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3/27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俗女養成記2》分解颱風夜(上)

對某件事情抱持期待,就像是為氣球充氣一樣,期待累積得多,氣球就會變得愈大,而失望如同戳出一個小洞,充氣的同時,從洞口洩漏的風,將是輕巧得難以發現──除非你累積了夠多的失望。無數洞口的風,洩漏過多的失望,即便有再多的期待,也會消失殆盡。
但有的時候,心的漏風聲卻不是失望所導致,而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傷害。
「咻──咻──」你總是聽得見,卻很少知道,究竟是什麼戳破了自己的心。
別人說的話嗎?糟糕的事件嗎?還是自己期待太高,反而是被期待所戳破呢?反覆地問自己,誰該為破洞的心負責?若是處於憤怒的情緒,人很容易找個藉口、借題發揮;如果處在悲傷的情緒,人往往會自責,要是沒有怎麼樣就好了。
不過更常發生的是,人假裝自己沒有聽見。(也有的人根本沒意識到。)
只要不承認,它就不存在一樣......但事實上你還是聽得見,如同呢喃般的漏風聲。

第六集:颱風夜
颱風的暴風半徑有多長,決定心的漏風距離有多遠。每個人都遇過強弱不一的風聲,吹走心的碎片,留下缺口的我們。
本集呈現角色們走至困境的高峰,下列的劇情解析,以主要事件的脈絡說起,細節的部分僅供研究,並不代表本集的全部樣貌,若是看過第六集再回頭看本文,將更能理解內容。
一、事件
【現在】
1. 新的工作步上軌道,拿下業績冠軍的陳嘉玲,面臨懷孕的事實,本來決定墮胎,卻因診所搞錯人,意外聽見孩子的心跳聲。
發現有了孩子,辭去熱愛的棒球隊教練工作,回歸房仲身分的蔡永森,卻得知陳嘉玲意圖墮胎。
2. 一直不敢面對自己的心意,總是逃避自我的老弟陳嘉明。
3. 老媽看見老爸抱著初戀情人的身影,狂風大雨的夜晚,孤單一人的身影。
【過去】
老媽緊迫盯人,要國中的陳嘉玲背下口訣,以提防附近的怪人,然而事件發生後,陳嘉玲動彈不得。
二、順序
由於版面限制,我大致上以場次來分析,以便條紙的方式,方便各位閱讀與分辨。藍色是特別的序場,粉紅色為陳嘉玲與蔡永森的主線,橘色是老爸老媽的副線,而綠色是老弟的副線,最後,黃色的便條紙則是代表過去的時間線。
建議桌機版面觀看,請從左至右,上至下的閱讀順序,總共為23張便條紙。
看到這裡先別放棄,我知道看起來字很多,不過每一張紙都有代表事件,現在回到「事件」的角度來看,這些便條紙有哪些意涵。
首先是序場:第一張藍色的紙條。
第五集《人生計畫》的結尾,蔡永森發現了陳嘉玲的驗孕棒,因此觀眾已有心理準備,糟了個糕了,第六集該不會要爆了吧!但是第六集的一開始,則是集結所有事件的慘況,使用蒙太奇手法(畫面時間短而具意象/意義),營造本集的氛圍。
為什麼呢?
本集與其他集數都不同,因為它的劇情主線幾乎脫離了雙螺旋的一邊,也就是前五集所定調的喜劇風格,不好在第六集配合得當;角色們遇到的困境高峰,喜劇風格無法襯托內容,若硬塞反而會顯得突兀,畢竟本劇距離現實生活很接近。整體來看,恐怕第六集會過於沉重,因此,將角色困境的畫面放在本集開端,是一個相當聰明的做法。
颳風大雨的夜晚,所有的畫面都指向角色們的孤單,揭開觀眾投射角色們的感觸與憐憫──誰都知道這是個不好過的夜晚。
不過這並不是說,本集就完全捨去了喜劇風格。
請看黃色的便條紙,代表過去的陳嘉玲,正在接受老爸老媽教導,如何避開壞人,或是壞人來了,該採取哪些措施,尤其是老媽的口訣:「戳眼睛!踢下面!」,踢到拖鞋激動地飛走。(笑)

粉紅色:陳嘉玲與蔡永森
關於主線劇情,觀眾已有孩子作為爭執點的心理準備,陳嘉玲本要拿掉小孩,卻陰錯陽差聽見孩子的心跳聲,氣得離開婦產科,體現了一個重大抉擇的難題,但是畫面卻相當含蓄地,只是讓她站在陸橋,望著遠方哭泣。(「行為」含蓄,畫面則給一顆肩上鏡頭,讓觀眾好好地看著不知該如何是好的陳嘉玲。)
接著換了場景,陳嘉玲坐在火車行經的公園,看見家長帶著孩子開心的模樣,大風吹起、樹葉飄散的遠景,蔡永森出現在另一頭,與她相望。
淋濕的兩人回到家,開啟三個吵架節奏
  1. 陳嘉玲態度軟化,願意好好談孩子的事情,然而蔡永森卻說,反正妳什麼事情都不需要我的意見,講起同居、新家的任何一處,沒有一件事他可以說得上嘴的。
  2. 洗完澡的陳嘉玲,走出客廳,見蔡永森看著寵物烏龜,自己沒注意到腳邊的箱子,踢到之後生氣地將箱子移到旁邊,蔡永森叫她不要動自己的東西,然而,陳嘉玲開始翻東西,邊說這些都應該要丟了。 過程中,蔡永森說自己當棒球教練,陳嘉玲一定是認為沒辦法給她想要的生活,陳嘉玲說自己會計畫兩人的未來,但是蔡永森不會,因為就連換蓮蓬頭,說了兩個月,他都無所謂。 後來停電,陳嘉玲說他連電都忘了繳,蔡永森氣得說早就已經繳了,拿起桌上的杯子,往落地窗摔,破了洞的窗戶,吹入風雨,隨後恢復供電。
  3. 氣氛和緩,陳嘉玲疲憊地坐在餐桌前,描述自己衡量過,沒辦法承擔一個生命的話,蔡永森是否會支持她,還是,她只是一個自私的混蛋?然而,蔡永森說她變了很多,只是一直都沒有看清楚,與其吵架,不如分開。
我們來想想,為何吵架三節奏會被切開呢?(中間還有其他副線的劇情。)
首先,這個問題的前提是,通常同一場戲的內容,除非有特殊意義,不會被切開處理,當然這會牽涉到後製剪輯的部分,不過我們主要是關注這場吵架戲,三個節奏分別代表什麼意義。
第一集開始,陳嘉玲什麼都要自己來,走到第六集,第一次碰到無法「自己來」的事情,那就是「孩子」。即便想要去診所拿掉孩子,卻面對無可名狀的困境,可能有人看到這裡不是很明白,陳嘉玲究竟想到什麼,才會在陸橋上哭泣?
還記得第五集的開頭嗎?
陳嘉玲與婦產科醫師對峙,認為自己不想浪費生命,而婦產科醫師說:「你現在就是在浪費生命!」
有了這個線索,雖然陳嘉玲哭著沒說一句話,我們也大概知道她在想什麼。整體來看,陸橋的哭戲是最接近以往台劇的溫情風格,遠景看著她站在橋上,然後畫面接近,她望向遠方流淚。原本看到這場戲,我有些失望,好像角色走到低潮,整個風格又要往以前那種淒苦的方向,也有點擔心,該不會第六集之後,喜劇風格的面向將會弱化。
不過吵架三節奏的高潮迭起,令人鬆了一口氣,以下分享觀察內容:

情緒角色調換
以往常見的角色吵架戲,女性角色會呈現比較情緒化、衝動的一方,男性角色則是原本保持理性,爾後被牽引,兩人就會陷入大吵;或者是,兩方都處在一觸即發的情境,不過女性角色總是扣下板機(Trigger)的第一人。 已經看慣這種模式和套路的觀眾,看到陳嘉玲與蔡永森的吵架,可以發現不同之處。 一開始,陳嘉玲問蔡永森是否在生氣,蔡永森說:「沒有啊,我哪有在生氣。」,後來漸漸開始講出自己心中的不滿與疑惑,例如同居、房子的事情,我們可以看見,蔡永森先前掩飾自己心情,最後翻開心情的牌底,而陳嘉玲則是想知道,蔡永森到底想要什麼。 你有發現嗎? 過去的台劇,「你是不是在生氣」的問句,通常是男性角色問女性角色,然後追著問的時候,女性角色會說,「沒有啊,我哪有在生氣。」,雖然不是百分百一樣的台詞,但方向總是如此──因為男性角色搞不懂女性角色真正要的是什麼。 陳嘉玲跟蔡永森的位置剛好相反。 有人會說,對啊,不然呢?因為陳嘉玲就是這麼強勢的女性,整個劇都是圍繞她,如同蔡永森說的,她爸、她媽、她弟,哪一個人不是得要聽她的話?沒錯,所以我們發現這一點,也就是發現了過去溫情主義之於台劇,少有的呈現方式。

陳嘉玲與程又青:與現實的差距
2021年的《俗女養成記2》與2011年的《我可能不會愛你》,兩部女主角都是強勢、自我中心的女人,陳嘉玲是四十一歲,而程又青是三十歲。程又青的孤傲與自信,被喜歡李大仁的小女生,說破自我形象的圍牆,而她面對愛情的受傷與脆弱,還有李大仁的苦守等待,當年擄獲很多觀眾的心。 陳嘉玲是有偶像劇夢幻情節的女人,但是回想第一季的吻戲,她猛地抓住蔡永森的領帶,拉向自己的時候,兩人的頭互撞、痛得要死,蔡永森說:「你以為你在演偶像劇喔!」,第二季當然也有類似橋斷,甚至因為懷孕導致頻頻放屁,陳嘉玲大喊:「為什麼我的人生要那麼寫實!」 十年前與十年後的台劇女主角,從三十歲走向四十歲的相似性格,面對吵架的張力與困境,雖然不是同一個吵架主題,卻能從陳嘉玲的反應,觀察出溫情主義的變化。 十年來的情緒的軸線,陳嘉玲的性格展現了,女性不需要忍無可忍才爆發,不需要假裝自己好,不需要委曲求全,只是為了家庭,或是未來要成立家庭,卑微地縮小自己。 程又青與李大仁結婚之後,雖然也有過溝通障礙的橋段,但由於片段迅速,不像是本作有完整的吵架段落,偶像劇的成分也大過於本作,而且以情緒模式來看,吵架三節奏,不只是為了陳嘉玲,這也是蔡永森的人生。

蓮蓬頭計畫
第一次有影視作品讓我對蓮蓬頭有這麼深的印象。先從蓮蓬頭的意義開始說起,第六集開頭,蔡永森開心地向陳嘉玲說,以後有什麼事情,他一定會處理好,陳嘉玲還不知道他已經看見驗孕棒,隨口說了蓮蓬頭還沒修好,蔡永森說他馬上換。
他當然沒有馬上換,而誰也不知道,蓮蓬頭竟然會成為陳嘉玲解釋,為何兩人的計畫不同的重要關鍵。
「你舀水洗澡也無所謂。」陳嘉玲說完,蔡永森愣住而喊,舀水洗澡怎樣?隨後蔡永森認定陳嘉玲就想做千金大小姐,認為自己養不起她。
單純從蓮蓬頭的功能來看,流出的水又細又密,也可以調整出水量的大小,增加控制的細節度,然而,舀水的方式掌握度很低,轉換一下,這就是陳嘉玲與蔡永森的差異:精心計畫與豪爽度日
沒有誰的日子過得比較正確,但是兩人要一起生活,就必須面對這樣的差異。
我們看見蔡永森的怒火中心是自卑感,停電之餘,同時象徵兩人的情感連結斷線,蔡永森把玻璃窗砸出一個大洞,任風雨吹來,即使恢復電力,也無法挽回的破洞──究竟是什麼戳破了自己的心?

沒有雨傘的蔡永森
帶著不是雨傘(寵物名)的烏龜,蔡永森淡淡地說著,自己不想重蹈覆轍,小時候父母吵架的情景,不想讓孩子再經歷,留下鑰匙離開了。沒有雨傘的蔡永森,獨自站在大門口,朝天哭泣的臉龐,短短的幾秒鐘,觀眾逐漸理解這場吵架戲的結尾,並非像是斷開鎖練般地決絕,卻也不是互相賭氣的結果。
早先,陳嘉玲緩緩道出「無法承擔一個生命」的真心話,蔡永森則說她變了,恢復冷靜狀態的兩人,都帶著失落與孤單,慢慢地聽著心中的漏風聲,僅知道風聲愈來愈大,卻不知道從何而來。
劇情給了一個源頭的交代:分手。
不過,曾經歷類似情況的人,也許有不同的體會,然而這只有自己慢慢走出暴風圈以後,才能真正找到風聲的來源吧。

吵架三節奏
這可能是近期看台劇,感受最深的一次吵架,因為它太真實了。也許有人從小到大,沒有經歷過身邊的人這樣吵架,但是這種節奏對我來說,簡直歷歷在目啊。(苦笑)大概是因為如此,我才會寫了這篇文,特地來講吵架這一回事的分析吧。
吵架不會只吵一次,吵架會分階段吵,吵架還會動手,沒有人受傷則是幸運的。
雖然是主線劇情的高峰,不過回頭看五集的內容,我們都可以找到其中細微的蹤跡,為何陳嘉玲如此在意蓮蓬頭,為何蔡永森認為自己被看不起;如果我們仔細看,將會發現兩人重疊的困境,但因為他們是獨立的個體,引發不同的情緒反應,而最後兩人一樣都擁有自己的選擇。
至少這場吵架的結尾平和結束,而非現實許多慘烈的結果,當觀眾真的有很多好處,對吧?下一篇文將會延續第六集,進行副線劇情與綜合分析,若有其他想了解的部分,請留言,我會盡力解答。
圖片來源
圖1:CATCHPLAY+ 圖2:Miro自製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