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Memo01: 一個人生活 / 谷川俊太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認為既然是自己的內心就不可能不知道,這樣的想法是錯的。
比起自己的內心,說不定別人的內心還比較容易了解。那個位在內心深處的靈魂,其實更加難懂。
在這篇〈遇見自己〉章節,谷川俊太郎提到「在遇見難搞的自己之前,還不能夠算是真的遇見自己。」、「巧妙的避開,也是一種生存之道」
當提出疑問「你是個什麼樣的人?」,你會怎麼回答呢?
社會化的人們想像自己生成的樣子,有多少成分是你不願意承認?或只是個”美麗的誤會“呢?有多少成分是為了跟上當今潮流(文青風、政治風向、群眾議論)或符合親屬朋友們眼中的印象而構成的行為目的呢?
什麼才是真正隱藏在自己心中的想法?
基於這些因素,我認爲對自己的誤解概率是很高的。也呼應文章裡描述的,有時候也是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遇見自己,這些都是很難被具體描述的狀況,但確實是會在生命中發酵的,時間會告訴你。
其實谷川俊太郎說的是,他難以理解為什麼跟自己相處會很難,所以一開始我並沒有馬上這篇章節有所呼應,因為對我來說,很長時間都在跟難搞的自己鬥爭,甚至被難搞的自己弄得灰頭土臉。這個內耗太消耗能量了,但反之也或許應該對自己說句:不要緊的,這些耗損也會是寶物。
長期尋求內在平靜的自己,總是顯得徒勞。
avatar-img
3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li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青春 有點無畏、有點自私 在尚未遇見難搞的自己以前 先放一把絢爛的煙火 在大雨中、在房間裡
青春 有點無畏、有點自私 在尚未遇見難搞的自己以前 先放一把絢爛的煙火 在大雨中、在房間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兒童文學的本質,從格林童話的黑暗元素到現代兒童讀物中光明與黑暗的平衡。文章追溯了兒童文學的歷史演變,並分析了不同時代對兒童故事內容的觀點與爭議。
做自己,就是依照自己的本性去過生活 愛自己,就是堅持做自己不被旁人所動搖 只有自己才是那一位應當最了解自己的人 自己的堅持,自己的掙扎,自己的慾望,自己的夢想 別人不是你,他不能百分百的明白你的所思所想 畢竟人心隔肚皮,頭腦的發育也有所程度差異 若是別人隨便幾句,就帶偏了自己前進的路
Thumbnail
童書,禾流文創,適合3~7歲以上,是Igloo Books 出版社的Hide-and-Seek繪本系列,整體評分:★★★☆☆ 森林朋友在哪裡;海洋朋友在哪裡;恐龍朋友在哪裡;Hide&Seek-Magical Adventure;太空任務在哪裡;動物寶寶在哪裡;Magical Friends
Thumbnail
首爾THANKS BOOKS書店距離地鐵合井站步行約5分鐘,招牌是顯眼的黃底黑字,二樓窗戶有著可愛的書堆窗貼。
Thumbnail
本文回顧E-books SS50 TWS真無線藍牙耳機的卓越性能,強調其舒適設計及高品質音效。耳機搭載藍牙5.3技術,具防潑水及降噪功能,使用耐心長且適合多種場合。同時,K44風扇提供五段風速及LED夜燈設計,是夏季居家與戶外活動的理想伴侶。兩者皆具時尚外觀及可靠性能,無疑為生活帶來更多便利與享受。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自分らしさ」はいらない - 松浦彌太郎著作。 這本書有點顛覆我以前的想法,一直堅持活得像自己,但讀了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只是想用自己以為舒服的方式活下去。書中強調捨棄自我才是做自己的必經之路,唯有丟掉以為的自己,內心才會接納更多的新事物。   節錄第一章節部分文字:   自分ら
還是回到了這一題,其實最實際和實用的方式一直在我身邊,我以為自己早就知道,卻忽略其實我還沒學會。 連日的失落、焦慮、沒來由的擔心、想與人比較、覺得自己不夠好、抱怨、不滿足.....,理性上知道是自己「想太多」,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但是情緒上總是覺得有疙瘩。 通常是我一個人的時候,覺得孤單寂寞(也
Thumbnail
許多人都在生活中追尋著不同的目標,取得了許多成就,但卻常常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真正是誰?我們是否真正了解自己?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我們往往迷失了自己,不太了解自己是誰。
Thumbnail
舊約 Jiù yuē (Old testament) 創世記 Chuàngshì jì (Genesis) 出埃及記 chū āijí jì (Exodus) 利未記 lì wèi jì (Leviticus) 民數記 mín shù jì (Numbers) 申命記 shēn mìng jì (
Thumbnail
本文探討兒童文學的本質,從格林童話的黑暗元素到現代兒童讀物中光明與黑暗的平衡。文章追溯了兒童文學的歷史演變,並分析了不同時代對兒童故事內容的觀點與爭議。
做自己,就是依照自己的本性去過生活 愛自己,就是堅持做自己不被旁人所動搖 只有自己才是那一位應當最了解自己的人 自己的堅持,自己的掙扎,自己的慾望,自己的夢想 別人不是你,他不能百分百的明白你的所思所想 畢竟人心隔肚皮,頭腦的發育也有所程度差異 若是別人隨便幾句,就帶偏了自己前進的路
Thumbnail
童書,禾流文創,適合3~7歲以上,是Igloo Books 出版社的Hide-and-Seek繪本系列,整體評分:★★★☆☆ 森林朋友在哪裡;海洋朋友在哪裡;恐龍朋友在哪裡;Hide&Seek-Magical Adventure;太空任務在哪裡;動物寶寶在哪裡;Magical Friends
Thumbnail
首爾THANKS BOOKS書店距離地鐵合井站步行約5分鐘,招牌是顯眼的黃底黑字,二樓窗戶有著可愛的書堆窗貼。
Thumbnail
本文回顧E-books SS50 TWS真無線藍牙耳機的卓越性能,強調其舒適設計及高品質音效。耳機搭載藍牙5.3技術,具防潑水及降噪功能,使用耐心長且適合多種場合。同時,K44風扇提供五段風速及LED夜燈設計,是夏季居家與戶外活動的理想伴侶。兩者皆具時尚外觀及可靠性能,無疑為生活帶來更多便利與享受。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自分らしさ」はいらない - 松浦彌太郎著作。 這本書有點顛覆我以前的想法,一直堅持活得像自己,但讀了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只是想用自己以為舒服的方式活下去。書中強調捨棄自我才是做自己的必經之路,唯有丟掉以為的自己,內心才會接納更多的新事物。   節錄第一章節部分文字:   自分ら
還是回到了這一題,其實最實際和實用的方式一直在我身邊,我以為自己早就知道,卻忽略其實我還沒學會。 連日的失落、焦慮、沒來由的擔心、想與人比較、覺得自己不夠好、抱怨、不滿足.....,理性上知道是自己「想太多」,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但是情緒上總是覺得有疙瘩。 通常是我一個人的時候,覺得孤單寂寞(也
Thumbnail
許多人都在生活中追尋著不同的目標,取得了許多成就,但卻常常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真正是誰?我們是否真正了解自己?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我們往往迷失了自己,不太了解自己是誰。
Thumbnail
舊約 Jiù yuē (Old testament) 創世記 Chuàngshì jì (Genesis) 出埃及記 chū āijí jì (Exodus) 利未記 lì wèi jì (Leviticus) 民數記 mín shù jì (Numbers) 申命記 shēn mìng j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