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30|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STEAM思定教育_人文與科學教育的融合可行性 (上)

    詳細資訊
    • 地點: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 日期:2022年1月17日到19日 每日9點至16點半
    • 與會:職前教師幼兒STEAM教育初階工作坊

    前言
    這個學期並非想像的好過。因為做自己想做自己的事情,所以讓學期成績變的很難看。不過,總體而言,我覺得挺值得的,我從區塊鏈、紫薇斗數、正向心理學、金融操盤、總體與個體經濟、計量經濟、商業技巧等,該讀了都去讀了一遍。我學習我自己想要學習的,也開始更善待我自己與身邊的人。
    2020年時,我參與心諮所曾文志教授的正向心理學專題課程,他那時告訴我們一個概念,叫作「自我效率」,任何事只要能夠達成自己想要的程度就好。好比某些事情,我們想要去努力實行,而那些事情可以嘗試完美做,而有些僅可以順利過去就好。這個概念對我影響頗深,這個概念也在我的心裡成長茁壯。

    參加思定教育工作坊
    先前,我有參與清華STEAM教育工作坊與幼兒STEAM教育的初階工作坊,進入1月17日至19日參與了幼兒STEAM教育進階工作坊,是由清華大學的STEAM School舉辦的,總共為期三天。有我主修幼兒教育學系的丘嘉慧教授、曹亞倫教授與張菀真教授;數理教育研究所的許慧玉;清大師培中心的蔡寶桂教授。

    思定教育
    「思定」是由曹亞倫教授提出對應STEAM概念。我覺得在雙語的解釋下,STEAM與思定概念反而有一種互補的功效。1月17日,菀真教授說道「科學(S)」是由孩子探索、發現並提出問題,幼兒園年齡層的小朋友容易從環境中發現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像是他們可能對月亮、螞蟻、風等等等。也就是由孩子他們自己發現、「思」考出他們自己的問題。
    有些孩子可能對月亮感興趣,「那他對什麼興趣呢?」我們就可以從他接下來問的問題得知,例如說,他想要知道月亮為什麼都長的不太一樣?每一天為什麼會缺少一點?一個月之後為什麼看起來又是圓的?
    我們就可以給孩子比較多的時間去學習,老師建議我們,至少得預設三個月的時間。這裡我們可以利用輔導的概念,請孩子利用什麼樣子的表格紀錄,當然,前提是孩子真正遇到說「老師,我已經不記得前天的樣子。」、「老師,月亮這樣有變嗎?只有小一點點。」,我們才可以提供輔以孩子方法。也就是輔導孩子「定」的方式。
    然而,「月亮」這個主題,從孩子提出第一個問題的開始,如「老師,為什麼月亮會長的這樣呢?」,我們就可以擬定這是一個核心的問題(當然有些老師認為,必須透過多次詢問不斷地修正,但我比較堅持學習者本位的方式),並且經過孩子自己的思索,慢慢提出更多問題不斷堆疊,讓老師在孩子學習的歷程中一步一步地輔助他。

    STEAM Education
    進入到STEAM Education的探討,必定會從剛剛以孩子自己發掘為主要的「科學(S)」到「M(數理)」這樣的統合性,又可以分成SEM(科學、工程、數學)與TA(科技、人文)的兩個層面。
    首先談到STEAM教育,為DIY、Maker、STEM教育,再來發展成STEAM教育,這也是屬於美國的教育方針,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只講求遵循著步驟做,只要能自己慢慢做就好為Do it yourself(自己動手做)。
    接著,人們意識到,希望能做出自己想像中的東西,講求「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精神。最後,美國教育可能意識到亟需某方面的人才,而邁向培養數理、工程、科技人才的階段,才有STEM(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Education的出現。
    然而,後來部分人士逐漸了解到現代與近代的孕育人才的實際情況,最終STEAM加入A(人文)的元素。對於許多以中文為母語的教育者,首先會認為Arts指的是藝術,但在STEAM Education的意旨為希望在數理、工程、科技的教育之下,能考慮到人本,也就是人文與環境關懷的層面。
    再來是TA與SEM的關係,「T(科技)」與「A(藝術)」隱含的是「S(科學)」、「E(工程)」、「M(數學)」下的創作性,在科學與數學的方法中,人們透過觀察知曉資料與物件的內涵,而工程是針對使用者的痛點以多方位的元素思考,並套用最為合適的技巧。然而科技與藝術,則是透過設計者(執行者)的角度,活靈活現讓原本只針對解決物件問題、對使用者的需求設計,進而提升至創作的角度。
    而STEAM Education提倡的就是將以上所有元素融入到課程設計,不再像以往我們可能只注重單一面向,有點鑽進去教學的窘境,試著利用STEAM培養孩子的能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大家好,今年是2022年,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安好!我目前對人因工程、心智理論、心理學有興趣。了解生活、認知與感受是我的愛好。 我以前有在專研阿德勒與正向心理學,會繼續對神經科學、心理學與其他玄學、顯學都會有興趣。也在致力於資訊運用、統計學習和區塊鏈的方法!一起與我踏上旅程吧!人生一起。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