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我的英文老師得知我想要寫作之後,第一個反應並不是質疑寫作的用處與未來的艱辛,而是問我:

「你是為了自己而寫,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我沒有思考多久便回答:「為了自己。」

他只是點點頭,那不是認可也不是敷衍,而是單純地瞭解了我的想法。

「那麼,就寫你自己想要的吧。」

如今,想起多年以前短暫的談話,我似乎早已更決定了前行的道路:

寫作,是一趟屬於自己的旅程,偶爾旅途間會有過客與同行者,但是唯一不變的是腳下的路是自己走的,也只能自己完成。

緣起

「什麼?你想當作家?你腦袋壞囉(台語)。」

那是高中國文老師給予我第一個反應。

我當時感到十分驚訝,因為他居然是先反駁我、想要我打消這個念頭,甚至拉我去辦公室裡找另一個國文老師斬釘截鐵地告訴我:寫作?不可能。

他們倆個一搭一唱,鼓吹我遺忘這個「邪魔歪道」的想法,告訴我當作家是不會有好收入的,它非常困難,比當老師還要困難......

也許是因為身為國文老師最能感同身受,有種知子莫若母的感受,或許是領教文學的美妙之處,也卻體會過水深火熱的焦慮感,因而有感而發。然而,我是抱著「是的,我知道這條路很艱難,但是我依然得到一些建議而探問」的心理,兩位身為國文老師是真的辣手摧花了。

但何其有幸,我依然放不下寫作。

事經多年,我斷斷續續地寫下年輕時期的作品,從文筆生澀稚嫩到如今還算堪看,回顧的同時也開始思索自己為何走上這條不歸路:

寫作從何而起?於我而言,有何意義?

只能倒空後滿溢

最早開始,我寫下文字是為了釋放我的大腦。

某些人物和場景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他們栩栩如生地在我意想的空間中奔馳騰鬧,反覆回放、重複某個特定的動作與劇情,不斷地將我拉到那個「不存在」的世界中觀賞他們的一舉一動,他們忘情地鋪陳過去與將來,喋喋不休地向我訴說著他們的故事......

日復一日,他們日漸成形,不再只是平面人物,而是有血有肉的人。

生命中有一天會達到盡頭,但是沒有肉體之物要如何衡量生命的存在?只要我存在的一日,他們便會接近永恆地活下去,直到我肉體消亡的那一日。因此,我腦中的「存在」只會隨著時間指數線型地增加(畢竟人不會永遠只會一個人互動),但是我的大腦卻並沒有擁有無限的空間可以存放,要知道身為學生還有更多需要擔憂的、岌岌可危、根本記不住的知識虎視眈眈,某種程度上,現實的生活於我而言更是危機重重......

於是我開始解放他們,讓他們化為純粹黑色的墨水、成為稿紙。

第一次嘗試永遠是令人灰心喪志的,我知曉他們的過去與未來,卻無法將他們拿捏精準、使之躍然於紙上。空間不僅得不到釋放,反而產生了新的問題:我寫不好。

但是只有這個方法,我寫壞了一張又一張的紙,沒有一張令我滿意的文字,上面的人物僵硬無比,令人生疑。友人也說,我可以多看看、多聽人說話一點......所以我繼續寫,為了新的空間、為了讓他們得到真正的永恆、為了我腦中無限衍生的故事--

我沒有停下來,為什麼要停下來?

時至今日,我努力摘錄他們生命中的片段,以便未來的我得以釋放他們,可是遠遠不夠,新的故事、新的人總會誕生,而我不是全職作家,無法無時無刻在書桌前寫作(如果有人願意付錢就太好了),因此他們有如開枝散葉一般、有如雨後春筍,寫的速度永遠比不上誕生的曲線,還沒完結的同時又有開始想下一部作品,如此反覆。

文學,一場荒涼的盛宴

如果想要開始寫作,最先必須試問自己:到底想寫什麼?是什麼類型的文章?

是關於財經投資,還是健康養身?是娛樂影劇、追星嗎?還是分享類文章,參雜一點自己的心得?或是,你想寫文學?

讓我們對文學的定義寬廣一些:你會發現人類周圍無不是故事的縮影,電視上的廣告會有文字劇本與鏡頭語言、文案寥寥數語會令你浮想連篇、今晚即將開播的韓劇難道不是故事的另一種形式嗎?甚至,你也會發覺這篇文章的開頭也是一個藉由一個極短的故事做開頭。

故事,或者說文學,是最能勾起人類對於故事慾望之物,就算我們早已有將文學、小說、劇本、論文剖析出一套理論模式,但是就算有一個老掉牙的故事,卻還是會不斷吸引我們去以任何方式閱讀故事本身,百看不厭。

文學,其命中注定的客群是最難以捉摸的,卻也是毫無門檻的--只要是人皆有一顆心,有心有情感便可以體會、理解其中最幽微的思緒與情愛,差別只在於每個人的喜好略有不同,但是人類對於故事的熱情與嚮往始終沒有變過。

因此,想要創作文學是一件輕易又漫長的旅途,它幾乎沒有門檻,也不需要是誰就可以提筆寫作,它是如此親民,卻也如此高傲:你難以取得桂冠,為自己孑然一身的旅途加冕鼓勵。

只有少數人會真正看完這篇文章、只有不到一個人會和你感同身受,在那千千萬萬的茫茫人群之中,縱使燈火通明,也難以如伯牙尋一個有如子期的知音。可能永遠也不會有人為你留一盞燈,但是如果你不先嘗試點燈,也不會有人注意到你,因此--

寫吧。

像是初生之犢,又如同最後一次心灰意冷地下筆。

如果你只盯著榮耀閃亮的皇冠,它是不會落到你頭上的。

總有些未盡的話語

寫作是一場漫漫長路。

不會有時間也沒有過去,它可以暫停,直到你再度想起它的存在。

它有別於其他賺錢生財之道,而是須長久經營,縱使你一夜成名,未來可期,接下來也需要慢慢走,持之以恆地寫,像是第一次也如同最後一次。

像是人生,又似旅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類行為觀察室
2會員
12內容數
歡迎來到人類行為研究室,我們致力鑽研人類在社會中的表現行為與思維模式,我們研究的問題也可能是你的問題!
人類行為觀察室的其他內容
2022/10/21
賀景濱《我們幹過的蠢事》是一部值得好好閱讀的作品,是台灣難得一見結合人文、科幻、解讀後人類時代在資訊化流量中如何思考「何謂人類」的作品,作者在其中給出相當多的解釋與疑問,沒有正確的答案、只有越來越貼近真理的答案。
Thumbnail
2022/10/21
賀景濱《我們幹過的蠢事》是一部值得好好閱讀的作品,是台灣難得一見結合人文、科幻、解讀後人類時代在資訊化流量中如何思考「何謂人類」的作品,作者在其中給出相當多的解釋與疑問,沒有正確的答案、只有越來越貼近真理的答案。
Thumbnail
2022/07/21
《獵魔士》為波蘭奇幻小說家安傑.薩普科夫斯的系列作品,全系列共有八本:五本本傳與三本前傳,在此將介紹最先出版的一本前傳《最後的願望》。
Thumbnail
2022/07/21
《獵魔士》為波蘭奇幻小說家安傑.薩普科夫斯的系列作品,全系列共有八本:五本本傳與三本前傳,在此將介紹最先出版的一本前傳《最後的願望》。
Thumbnail
2022/05/21
《提靈女王》是一系列的三部曲小說,是作家艾瑞卡.喬翰森的作品,其靈感來自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演講啟發。主角凱爾希必須登基成為女王,面臨鄰國莫梅尼的入侵威脅,與傳承項鍊中的奇幻魔法,她能夠帶領自己的國家走出一條新的道路嗎?
Thumbnail
2022/05/21
《提靈女王》是一系列的三部曲小說,是作家艾瑞卡.喬翰森的作品,其靈感來自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演講啟發。主角凱爾希必須登基成為女王,面臨鄰國莫梅尼的入侵威脅,與傳承項鍊中的奇幻魔法,她能夠帶領自己的國家走出一條新的道路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我的英文老師得知我想要寫作之後,第一個反應並不是質疑寫作的用處與未來的艱辛,而是問我: 「你是為了自己而寫,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我沒有思考多久便回答:「為了自己。」 他只是點點頭,那不是認可也不是敷衍,而是單純地瞭解了我的想法。 「那麼,就寫你自己想要的吧。」
Thumbnail
當我的英文老師得知我想要寫作之後,第一個反應並不是質疑寫作的用處與未來的艱辛,而是問我: 「你是為了自己而寫,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我沒有思考多久便回答:「為了自己。」 他只是點點頭,那不是認可也不是敷衍,而是單純地瞭解了我的想法。 「那麼,就寫你自己想要的吧。」
Thumbnail
你必須對自己為何要寫作一清二楚,因為這份「初衷」將會是你的核心理念,也是跟緊在身邊一輩子──至少到你的寫作壽命已盡以前──的保命符。 很多人懷著一股熱血寫作,但可能不知道,不知為何而寫可是會縮短寫作壽命的。
Thumbnail
你必須對自己為何要寫作一清二楚,因為這份「初衷」將會是你的核心理念,也是跟緊在身邊一輩子──至少到你的寫作壽命已盡以前──的保命符。 很多人懷著一股熱血寫作,但可能不知道,不知為何而寫可是會縮短寫作壽命的。
Thumbnail
那時候跟一個老師聊到這件事,我說了:「我可以真實感受到,我真的喜歡做這件事,而且心裡是很感動的,很想一直做下去。」 「看著自己寫的東西,寫的人物、劇情,成就感是點滿的。」 「他們可以是真實的人物,在自己心中,人物就是你想的樣子。」側面映照了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那時候跟一個老師聊到這件事,我說了:「我可以真實感受到,我真的喜歡做這件事,而且心裡是很感動的,很想一直做下去。」 「看著自己寫的東西,寫的人物、劇情,成就感是點滿的。」 「他們可以是真實的人物,在自己心中,人物就是你想的樣子。」側面映照了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從小我就喜歡寫作。 在我有記憶以來,寫文章是獲得成就感的方式。當時一般人到四年級文章才有機會被選中,但三年級起我就是常勝軍,幾乎每期的校刊都有我的文章。國中的時候周六仍需上半天課,下午班級請了作文老師來上課,每堂課的一開始老師都會念優秀的作品,每一次都會有我,老師在台上朗讀著我的文字,說明這篇文章
Thumbnail
從小我就喜歡寫作。 在我有記憶以來,寫文章是獲得成就感的方式。當時一般人到四年級文章才有機會被選中,但三年級起我就是常勝軍,幾乎每期的校刊都有我的文章。國中的時候周六仍需上半天課,下午班級請了作文老師來上課,每堂課的一開始老師都會念優秀的作品,每一次都會有我,老師在台上朗讀著我的文字,說明這篇文章
Thumbnail
老師說寫有共通性的東西,讀者才會有共鳴,有共鳴才比較會有人看。 可我愛跟老師作對,就愛亂寫…… 夢,這種東西呢太個人了,不容易讓人共鳴。但是,讓我夢到了,我就想《它跟我有緣!我要把它寫下來!》…………
Thumbnail
老師說寫有共通性的東西,讀者才會有共鳴,有共鳴才比較會有人看。 可我愛跟老師作對,就愛亂寫…… 夢,這種東西呢太個人了,不容易讓人共鳴。但是,讓我夢到了,我就想《它跟我有緣!我要把它寫下來!》…………
Thumbnail
▋ 契機是... 我被自己非常喜歡的中文系老師稱讚了!
Thumbnail
▋ 契機是... 我被自己非常喜歡的中文系老師稱讚了!
Thumbnail
曾經有人問我,我創作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這喚起我上現代詩課的記憶。 我們老師講課只講70分鐘,剩下的30分鐘會檢討我們的作品,給予我們一些建議。 具體情節如何我忘記了,不過大概就是,老師看不懂我的詩,覺得我的詩寫得太跳躍。那時我真的不甘心,心裡murmur:「反正老師看不懂
Thumbnail
曾經有人問我,我創作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這喚起我上現代詩課的記憶。 我們老師講課只講70分鐘,剩下的30分鐘會檢討我們的作品,給予我們一些建議。 具體情節如何我忘記了,不過大概就是,老師看不懂我的詩,覺得我的詩寫得太跳躍。那時我真的不甘心,心裡murmur:「反正老師看不懂
Thumbnail
剛開始寫作時,沒有任何目的和方向,只是單純想找個平台寫一些我認為很有趣的文字。有了一些工作上的閱歷及思考後,寫作開始成為一種和自己、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輸出的過程總有些微刺痛感,因為這是一場直視靈魂的儀式,你得看著自己才寫得出你真正想說的話。
Thumbnail
剛開始寫作時,沒有任何目的和方向,只是單純想找個平台寫一些我認為很有趣的文字。有了一些工作上的閱歷及思考後,寫作開始成為一種和自己、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輸出的過程總有些微刺痛感,因為這是一場直視靈魂的儀式,你得看著自己才寫得出你真正想說的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