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像身體的第二個大腦

腸道像身體的第二個大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現在的科學進步到從外太空到小如奈米般的世界似乎都在人類掌控下,讓我們有了信賴專家的信心。但是,其實,一直到最近,我們對自己腸子內的世界不太了解,原因是我們很難複製或觀察腸子裡眾多微生物交互作用的狀態。

現在的科學進步到從外太空到小如奈米般的世界似乎都在人類掌控下,讓我們有了信賴專家的信心。但是,其實,一直到最近,我們對自己腸子內的世界不太了解,原因是我們很難複製或觀察腸子裡眾多微生物交互作用的狀態。

最近周邊有許多朋友每天買細菌來吃,以前總以為「萬惡的細菌」,現在了解,細菌裡也有好人,也是人類維持健康與正常生長所不可或缺的同伴。

隨著愈來愈多的研究出爐,聰明的商人立刻推出各種益生菌的產品,也是養生保健食品裡重要的項目。當代生活在阻絕一切微生物的過程當中,也將好的微生物排除在外,以致於產生了許多新的現代疾病,包括過敏症及許多查不出病源的自體免疫疾病。

如果對科學史有點認識的話,我們就會常常提醒自己,要謙虛一點,要開放胸襟與腦袋,要懂得質疑也要學會觀察與驗證。

醫學史也算科學史的一部分,當我們知道八、九十年前的西方主流醫學,外科的常規治療,甚至可說是唯一的治療就是放血,而內科還在將死人的器官當作萬用藥材,恐怕會覺得匪夷所思。其實也不用太訝異,畢竟一百多年前大部分的科學家還相信一堆髒衣服會長出小老鼠。

當然,現在的科學進步到從外太空到小如奈米般的世界似乎都在人類掌控下,讓我們有了信賴專家的信心。但是,其實,一直到最近,我們對自己腸子內的世界不太了解,原因是我們很難複製或觀察腸子裡眾多微生物交互作用的狀態。

我們每個人的DNA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跟周遭任何一個人相同,但是我們腸道裡的微生物聚落頂多只有百分之十跟別人一樣,而腸子裡的微生物以細胞數量來說,是我們全身數量的十倍,若以基因種類來看,每個人有二萬多個基因,而我們體內的微生物所帶來的不同基因就有上千萬個,所以不管以細胞數或基因數來看,我們是由微生物所組成的。

最近這幾年開始了許多對腸道微生物的研究,也慢慢破解了許多謎團。甚至有些科學家還發現,腸道裡有複雜的神經系統,簡直像身體的第二個大腦,這也印證了很多企業家表示過的,在面對許多決策時,感覺有問題時腸道就會不舒服。

這些年有許多以科學為包裝,但顯然就是詐財的偽科學,為了販售高價養生保健產品而空口說白話,在這訊息混亂的時代,難免會使得許多學科學的人以及相信西方傳統主流醫學的人心有疑慮。

有這樣質疑的坊間的人是對的,我們不只要對網路上來路不明的訊息質疑,其實也要對現今的主流醫學質疑。

總覺得食品就是食品,應該不必花昂貴的費用,對我們身體健康真正有幫助的東西,就是吃在大自然長出的真正食物,而且,也只有對我們周遭環境友善的東西,對我們的健康才是有幫助的。

換句話說,接近大自然與所有生命和諧相處,是人類未來唯一的出路,也是必須推動的新生活運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