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1/2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股票市場多少是合理的投資報酬率?實測美股大盤28年

投資報酬率多少算高

我發現很多人對「合理的投資報酬率」、「想要的投資報酬率」很沒有概念,不僅僅是年輕的朋友,包括有些工作十幾年的朋友也有同樣的問題,而且大家對這個值認知的範圍差異非常大,有些人對 3%~4% 就很滿足了,也有些人認為 30%~40% 是很基本的
先說一下我認為的結論
合理投資報酬率的多少取決於你願意承擔的風險
再說一句投資界的至理名言
高報酬 一定是 高風險 高風險 不一定 高報酬
年輕的時候聽投資的前輩說過,如果有人找你投資,告訴你投資報酬率很好,然後一定賺,這個人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傻子」,一種是「騙子」,90% 是第兩種,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高報酬絕對存在,但是必定伴隨著高風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開槓桿,原本10%報酬的投資商品,你只要找到有人(or銀行)願意無息借你一半的錢,投資報酬率馬上直接變成兩倍,但同樣的你的風險也變成兩倍 !
「期貨」「選擇權」這類型的衍生性金融商品,風險不在本身,而在它的「高槓桿」特性,我常開玩笑說,衍生性金融商品最大的風險在「無知」,在投資人不清楚自己在投資什麼東西

這樣的投資報酬率有意義嗎 ?
案例一
年輕的時候當過期貨公司的業務,當年台指選擇權剛推出不久,我自己有筆交易,本金1000,最後30000獲利出場,當年對帳單被同事拿去影印到處招搖撞騙,不到一個月投資報酬率30倍,證明選擇權多好賺 !
這樣的投資報酬率有意義嗎 ? 答案是完全沒有 ! 一來我無法再複製同樣的一筆交易出來,一來這麼高報酬的原因在本金很低,1000元賠光就算了不會痛,如果是100萬你敢這樣下單嗎 ?
案例二
去年有朋友很開心的很我說,他買 TSLA 賺了7倍 「恭禧,你買了多少 ?」「1股」「那你剩下的錢呢 ?」「放在活存等好時機進場」 這時候你只需要微笑就可以了...

總該有個範圍吧 ?
就如前述,不同商品有不同風險不同報酬,比較常見問題是報酬和風險的不對稱,之前有朋友找我評估一筆投資,預期年報酬有 7% ~10%,看起來好像還不錯,但深入了解後,我發現有可能會血本無歸,這種投資就放過它吧 ...

多少才是合理的「股票」投資報酬率

我還記得20年前念大學修投資學的時候,第一堂課教授直接說 股市的平均報酬率為 15% 然後開始教複利表,用複利表推算出,錢放在股市(複利15%)和放定存之間的差異,當年年紀小真的是有被嚇到
10年前和券商的朋友聊起這段往事,兩人一起大笑,笑理論和現實的巨大差異
然後現在又回想起 10 年前對大學教授的不認同 ....
也許年輕一點的朋友看不懂我上面在寫什麼,直接看歷史股價比較清楚
一樣用 ffn,今天要看的是 SPY 這支 ETF

簡單先介紹一下 SPY
SPY 全名 SPDR S&P 500 ETF Trust ,追蹤 S&P 500指數,成立於 1993年,成立超過 28 年,是美國第一檔,也是歷史最悠久的 ETF
我回測數據都用它,原因很簡單,因為時間最久,可以看到不同狀況,像是 2000 網路泡沫化,2008 金融風暴,但實際投資因為費用率較高,有其他比較好的選擇

走勢圖 (1993-01-29 ~ 2021-11-05)

最大虧損 (1993-01-29 ~ 2021-11-05)

數據統計
區間總報酬率最大虧損CAGR年化報酬率(Daily)年化波動率(Daily)夏普值(Daily)1993 ~ 20211721.84%-55.19%10.62%11.85%18.73%0.63
  • 持有28年的總報酬率 1721.84%,如果你在 1993-01-29 放入100 美金就不理它,現在帳戶有 1721.84 美金,大概17倍
  • 最大虧損發生在2008年的金融風暴,虧損 55.19%,等於賠掉超過一半資產,2000年網路泡沫虧損也接近五成,而且持續時間更長,2000年進股市有一大半時間都在賠錢
  • CAGR 和 年化報酬率(Daily) 的不同是 CAGR是用總報酬率去算的,但 年化報酬率(Daily) 是用每天的報酬率去平均,CAGR 容易被開始和結束時間影響, 我個人比較習慣看 年化報酬率(Daily)
  • 這裏的數據已經含配息
所以美股平均的投資報酬率大概是 11%,28年資料算出來的,我覺得算是很有代表性了,比你想像的是高還是低 ?
我們來看看大學投資學教授有沒有騙我 ? 我把這 28 年分為三個區間
1993-01-29 ~ 1999-12-31 (6年10個月) 1999-12-31 ~ 2009-02-28 (9年2個月) 2009-02-28 ~ 2021-11-05 (12年8個月)
上投資學大概在 1998, 1999 左右,教授其實估的還保守了些,那時候的股市投資報酬率超過 20%,「隨時買 隨便買 不要賣」就是那時候的名言
不能怪我和券商同事,2000 ~ 2009 完全沒有股市會賺錢的氛圍,事實上買 ETF 就是一路賠錢,攤平就是愈攤愈平,大家想的都是怎麼擊敗大盤、找飆股、怎麼玩期權,在股市下跌的大環境下還可以獲利
股市已經走了超過 12 年的大多頭了,比較年輕的投資人可能又回到股市很好賺的感覺,畢竟這12年的年化報酬率又快接近 20%,我不知道會不會繼續漲下去,但我知道該注意的事
  • 不要認為股市只會漲不會跌,也不要認為套牢就是撐過去等解套
  • 不要神話 ETF,ETF 就是個平均值,但如果你發現你研究個股半天還是無法打敗大盤,那還是乖乖的去投資ETF,研究時間也是有成本的
  • 除非你的投資你覺得賠光就算了,再努力工作賺回來就好。要不然請做好資產配置
  • 回測資料 10 年絕對不夠,我看到有些平台用 10年的歷史股價在測交易邏輯,基本上我認為是很危險的事,個人認為至少要測到 2008 這段時間的回測才有參考的價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