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3/1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碎念集|想一下喜歡寫作的理由,然後想說什麼就說吧

心頭一驚。會不會連廢話的能力都喪失了呢。
一週週過去,三月已經看了兩場演唱會,一是李權哲,二是落日飛車。一場有朋友相陪,一場獨自前往。兩者有不同感受。隻身前往新莊Zepp New Taipei觀看飛車,從北車搭上機捷,一路幻想自己就要到機場,來場旅行。可是沒有,沒有搭機,而是搭上飛車。聽著迷幻的歌曲,雖全程座位,也跟著輕搖點頭,像暈車,是喜歡上的那種暈。
置入一下愛歌:
赫然想到去年面試某家公司前,對方發下幾個大題,希望面試者能先做答,到場交紙本,也現場討論這些問題。其中一題類似是,您有關注哪方面的事物呢?我好像寫了關於韓國的事,說我學韓文、看韓綜、韓國電影,其中還寫到這首〈Candlelight〉是韓國和臺灣的合作。
面試官看過去,沒多說什麼。心想,慘了,沒有共鳴,她沒有興趣。現在想想,我也是蠻做自己的,完全沒有要迎合該公司風格的意思。彷彿想要體現找工作跟談戀愛某種類似的態度:合得來的就合吧,不合就算了。
***
有時候看到人家精彩的影評、書評,整個相形見絀,想說自己到底在寫什麼鬼。於是combo懶惰,直接想說算了算了,我就廢,我就無病呻吟,我就發廢文好了。那些是給真正有才的人做的事。
今天照例收到文案之美林總的電子信。他問,你能喜愛一件事多久?他是寫作,而且他持續寫作二十年了。他喜歡寫作的原因很多、很多樣,能依照不同場合、對象回答。他有好多理由,可以支持他喜愛寫作。於是,他希望我們也能找到喜愛某件事的理由。
嗯?我能說我喜歡寫作嗎(第一個自我懷疑立刻出現)?好,暫且說喜歡好了。理由是什麼呢?……
……完蛋,這篇差點在這裡結束,整個陷入沉思,寫不下去。簡單一些,列點好了。
  • 有話想說,不吐不快(到底要說什麼?)
  • 想法很混亂的時候,寫下來,好像能整理一下(像現在這樣?)
  • 讀到喜歡的文字,會幻想自己是不是也能寫出這種感覺(這算理由?)
  • 比起說話,覺得文字更能好好表達自己(請給我一篇文章的時間)。
  • 也許算擅長,且是很方便的形式,實際操作、練習的經濟成本低(相較於畫畫、攝影等等)。
  • 回過頭看自己寫過的東西,有種神秘的有趣感,像是:原來我以前是這樣想的、是這樣活過來的(記錄自己的意思?)
  • 如果推薦了某本書、某部電影等等,有人因此喜歡,或是遇到原本就喜歡的人,會覺得很開心。
大概是這些,希望理由能不斷增加,支持自己繼續寫(一些不知所云的東西)。
***
今天河堤跑步聽台通(EP183),主持人李毅誠提到當他卡關的時候(例如剪Podcast剪到卡卡的),他會聽蛋堡的〈仇人的孩子〉。
這首歌我第一次聽,還正在體會之中的醍醐味。
李毅誠說,這首歌很引導他,原因是居然可以把作品作成這樣,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心情如實地說出來,不用想它會造成什麼影響,但是就能觸動到有相同經歷的人,這個人就會得到療癒。所以在做節目卡卡的時候,他就會想,不用想這麼多,只要好好地把自己想講的話講出來,就是好節目了。
他們說,創作、被療癒這些事,就是讓人找到共感,看到別人和自己有同樣經歷,好像也沒那麼孤單了。我也喜歡李毅誠說的,為什麼越real的東西好看、好聽,因為創作者把自己層層剝開,其實人的最裡面都是相似的,越外面反而越不一樣。
在我微迷航不知道可以寫什麼,早上收到電子信談喜愛的理由;晚上再聽到台通這樣說,好像這神秘的冥冥之中,幫自己整理、也被提點。
盤點一下寫作的理由,繼續想說什麼就說吧。
最近像老人一樣翻著2019年3月到東京賞櫻的照片,發現這張在中目黑星巴克的杯子裝飾牆壁,想必當初會拍就是為了發文,於是便用ㄌ。
最近像老人一樣翻著2019年3月到東京賞櫻的照片,發現這張在中目黑星巴克的杯子裝飾牆壁,想必當初會拍就是為了發文,於是便用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