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2/23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6432車次事故之後

一放鬆之後,肌肉與關節的疼痛才開始傳遞到腦中,也慢慢意識到自己經歷了什麼。
一、
原本一上車就會睡到花蓮的我,興沖沖地試著新買的閱讀器,所以事故發生的時候保持著清醒。本來是坐著,但身體因為慣性,被「推」向前座椅背。為了減緩衝擊,只能使勁地把身體貼住椅背。Clover Yeh那時正睡著,也因為衝擊力而跌到座位下。車廂內滿是尖叫聲,這景色反倒給我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沒有遇到事故的實感,比較像是在看加州大地震之類的電影。
二、
車停住之後,我才注意到窗外的景象:車廂翻覆,纜線被扯下來,車站外的鋼架似乎因此倒了一座。不少乘客被拋離自己的座位,行李以及隨身物品更是散落一地。有些人呼喚著旅伴跟家人,確認他們的安危;有些人則是連忙尋找自己摔落的背包與行李箱。原本連接的車廂,現在已經開了一個缺口,開始有人魚貫離開車廂。與此同時,後面一位大叔也把玻璃踹開,不過站外有人喊著高壓電危險,所以多數人就從前方離開。乘客們保持著秩序緩步移動,有位大姐高聲提醒大家不要緊張,也有大叔要大家注意腳下。從車廂開口回到地面並不容易,除了高度不低之外,地上也都是石頭。跳下車,把太太抱下車廂之後,我留在原地,協助後面的乘客離開車廂。讓我感到欣慰,甚至有點驕傲的是,即便遇到這種事故,大家也十分冷靜,沒有出現爭先恐後的情況。但是沒多久,我發現我們之所以能夠如此冷靜與發揮互助精神,或許是因為這個車廂受到的損害最輕。
三、
乘客陸陸續續逃離了車廂,有些人需要攙扶,有些人則是有明顯的外傷,不過不必被抬上救護車已是萬幸。不過很自然的,驚魂甫定之後,就是各種耳語與討論。不少人開始回憶事發的經過,甚至把一些跡象當做是事故的原因。儘管這是一種發洩與自我保護,但我不是很喜歡這種在事情明朗之前就妄自猜測的舉動,於是就慢慢往站外空地移動。救護車不一會兒就到了,醫護開始現場檢傷。當我看到一位滿臉是血的老太太坐在路邊,無法坐上前幾台救護車時,我才驚覺這次事故嚴重的程度。後來警察也到了,疏散乘客,指揮救護車進出。我們往附近民宅走去,問了一下這裡的地理位置,還順便借了洗手間。屋主非常親切,說可以載我們去蘇澳新站。我們在路旁坐著,還有善心人士載著幾箱瓶裝水來發送。芸儀也撥了電話,如果台鐵沒有安排,我們可以坐計程車去她家過夜。這些關心讓人覺得溫暖,也是支持著我們面對磨難的力量。乘客零散地聚集在周遭的空地,不是在招呼身旁的旅伴,就是趕緊打電話報平安。我們各自打電話回家,由於一方面不知道整個事故的全貌,二方面可能也是還沒從緊張的情緒中平復,所以似乎只能用「敘述一件旁人發生的事情」的方式,告訴家人發生什麼事情。不過立即撥電話是正確的,因為如果沒先通知的話,家人看到新聞不知道會多緊張。
四、
才十月下旬,天一下就黑了,看到車站刺眼的照明燈一盞盞亮起,救護車來回載運傷患,逐漸有自己是災難當事人的實感。有位警察利用警車上的擴音器,通知現在民眾可以利用天橋走到前站,那裡會有接駁車,可以協助輕傷但還能自行移動的乘客就醫。不過與此同時,又聽到有人說前站會有接送乘客到蘇澳新站的接駁車。雖然擔心可能會妨礙救災,不過還是決定去前站看看。開始有乘客從天橋往前站走去,儘管算是可以自行移動,但有的得扶著扶手,有的甚至爬幾個階梯就因為疼痛而得停下來休息。站在天橋上往軌道看去,原來我們那節車廂是少數沒翻覆的,我不敢想像前面幾節會是何種景況。走著,有位大叔一看到我,就像遇到朋友似地,急忙地說他那節車廂的狀況,而且現在還餘悸猶存。我能夠瞭解這是什麼樣的情緒,所以跟他聊了幾句,盡量讓他覺得不孤單,而且現在安全了。下了天橋,才知道這裡是新馬車站,也才發現原來所謂的前站就只是個沒幾坪大的候車亭。我們找了空位坐著休息,旁邊有兩位帶著一個小男孩的年輕女子,聽到其中一位問那小男孩的名字時,才知道他們並不相識。或許他的家人被送到醫院,所以才剩他一人,至少這是我希望的情節。太太旁邊坐了個妹妹,大概是國中生,不知何時已與太太聊了起來。淡漠的表情中帶著一抹勉強擠出來的微笑,用著異常冷靜的語氣訴說她那節車廂發生的事情。她跟母親要回台東,不過母親已經上了救護車,所以她聯絡了在台北的親戚過來接她。她滔滔不絕地說話,看得出來受了不小驚嚇。後來聽太太說,一開始是那位妹妹小聲地問她能不能陪她說話,所以才聊了起來。後來我們就帶著她坐接駁車到蘇澳新站,確定她的親戚快要到蘇澳新站之後,我們才走到車站大廳了解最新的狀況。
五、
到了蘇澳新站,除了事故那班車的乘客之外,許多因事故而使得行程受到延誤的旅客也都聚在這裡。由於事發突然,站務人員沒辦法快速、全面地掌握資訊,所以可以發現不少旅客的音量開始提高。每個人都會有情緒,站務人員亦然,不過他們依然語氣和緩地告訴旅客現狀以及目前的安排,我個人給他們很高的評價。若真要挑毛病的話,沒有持續地用廣播告知現狀,而是逐一回應質問的旅客,或許更容易造成不安與反感。沒多久就來了一輛遊覽車,據站務人員說,會把我們載到永樂火車站,然後再從那裡將乘客送至花蓮、台東。我們沒能搭上第一班,不過等了一會兒,決定跟另外三位乘客搭計程車到永樂站。有趣的是,其中一位大叔原本抱怨連連,後來聽到我跟太太坐的是事故那班車後,語氣就比較平靜了。一到永樂站,站外人山人海,好像是幾個旅行團。本來擔心能不能順利上接駁車,不過他們是要找車到羅東,而不是要南下,就鬆了一口氣。在站內遇見了柏翰,剛好一同回花蓮。之後的時間就過得飛快,雖然從永樂開始每站都停,卻渾然不覺花了多少時間。到花蓮站之後,跟柏翰及他的友人道別,我跟太太就去找東西吃了。可惜的是,豬腳麵線晚上九點就打烊了。
六、
或許是幾年前經歷過一些事情,所以我了解自己在情緒上十分脆弱,因此也明白自己迄今仍能保持淡漠或者說有點麻木的態度其實不是很正常。這只是一種防衛機制,我很清楚。每個人都試圖在災難過後保持正常,不管在場或不在場,以各種方式面對身為倖存者及其家人會產生的自我懷疑。為什麼會坐上這班車?為什麼會讓她坐上這班車?這些旁人覺得無謂,但當事人靜下來就會反覆思索的無解難題,其實都需要一段時間以及一些協助才能平復。也因此,我非常厭惡各種臆測以及急著究責的說法。或許有人會說,我只是皮肉傷,所以才能如此輕省地要求大家先療癒自己。對此我完全同意,畢竟要是我傷得重一點,哪有什麼餘力思考、寫文章。但我衷心認為,抱怨以及憤怒就留給遭遇死傷的人吧,其他人還是先療癒身體的傷,平復心靈的痛,或許是比較實際的作法。任何究責與改善就交給相關單位,胡說八道的報導還是能免則免。
七、
離開新馬車站前,那位妹妹低聲地說,記者真的好討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