樣非常、非常的,愚蠢。一路上我就這樣失敗了十三次。
在我過去二十年的人生及商場生涯中,我學習體悟到很多重要的東西跟守則,讓我從負債15萬元的亞洲窮移民,轉變成一位國際企業領導者。你會知道我以前的資源有多麼匱乏,但我還是從無到有創造出我現在擁有的一切。其中一個幫助我建構財富成功哲學的觀念,叫做財富三角(the Wealth Tria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