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晴子(本書翻譯)
約莫去年夏天,那個好像稍微適應日常存在疫情的時候,倪編傳來這本書。閱讀作者訪談的過程中,發現這大概是共時性的感召(?)當時碰巧看完《機智醫生生活》沒多久,所有在劇裡還沒思考的一切,將會在接下來進入書稿後,直接和死亡正面對決,這是我一直沒有準備、也想任性拖延的事。
小時候有一段時間很害怕關燈,那時對死亡的認知是黑色的,覺得進入黑暗就會離死亡更近一些,所以睡覺的時候都會留一盞燈,作為還活在這世界的證明。但作者卻從書名開始便為死亡上色,猜想大概是另一種詮釋死亡的可能,抱著半期待、半擔憂的心情,開始了這本書。
作者以淺淺的話,說出深深的家庭故事,在審書、翻譯的過程中,都不小心因著書中的幾句話一陣鼻酸,或偷偷掉了幾滴淚,特別是讀到〈時隔六個月傳來的訃聞,和外婆被搶走的壟溝〉這篇,作者的首爾爺爺,原本意氣風發,甚至是家中精神支柱的爺爺,因著失智症,生活從此不在,看著作者的文字,似乎在說著我們家的故事。大約16還17年前,那個對於失智症還很陌生的年代,悄悄降臨在爺爺身上,爺爺是一個有紀律、生活模式很固定的人,所以我們都清楚每個時間點他在哪裡、在做什麼,某一天開始,爺爺每次出門都很晚才回家,還有許多不像他的行徑,問晚歸的原因卻也不得其解,起初我們沒有特別放在心上,直到有天出門,媽媽偷偷跟在爺爺後面,發現他費盡心思卻找不到回家的路,我們才驚覺原來爺爺生病了,也才知道爺爺害怕我們擔心,想自己解決,所以什麼也不說。
後來安排爺爺住到安養中心,我們每週末去看他,見面的時候總會假裝開玩笑問他「記不記得我是誰」,起初還回答得出來,某一天開始,我看著爺爺的眼神,還有欲言又止的面容,那是被遺忘的樣子。提到爺爺總會想起幾個畫面,喜歡坐在黑色沙發正中間;象棋斷成兩半的時候,總是跑到廚房拿飯粒黏起來;還有一次全家出遠門,在車上躺著睡覺的時候,用手護著我,怕我滾下去(那個時候是裝睡!偷偷觀察爺爺!),但這只是我單方面的記憶。在爺爺心裡,我是什麼樣的孫女呢?想到我會出現什麼畫面呢?每次想念爺爺的時候,總會不經意想到這些再也無法得到解答的疑問。
看著書中作者跟母親討論死亡,意識到這個過程正在走向互通心意的想念。記得17年全家一起去了趟關西,旅行中碰到的選擇,以及媽媽的回應,我才發現原來我認識的只是一部分的她,這樣相似的感覺,也在最近跟她聊到死亡話題時再度浮現,像是媽媽說她目前有幾個待葬清單,但還沒有決定好;她跟爸爸想找有電梯的房子,因為身體漸漸負荷不了爬樓梯等等的老後安排,我才知道其實他們早已著手規畫,不論是「養老」又或是「死亡」,只有我還像個孩子一樣,以為他們一直都會在,好似作者在書中講的「在這之前,我從沒想過『養老』這個詞會出現在父母的生命裡,覺得那只屬於爺爺奶奶而已。我的父母已進入老年期,而且不能就這樣自然的迎接晚年,他們必須要有所規畫。」
我因為倪編幸運遇見這本書,獲得和爸媽展開對話的機會,想跟作者一樣參與他們未來人生的計畫,也期待能像會議時行銷K子說這本書就像死亡版的&Premium一樣,挑選、打造理想的死亡風格。
即使讀了幾遍這本書,我還是會害怕死亡、不想和身邊的人說再見,但知道透過言語將死亡具體化,理解父母的想要,在他們離開之後,不必再度上演猜想的環節,能夠清楚的想念,這樣似乎增加了面對死亡的勇氣。
原文標題〈互通心意的想念,增加一些面對死亡的勇氣〉
░░░░░░░░ 欲閱讀完整書籍,歡迎至各大書店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