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山林行腳帶來的改變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或許有人會懷疑靠少數人這麼偶爾的沿著自然景點的馬路撿垃圾有用嗎?或許就像所有的環境行動一樣,活動本身只是環境教育的一環,對參與的人而言,撿垃圾能夠提供體驗的機會,同時我們也了解,環境教育不是一次兩次就能有效果,而是必須三年、五年、十年持續做下去才會看得到改變。
從山林行腳回來,隔天老婆大人早上在社區散步時,就順便帶上夾子與垃圾袋,邊健走邊撿拾道路旁的垃圾。在美麗的山林間,只要出現一罐罐棄置的空瓶空罐,殘破的塑膠袋或煙蒂吸管咖啡紙杯……看起來就會很礙眼。
隨手一丟很輕易,要把它撿起來往往是不容易的。像是前幾天在北橫公路上,老婆大人爬過護欄去撿拾邊坡上的瓶罐,以為踩踏的是邊坡的泥土地,不料卻是懸空的落葉枝條,一瞬間就滑到坡下的溪裡,幸好高度只有三、四公尺,很快就爬上來了,不過滿頭滿臉都是泥土。這番驚險沒有讓她退縮,反而更加勇猛。
我常常想,那些大喇喇搖下車窗往外丟出垃圾的人,究竟是如何被教養出來的?是怎樣的成長環境塑造出如此無感又自私的素質?
很多年前,還流行許下新年新願望的時代,我就許願,假如上蒼能滿足我一個願望的話,我希望每個從車窗丟出去的垃圾立刻就黏回他本人的鼻子上24小時拿不下來(看他以後還敢不敢亂丟!)。
這次北橫的荒野山林行腳共有25人參加,也是首度對民眾開放的梯隊。前六次試辦,除了荒野的志工幹部參與外,還邀請過媒體、旅行社相關人員及曾贊助荒野的企業團體,行程除了沿著秀麗的北橫公路撿垃圾之外,還有很多自然與人文景點的參訪與解說,負責規劃的專案志工慧諼,知性感性兼具,曾經是美麗的空中小姐。晚上也有荒野保護協會最著名的特色―夜間自然觀察。
或許有人會懷疑靠少數人這麼偶爾的沿著自然景點的馬路撿垃圾有用嗎?
或許就像所有的環境行動一樣,活動本身只是環境教育的一環,對參與的人而言,撿垃圾能夠提供體驗的機會,同時我們也了解,環境教育不是一次兩次就能有效果,而是必須三年、五年、十年持續做下去才會看得到改變。
當然,以荒野來說,當然不會天真到以為單憑山林行腳的活動能立刻帶來什麼成效,但是除了行腳,荒野還拜訪了復興區清潔隊、經濟部水利署水資源局,也邀請高公局相關人員分享道路清潔的經驗,並促成環保署邀集相關單位開會尋求解決方案,並且也開辦山林現況工作坊,同時也不斷邀請各媒體共同來關心山林垃圾的問題…。
多管齊下,窮盡一切可能方法來努力,就像荒野保護協會在守護環境的其他眾多議題所秉持的態度―只要願意行動,持續努力,就會慢慢接近目標。
而且,對參加過次活動的人來說,或許會像我的老婆大人一樣,往後在自然野地健行旅行時,包包裡會多帶個垃圾袋與工作手套,看到垃圾就隨手撿,當一個人撿,二個人撿,撿的人多了,相信丟的人也會少一點。
環宇廣播電台. 節目名稱:人與土地
播出時間:2022年01月23日 09:00~10:00
我們常聽到淨灘,但可曾想過海洋垃圾有些是從山林間,因雨水而被沖刷下來的呢?開車行駛過北橫的你,可曾想過旁邊山林的樣貌?它不只有山林的美,也有眾人隨意丟棄的垃圾。
而有一群人,漫步於山林不只享受它,也愛護它,他們透過一步一腳印,拾起大眾從高速公路隨意丟下的垃圾,或是任意丟在山路間的垃圾。
來聽聽荒野保護協會山林行腳專案招集人陳慧諼,從年輕時不爬山,到帶著孩子去爬山,進而開啟她對保護山林的行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周邊有許多朋友每天買細菌來吃,以前總以為「萬惡的細菌」,現在了解,細菌裡也有好人,也是人類維持健康與正常生長所不可或缺的同伴。 如果對科學史有點認識的話,我們就會常常提醒自己,要謙虛一點,要開放胸襟與腦袋,要懂得質疑也要學會觀察與驗證。
    小時候看神怪小說,常會提到一個概念,天上神仙過一天的時間,人間已過了一年,有一首詩也提到:「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長大之後才發現這是科學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解釋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共有的感受,原來時間從來不是等速流動的,它時而飛逝,時而緩慢停滯。 對時間快慢的感受是因人因情境而異的。
    住在山裡面有二大好處,第一是空氣新鮮無汙染,這對飽受pm2.5威脅的都市人來說,是再貴的豪宅也無法取代的優點,第二個好處是安靜,可以聆聽天籟。 以前住在城市裡,習慣性的一回家就打開音響或電視,也不是為了聽什麼音樂或節目,就只是用這些聲音隔絕屋外喧囂的車聲與噪音。 直到搬到山裡,才重新開始聆聽寂靜。
    最近與旅居英國的朋友利用返台省親的機會碰面,知道他想在退休後回台灣創立時間銀行的社會企業。他想推動的模式與瑞士及台灣正在做的不同,不以長照老人為標的,而是擴及所有年齡層的交換服務,跟英國比較像。
    (一)做自己的執行長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說:「必須有效地做自己的執行長。你可以自己選擇,知道什麼時候該改變路線。要把事情做好,你必須培養對自己的深刻了解,包括(一)你如何學習?(二)你做事的方法為何?(三)你如何與他人共事?(四)你的價值觀為何?(五)你可以在哪些地方做出最大的貢獻?」
    前一陣子有個學校親職講座的邀請,指定的題目是有關孩子網路使用的問題,我找了一下之前的演講檔案,發現最近一次講這個主題是四年前,看了看內容,發現內容有一大半已經不切合這幾年的時代變化,要重新添加新資料。
    最近周邊有許多朋友每天買細菌來吃,以前總以為「萬惡的細菌」,現在了解,細菌裡也有好人,也是人類維持健康與正常生長所不可或缺的同伴。 如果對科學史有點認識的話,我們就會常常提醒自己,要謙虛一點,要開放胸襟與腦袋,要懂得質疑也要學會觀察與驗證。
    小時候看神怪小說,常會提到一個概念,天上神仙過一天的時間,人間已過了一年,有一首詩也提到:「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長大之後才發現這是科學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解釋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共有的感受,原來時間從來不是等速流動的,它時而飛逝,時而緩慢停滯。 對時間快慢的感受是因人因情境而異的。
    住在山裡面有二大好處,第一是空氣新鮮無汙染,這對飽受pm2.5威脅的都市人來說,是再貴的豪宅也無法取代的優點,第二個好處是安靜,可以聆聽天籟。 以前住在城市裡,習慣性的一回家就打開音響或電視,也不是為了聽什麼音樂或節目,就只是用這些聲音隔絕屋外喧囂的車聲與噪音。 直到搬到山裡,才重新開始聆聽寂靜。
    最近與旅居英國的朋友利用返台省親的機會碰面,知道他想在退休後回台灣創立時間銀行的社會企業。他想推動的模式與瑞士及台灣正在做的不同,不以長照老人為標的,而是擴及所有年齡層的交換服務,跟英國比較像。
    (一)做自己的執行長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說:「必須有效地做自己的執行長。你可以自己選擇,知道什麼時候該改變路線。要把事情做好,你必須培養對自己的深刻了解,包括(一)你如何學習?(二)你做事的方法為何?(三)你如何與他人共事?(四)你的價值觀為何?(五)你可以在哪些地方做出最大的貢獻?」
    前一陣子有個學校親職講座的邀請,指定的題目是有關孩子網路使用的問題,我找了一下之前的演講檔案,發現最近一次講這個主題是四年前,看了看內容,發現內容有一大半已經不切合這幾年的時代變化,要重新添加新資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放下執著才能看見眼前的美景。
    Thumbnail
    來台東找我媽媽,因為看了一本叫做[環保一年不會死]的書,書中提到車子佔據了我們許多心思與時間,提升碳排,也降低幸福感,索性我就將車賣了,剛好最近也比較缺錢~ 到了台東車站,失去便利的車子的我只能另謀它策,剛好最近對走路也越來越有興趣,於是大約五公里的路程,就想說來挑戰看看。 說實在過程比起我
    Thumbnail
    環保資源回收是保護地球的重要一環,透過資源回收可以有效減少廢棄物的方式,每個星期穿梭在鄉鎮間的回收車都是環保急先鋒,但這位默默佇立在卓蘭的無名英雄,把分類不僅做好,更是將回收資源有效再利用。今天我們就來探索,這座落在苗栗卓蘭的環保尖兵—吉成舊貨商行。 環保資源回收的重要性   環保資源
    政府直到2019年解禁之前,對山域活動皆採消極、封閉的態度,山林開放後,伴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讓許多國人開始接觸山林。這讓長期以來一直被漠視及汙名的台灣登山活動,有了再次被重視的轉機。然而,短時間、大量登山者湧入山上,對山域環境造成影響之外,更對登山文化的變化產生了莫大的危機。 而沒有合適的教育課
    Thumbnail
    好久沒有運動,520的前一天,天時地利人和,向著大崙尾山奔去。 今日是人妻好友開車帶路,免去舟車勞頓之累,到一個沒人帶我根本不會知道能去的山。從翠山步道進入,一路平緩好走,上有綠蔭蓋頂,下能遠眺其他山系,間有涼風襲來,偶有林間鳥兒輕啼,還遇到一群親子山野團體,老師認真講述山林,媽媽認真聽課發問,小
    Thumbnail
    2024/04/13 第二天,這次的活動由荒野保護協會帶領,荒野協會成立近三十年,一直致力於環境教育與自然棲地的保護,在台北可以在多個景點發現有他們的人文生態導覽,是個非常用心在自然的協會。 今天的學員有不少是我們人生的前輩,最年長甚至82歲了呢,活動前先讓大家了解自己心中的目標,再逐漸達成。
    Thumbnail
    在一般人觀念總以為生活中垃圾的最終處理去處、垃圾掩埋場是人煙罕至地方、臭不可聞之荒地。如果你有這種觀念就大錯特錯了。其實樂惡掩埋場也能經過處理後變成人可親近的綠地。風景之美顛覆大家對於垃圾掩埋場的刻板印象。小編以前寫過天外天復育公園就是一個很棒的例子。這篇再來介紹山水綠公園。
    05/15/2013 開始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當保育志工。 孩子都說我是去陽明山撿垃圾。 連學校辦的陽明山登山活動,他們說,你要去參加,還可以順便去陽明山撿垃圾喔! 其實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垃圾人人都可撿,而保育志工的主要工作除了巡山外。 還有協助保育生物多樣性以及外來種的移除。 不過說了這麼多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開車到了目的地,我叮囑她走路要小心喔,她穿著短褲,怕她被植物刮到腳。 她滿不在乎地聳聳肩,「好哦!」,然後幫我拿了些食物和水,雀躍地走向一處紮營地,這裡其實是個秘境,我無意間發現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放下執著才能看見眼前的美景。
    Thumbnail
    來台東找我媽媽,因為看了一本叫做[環保一年不會死]的書,書中提到車子佔據了我們許多心思與時間,提升碳排,也降低幸福感,索性我就將車賣了,剛好最近也比較缺錢~ 到了台東車站,失去便利的車子的我只能另謀它策,剛好最近對走路也越來越有興趣,於是大約五公里的路程,就想說來挑戰看看。 說實在過程比起我
    Thumbnail
    環保資源回收是保護地球的重要一環,透過資源回收可以有效減少廢棄物的方式,每個星期穿梭在鄉鎮間的回收車都是環保急先鋒,但這位默默佇立在卓蘭的無名英雄,把分類不僅做好,更是將回收資源有效再利用。今天我們就來探索,這座落在苗栗卓蘭的環保尖兵—吉成舊貨商行。 環保資源回收的重要性   環保資源
    政府直到2019年解禁之前,對山域活動皆採消極、封閉的態度,山林開放後,伴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讓許多國人開始接觸山林。這讓長期以來一直被漠視及汙名的台灣登山活動,有了再次被重視的轉機。然而,短時間、大量登山者湧入山上,對山域環境造成影響之外,更對登山文化的變化產生了莫大的危機。 而沒有合適的教育課
    Thumbnail
    好久沒有運動,520的前一天,天時地利人和,向著大崙尾山奔去。 今日是人妻好友開車帶路,免去舟車勞頓之累,到一個沒人帶我根本不會知道能去的山。從翠山步道進入,一路平緩好走,上有綠蔭蓋頂,下能遠眺其他山系,間有涼風襲來,偶有林間鳥兒輕啼,還遇到一群親子山野團體,老師認真講述山林,媽媽認真聽課發問,小
    Thumbnail
    2024/04/13 第二天,這次的活動由荒野保護協會帶領,荒野協會成立近三十年,一直致力於環境教育與自然棲地的保護,在台北可以在多個景點發現有他們的人文生態導覽,是個非常用心在自然的協會。 今天的學員有不少是我們人生的前輩,最年長甚至82歲了呢,活動前先讓大家了解自己心中的目標,再逐漸達成。
    Thumbnail
    在一般人觀念總以為生活中垃圾的最終處理去處、垃圾掩埋場是人煙罕至地方、臭不可聞之荒地。如果你有這種觀念就大錯特錯了。其實樂惡掩埋場也能經過處理後變成人可親近的綠地。風景之美顛覆大家對於垃圾掩埋場的刻板印象。小編以前寫過天外天復育公園就是一個很棒的例子。這篇再來介紹山水綠公園。
    05/15/2013 開始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當保育志工。 孩子都說我是去陽明山撿垃圾。 連學校辦的陽明山登山活動,他們說,你要去參加,還可以順便去陽明山撿垃圾喔! 其實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垃圾人人都可撿,而保育志工的主要工作除了巡山外。 還有協助保育生物多樣性以及外來種的移除。 不過說了這麼多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開車到了目的地,我叮囑她走路要小心喔,她穿著短褲,怕她被植物刮到腳。 她滿不在乎地聳聳肩,「好哦!」,然後幫我拿了些食物和水,雀躍地走向一處紮營地,這裡其實是個秘境,我無意間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