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吃魷魚了嗎?
自九月17日上線Netflix,韓國影集【魷魚遊戲】已經超越【伯捷頓家族】成為Netflix有史以來點播量最高的原創劇集,在全世界也幾乎打進各國收視的排行榜前位,這個數字及現象是全球性的,網路的迷音、梗圖、熱門話題都圍繞著【魷魚遊戲】打轉。關於大逃殺或是生存遊戲型的影視作品並不在少數,為什麼就唯獨【魷魚遊戲】可以獲得廣大的迴響?
【魷魚遊戲】或許寫實殘忍不如【大逃殺】,橋段跟【聽神明的話】雷同,闖關過程不及【詐欺遊戲】,場景美學可能去年日本影集【今際之國的闖關者】都比較強,【魷魚遊戲】並非是部完美的作品,要舉出問題,也不是沒有。只是我先簡單地說幾個我覺得好看的地方,第一個成功的點,在於它用簡單的設定讓觀眾進入作品,又用了複雜的人物線條讓你繼續看下去。
【魷魚遊戲】講的故事很簡單,456個因為各種原因急需要金錢的人,被引誘參加一個嗜血的生存遊戲。這個由六個童年兒趣組合成的生存遊戲,只有一個人可以活下來,贏家將可以獲得456億韓元(約3900萬美元)的獎金。【魷魚遊戲】很簡單地設立了規則,就讓觀眾隨著主角進入了遊戲之中,明明只有六個童年玩的遊戲,卻牽引出了一連串複雜的人性辯證。
玩了也是死,不玩也得死,那什麼是吸引這些玩家們參加遊戲的原因,在純真的兒童遊戲與暴力死亡之間,【魷魚遊戲】並沒有讓人看到「希望」!幾乎大部分的玩家,都是看在「金錢」的份上,參加了這場你死我亡的戰爭。
劇中許多人物屬於社會的底層/邊緣人物,他們都背負巨額金錢糾紛…我看許多西方媒體的評論,將【魷魚遊戲】和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寄生上流】等同比較,「哪有這種該死的遊戲?為什麼有人拿到簡單的圖形?為什麼有人就得用困難的圖形?」【魷魚遊戲】一開始就點明了社會的不公平性,韓國社會(甚至放大來看台灣或歐美資本主義社會也如此),貧富不均到競爭過於激烈的現實,讓許多人對於未來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再多的努力也得不到所謂的好的報償,「賭輸博大」即使這個遊戲很致命,但仍展現出了一個將「機會」大家都公平的「相對」公平的世界觀。
「在這個遊戲裡所有參加者都是平等的,參加者都以同樣的條件公平競爭。我們是給在外頭世界遭受到不平等待遇和歧視的人們最後一次機會,得以公平競爭取勝。」雖然劇中一直強調「公平」,但我想很多人在看的過程中,一定滿頭問號地疑惑:「這六個遊戲到底哪裡公平了?」這是個表面似是而非的說法,但你卻很難反駁它,因為我們都是平凡人,一個沒什麼好運的平凡人。
將「機會」視作「公平」的一種,好運就活歹運就死,外面的現實世界不見得比遊戲中的世界更簡單,還不如進來豪賭一場,或許還有可能逆天改運。這也是我覺得【魷魚遊戲】第二個好看的地方,它呈現了一則關於當下社會的寓言,試圖以極為誇張的方式,呈現「為活命而競爭」的社會現狀,當然也諷刺韓國財閥當權及貧富階層差異。
【魷魚遊戲】第三個我覺得好看的地方,在於節奏的緊湊程度。總共九集六個遊戲,每個遊戲過程都是人性修羅場(未來有機會我再來詳說),【魷魚遊戲】節奏快到讓人來不及思考是非對錯的問題。比起遊戲本身的驚險燒腦,【魷魚遊戲】的每一輪遊戲的場景設計,包含人物、色彩、道具作為符號出現,背後的隱喻值得仔細品味。
用簡單的「遊戲」重建一個濃縮的社會,視覺美學的多重隱喻,【魷魚遊戲】在故事重點上又極力地想要回歸「原始的人性」。這大概是【魷魚遊戲】最容易被批評的地方,因為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每次看這類大逃殺或是生存遊戲型的影視作品,我都不自主地想起叔本華說過的:「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著某種野蠻的獸性。此種人們的獸性一有機會它就張牙舞爪、肆意咆哮,就會傷害他人,甚至會毀滅那些妨礙自己發威作惡的人。這種野蠻獸性就是人類打鬥欲和戰爭欲的根源。」但是在全力展現人性之惡後,【魷魚遊戲】的結尾卻突然轉向人性的光明面,如果觀眾看了90%見人殺人見佛砍佛的過程,那最後贏的人應該是曹尚佑,而不是成奇勳,畢竟他是「雙門洞驕傲」,一個習慣了優秀的人,一個心狠而利己的人,當有一天敗到徹底,他會怎麼做?【魷魚遊戲】的開放式結局,及人物性格反轉,可以看成跟【飢餓遊戲】一樣,未來還有個三部曲,畢竟好不容易打造出一個大IP,沒有一個影視製作團隊願意放這個IP干休,跟「魷魚遊戲」的過程一樣。(另外那個大魔王我就不爆雷了)
玩一個遊戲,唯一不會輸的方法,就是一開始就不要玩這個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