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3|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淺介王陽明的思想學說
    這兩天重讀王陽明(1472-1528)的學行年表,感其一生棲棲遑遑,常被嫉忌、誣陷終其一生。三十五歲那年,因仗義執言,被太監劉瑾下廷杖、囚大牢,後謫放貴州龍場,途中九死一生。四十八歲那年,於福州,時為過境官員,並無兵卒隨行,突聞寧王朱宸濠於南昌謀反,遂自告奮勇起義兵,終生擒宸濠,使明武宗得保帝位。雖立大功,反遭諸佞讒忌,幾獲罪。五十七歲那年,奉詔平定思田之亂,亂雖平,反遭朝中奸佞嫉忌。當時王陽明以抱疾日益嚴重,上疏請告,回鄉養病;惟疏摺被擱,終卒於江西南安之青龍舖。臨終,門人問遺言,陽明曰:「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過去在教學上比較少提及這位明朝的大思想家——王守仁,學者稱陽明先生。其實,在2005年之前的中三中國語文,收錄了《教條示龍場諸生》一文,而在1978年的預科也有王陽明的《大學問》,可惜都沒有好好地把陽明先生一生的傳奇向學生交代。在三、四十年前,東西方研究陽明先生的哲學思想者甚多,特別是日本、韓國。大家讀到日本1867年明治維新時,史書都提及明治維新乃受王陽明思想所影響,可見其學說的地位。至於在大陸,直至近年才有學者介紹王陽明的傳奇,至於王陽明的哲學思想的精粹,迄今仍未廣泛研究,這點實在有「禮失而求諸野」的遺憾啊!(今按:幾年前,浙江大學董平先生正在開講王陽明。)
    在大陸,近幾年開始有學者開講《論語》、《易經》、《三字經》等儒家的典籍,甚至邀請台灣的學者主講,幾乎有百家爭鳴的趨勢。如果再推前一點,大約在1985年左右,山東大學哲學系也醞釀著推動當代新儒家學說,其後還讓部分學者與台灣的學者交流,這就逐漸把儒家學說拉開序幕。但,為什麼王陽明的學說在內地迄今仍未廣泛研究呢?那就要看看王陽明學說到底是什麼一回事。
    王陽明的學說,主要就是「致良知」教。提到「良知」,內地過去幾十年都很少人提,甚至不敢提。雖然不提,可不代表人沒有良知。良知就好像一面鏡子,既可以自照,更可以照射別人。這就是人人都有個內部法庭,可以自我審查,也可以指控別人。但,這面鏡子在內地的確很尷尬,它會觸動人的神經線的。於是什麼倫理道德、什麼知是知非,大家就免了吧。其實,大陸現時最需要的,就是「良知」啊!
    「良知」一詞乃出自孟子所說的「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盡心上15】即是說人是毋須經歷過學習模仿而有的本能,也毋須通過思考分析而有的本知的。舉個例子:人在一般正常的情況下,是會思親、愛親、孝親的,這是良知直覺本然如此,而並非經歷過學習模仿別人的愛親而愛親,亦非通過思考分析才愛親的,人本身就會有愛親的直覺反應的。若有不愛親的人,則只是良知一時受到某些原因所遮蔽而已,就好像有時候不能看到太陽,可太陽仍然存在一樣。至於有個別人士可能多年仍然與親人不和,這是因為他們的良知在愛親上受到梗塞,而無法呈現良知的明覺而已。
    大家曾經讀過孟子的《論四端》,筆者每次教授這段《孟子》的時候,都讓全班學生一起大聲朗讀「…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公孫丑上6】。什麼叫做「非人」?就是沒有獨立自主的人格。一個人,如果面對悲天憫人的情景而無動於中者;如果面對羞己之恥、厭惡別人之惡而毫無反應者;如果面對扶老攜幼的時刻而不現辭讓者;如果面對道德是非的批判而顛倒黑白者——對以上的「人」,孟子很嚴肅地批判說:「非人也」,就是沒有獨立自主的人格啊!這個四端之心,就是同一個本心,也就是咱們的良知啊。所以,後來王陽明的哲學思想乃上承孟子的內聖之學,而提出「致良知」教。什麼叫做「致良知」呢?所謂「致」,就是推盡、擴充的意思,亦即時時刻刻呈現良知,而致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大家都知道,人的思想行為,莫非就是與人與事打交道。究竟我們的思想言行是否合乎天理、合乎道德法則?這就要良知自我反省。
    良知一旦呈現,便會引發出一股道德力量,而這股道德力量會相應事態的輕重而有所反應、有所行動。這股道德力量就是「良能」。剛開始的時候,這股力量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當醞釀到相當的程度,它的震撼力,沛然莫之能禦,是不容已的。而陽明先生所講的「知行合一」說,其實就是源自孟子所講的「良知」、「良能」。
    關於「知」與「行」的關係,陽明先生說: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聖學只是一個工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件事。」
    咱們的良知,本應知善知惡、知是知非的,而同時又能為善去惡、好是惡非的。前者(知善知惡、知是知非)就是「知」,而後者(為善去惡、好是惡非)就是「行」。當良知知此善此惡的同時,便已油然生發出好此善、惡此惡了,所以說「知是行之始」。反過來說,當咱們表現出為善去惡、好是惡非的同時,這不僅表示知善知惡的知是真知,而且表示這個真知已具體落實而成為真實的行為了,所以說「行是知之成」。
    陽明先生又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當良知知得是非善惡到真切篤實的時候,在心態上,便自然是其是而非其非、好其善而惡其惡,所以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
    反過來說,當咱們的視、聽、言、行,乃至意念而達於明覺精察的景況,便自然知是知非、知善知惡,所以說「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總之,知行只是一事。
    王陽明提倡「致良知教」和「知行合一說」,旨在提醒人之所以為人,就是有這個真誠惻坦的良知,而這個良知是與生俱來,不假外求,同時也是心外無物的。所以,他的人生路儘管如何坎坷顛沛、如何受盡屈辱,他仍然把握一息尚存的機會,不斷講學、不斷追求聖人之道,而把「致良知教」與「知行合一說」,遺留後世。他的人格,真是「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咱們身為當今的炎黃子孫,能不肅然起敬?
    (寫於2012年1月30日)
    【後記】本文之寫作目的,旨在以淺白的文字,配合香港中學生過往所曾學習之相關篇章,略略介紹王陽明的思想學說,實乃皮毛之見,拋磚引玉而已矣。讀者如欲深究王陽明的思想學說,可逕參考:蔡仁厚教授《王陽明哲學》。筆者於1977年發表過《王陽明的四有教與王龍溪的四無論》,其後被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收編在「中國文化研究論文」內。
    下一講:再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yidai zhongshi y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